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传东

作品数:70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切除
  • 26篇切除术
  • 17篇肿瘤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3篇肝切除
  • 12篇细胞
  • 11篇胆管
  • 11篇手术
  • 11篇术后
  • 10篇肝癌
  • 9篇胆管癌
  • 9篇肝切除术
  • 8篇预后
  • 7篇蛋白
  • 6篇胆囊
  • 6篇胰十二指肠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 6篇胰腺

机构

  • 43篇青岛大学
  • 30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川北医学院附...
  • 5篇东南大学
  • 5篇湖南省人民医...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滨州市人民医...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0篇孙传东
  • 26篇张炳远
  • 11篇胡骁
  • 10篇卢云
  • 9篇韩冰
  • 8篇邹浩
  • 7篇赵伟
  • 7篇张宪祥
  • 6篇胡继霖
  • 6篇马凯
  • 6篇张顺
  • 6篇吴力群
  • 5篇毛先海
  • 5篇陈晨
  • 5篇吴泓
  • 5篇汤朝晖
  • 5篇秦万民
  • 5篇李敬东
  • 5篇程张军
  • 5篇翟文龙

传媒

  • 7篇腹腔镜外科杂...
  • 6篇齐鲁医学杂志
  • 4篇精准医学杂志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的围手术期因素分析
<正>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的围手术期因素中影响转归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7例。根据围手术期情况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一般组。将其作为因变量,将47个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 Logi...
吴力群孙传东
关键词:DEVASCULARIZATION
文献传递
肝脏切除后肝脏再生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在肝胆外科领域中,对肝脏的切除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过大范围的肝脏切除也增加了肝衰竭的风险,近些年来,大量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了促进肝脏术后再生以预防小肝综合征和肝衰竭发生的方法,但与此同时,有研究结果表明,肝脏切除术后肝脏的再生也会促进肿瘤的生长从而激活隐匿病灶的复发,因此,如何权衡肝脏术后再生以及抑制肿瘤复发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目前肝胆外科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肝再生的典型模型、肝脏再生的机制、肝再生与肿瘤复发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肝再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洪亮江竹筠隋笑捷孙传东
关键词:肝脏切除肝再生肿瘤复发
远端胃癌病人不同胃肠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病人不同胃肠吻合术对远端胃癌并发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48例因远端胃癌并发T2DM而行不同胃肠吻合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BILLROTHⅠ式胃肠吻合术,21例行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对病人手术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G2h)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胃肠吻合术对T2DM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前FPG及PG2h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病人术后FPG和PG2h水平与BILLROTHⅠ式胃肠吻合术组比较明显降低(t=3.58~8.04,P<0.01)。两组治疗T2DM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5.54,P<0.01)。结论并发T2DM的远端胃癌病人行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对其血糖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杨方武张炳远孙传东卢云曲林林张宪祥
关键词:胃肿瘤胃肠吻合术
胰体尾切除术后胰腺残端闭合方式的选择
2022年
胰体尾切除术目前越来越多用于治疗胰体尾部良恶性肿瘤,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这也使得很多临床医师在胰体尾切除术后残端闭合方式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方法,如手工缝合法、闭合器法、手工联合闭合器法、胰肠吻合法等。但目前未能有一种方式占主导优势,笔者就各种残端闭合方式阐述它们的优劣势,供读者参考。
张旭辉孙洪发钟文卿孙传东韩冰
关键词:胰腺胰体尾切除术胰瘘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肝癌的CT及组织学鉴别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CC)在CT与免疫组化上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手术证实的16例FNH和80例AFP阴性HCC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34、PCNA、CK19、S-100四种因子在FNH和AFP阴性H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动态增强CT中,FNH表现为"快进缓出",AFP阴性HCC表现为"快进快出";进行免疫组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D34在AFP阴性HCC中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CK19和S-100在FNH及AFP阴性HCC中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进行免疫组化后,PCNA和CD34可作为FNH与AFP阴性HCC的鉴别指标,两者的鉴别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多种检查手段联合进行.
周伟东孙传东吴力群张炳远
关键词:肝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CD34PCNA
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近年来通过应用白介素-12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国内外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探索更为可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为关键词,检索2008-01至2012-11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标准:1)IL-12的生物学特性,在抗肿瘤过程中的免疫作用,2)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对抗肝癌治疗研究,3)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对肿瘤的影响。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6篇。结果:通过腺病毒携带IL-12可以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的免疫应答。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对肿瘤产生直接抑制,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结论:本文通过对IL-12的生物学特征、抗肿瘤通路、作用机制及在腺病毒介导下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研究进展的概述,为腺病毒携带IL-12作为肝癌的基因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索,期待在将来应用IL-12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一定会为包括肝癌在内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崔清昱王静秦万民刘世海冯玉洁孙传东
关键词: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价值分析
