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毛细管
  • 3篇毛细管电泳
  • 3篇寡核苷酸
  • 3篇核苷酸
  • 3篇反义
  • 2篇猕猴
  • 2篇反义寡核苷酸
  • 1篇大亚基
  • 1篇亚基
  • 1篇药动学
  • 1篇乙酰肝素酶
  • 1篇荧光
  • 1篇适配体
  • 1篇适配子
  • 1篇配体
  • 1篇配子
  • 1篇小鼠
  • 1篇毛细管电泳法
  • 1篇毛细管电泳技...
  • 1篇酶链反应

机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王清清
  • 5篇季颖
  • 5篇宋海峰
  • 2篇付洁
  • 2篇欧伦
  • 2篇董增祥
  • 2篇王诗鸿
  • 2篇高新
  • 1篇向慎思
  • 1篇刘秀文
  • 1篇王婧
  • 1篇邱伟成
  • 1篇王秀中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第九届全国药...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2009年
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其高效、快速、所需样品少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核酸的分析。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核酸定性、定量和筛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反义寡核苷酸的分析,适配体的筛选,基因突变的分析,此外对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核酸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季颖王清清宋海峰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反义寡核苷酸适配体
反义寡核苷酸毛细管电泳定量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KS0604的方法,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和反相分配的两步固相萃取(dual-SPE)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并结合NGCE定量分析方法检测猕猴血浆样品中KS06...
季颖王清清王诗鸿董增祥欧伦向慎思王秀中苗小红李灵珍宋海峰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猕猴
文献传递
乙酰肝素酶大亚基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构建乙酰肝素酶(HPA)大亚基片段真核表达质粒,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重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HPA大亚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方法扩增肝素酶基因,构建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PICZαA-HPA。电击穿孔法转化感受态毕赤酵母SDM1168,斑点免疫印迹法筛选重组菌株,PCR法鉴定阳性克隆。甲醇诱导表达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斑点免疫印迹法筛选出的9个单菌落经PCR扩增,均可见1161bp的目的基因条带;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分析,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表达量约为5μg/L。结论已成功构建了HPA大亚基片段真核表达质粒pPICZαA-HPA,并在毕赤酵母SDM1168中分泌表达了HPA大亚基。
季颖邱伟成高新付洁王清清宋海峰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大亚基毕赤酵母
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法优化随机寡核苷酸文库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条件被引量:6
2010年
寡核苷酸文库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是指数富集系统配基进化技术(SELEX)筛选适配子技术中的重要步骤。本研究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CE-LIF),通过对双链产物、PCR副产物以及剩余引物的考察,研究了寡核苷酸文库PCR扩增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的扩增与传统均一模板的扩增显著不同,其在扩增十几个循环时产物就达到最大值;此外,初始模板数、退火温度、DNA聚合酶浓度等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SELEX筛选之前必须对文库PCR条件进行详细优化。本研究中N39文库优化后的PCR扩增条件为:初始模板的量为105个分子,DNA聚合酶浓度0.05U/μL,退火温度70℃,18个循环。本研究为利用SELEX技术有效筛选适配子,降低筛选的假阳性及提高特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季颖王清清付洁高新宋海峰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聚合酶链式反应适配子
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KS0604在猕猴和小鼠的药动学(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反义核苷酸KS0604的药动学。方法建立基于离子交换和反相分配原理的两步固相萃取法,并采用非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猕猴和小鼠血浆中的KS0604。观察猕猴静脉滴注(5,15和45mg·kg-1)和小鼠静脉注射(10,30和90mg·kg-1)给药后的药动学。结果猕猴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或三室模型,cmax、AUC(0~inf)和AUC(0~t)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后的末端t1/2相似,均小于1h。小鼠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KS0604在血浆中消除迅速,末端t1/2为17.17~34.63min,给药后4h血药浓度低于定量下限,cmax、AUC(0~inf)和AUC(0~t)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KS0604在猕猴中表现为线性药动学,而小鼠中表现为非线性药动学。猕猴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相似。
王诗鸿王清清董增祥欧伦季颖王婧宋海峰刘秀文
关键词:药动学恒河猴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