2013年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联合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2007年1月—2012年9月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文献,并将文献中的治疗方案分为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转移灶组(A组)、手术切除原发灶+二期切除肝转移灶组(B组)、单独切除原发灶+术后介入治疗组(C组)、单纯手术切除原发灶组(D组)及非手术治疗组(E组)5组,比较各组3年或5年生存率。结果 A组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D、E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158~22.130,P<0.05);C组与D、E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17、8.295,P<0.05)。结论对于可以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另外,二期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也是可以选择的。对于手术可以切除原发灶而不能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后行介入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商和振孙传东卢云赵伟秦万民张炳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癌的远期预后因素分析及生存列线图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肝内胆管癌(I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21年5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肝切除治疗的351例I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190例,女性161例,年龄[M(IQR)]61(14)岁(范围:23~93岁)。将总队列随机分为训练集(264例)和验证集(87例)。通过门诊或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基于训练集数据,利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I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通过内部和外部验证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获益。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远期生存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A19-9、CA125、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训练集I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基于上述筛选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生存列线图。ROC曲线提示,训练集患者术后的1、3、5年总体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94(95%CI:0.721~0.867)、0.728(95%CI:0.618~0.839)、0.799(95%CI:0.670~0.928),验证集患者术后的1、3、5年AUC分别为0.787(95%CI:0.660~0.915)、0.831(95%CI:0.678~0.983)、0.810(95%CI:0.639~0.982)。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CA19-9、CA125、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等I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生存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沈泽锋陈晨耿智敏毛先海李敬东宋天强孙传东吴泓程张军林瑞新何宇翟文龙汤地汤朝晖梁霄
关键词:胆管肿瘤腹腔镜
Slug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干扰Slug对胰腺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Slug和E-CADHERIN(E-cadherin)表达与胰腺癌转移的关系以及干扰Slug转录因子对胰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36例胰腺癌组织中Slug、E-cadherin和mRNA表达.将肝脏高转移潜能的胰腺癌细胞株SW1990H4,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体质粒(shRNA-1)和转染干扰S1ug质粒(Slug-shRNA-1),观察Slug对E-cadherin mRNA表达的逆转作用,及对SW1990H4体外侵袭、运动的抑制作用.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Slug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转移组胰腺癌组织中Slug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在转移组胰腺癌中无表达.PCR产物凝胶电泳结果显示,Slug mRNA在空白对照组SW1990H4中表达为0.985±0.016,E-cadherin mRNA表达为0.120±0.001.shRNA-1时转染48 h时,Slug mRNA的表达水平为0.973±0.014,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分别0.160±0.001,与对照组比差异分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lug-shRNA-1组瞬时转染48 h时,Slug mRNA的表达水平为0.554±0.011,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为0.36±0.002,与对照组和shRNA-1组比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W1990H4稳定转染后,shRNA-1和Slug-shRNA-1组Slu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68±0.015,0.206±0.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8±0.002,0.727±0.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细胞运动实验表明,对照组、转染shRNA-1和SlugshRNA-1组跨膜细胞数393±28、352±24、9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细胞基底膜(Matrige1)侵袭实验显示,3组穿透基底膜细胞数分别为223±69、202±64、6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ug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与胰腺癌的转移相关.胰腺癌细胞中存在Slug mRNA与E-cadherin mRNA表达的逆转关系,抑制Slug mRNA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可能为胰腺癌转移的�
张克君余壮明王正文孙传东李德春张炳远卢云赵伟
关键词:胰腺肿瘤钙黏着糖蛋白类转染肿瘤转移
NF-κB和PUMA与重症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的关系以及PDTC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探讨NF-κB(核因子-κB)与PUMA(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SAP-ALI)的作用及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AP-ALI组、PDTC组,每组18只.各组再按6,12,24 h时间点分为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胰腺数次;SAP-ALI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1 mL/kg)诱导SAP-ALI模型;PDTC组在SAP-ALI组的基础于术前1h给予PDTC(15 mg/kg),各组按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胰腺和肺脏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PUMA表达,采用RT-PCR法测量各组bax,bcl-2和Caspase-3 mRNA,通过荧光检测试剂检测Caspase-3活性.投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检测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SAP-ALI模型,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SAP-ALI组肺组织NF-κB p65和PUMA蛋白表达在6h后增加,24 h增加最明显,NF-κB p65与PUMA显著正相关;SAP-ALI组肺组织bax mRNA和Caspase-3mRNA在6 h后增加,24 h增加最明显,bcl-2 mRNA在6 h后下降,24 h下降最明显,Caspase-3活性在24h增加最明显.PDTC组肺组织NF-κB p65和PU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 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假手术组肺组织各组蛋白的表达与PDTC组比无显著改变.PDTC组肺损伤病理组织学评分在术后各时间点较SAP-ALI组显著降低,PDTC组细胞凋亡指数较SAP-ALI组明显降低.SAP-ALI组24h市泡Ⅱ型上皮细胞微绒毛消失.结论 NF-κB活化激活PUMA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PDTC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下调NF-κB活化后引起的PUMA表达,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减轻SAP-ALI.
张克君宋彩霞焦学龙刘世松孙传东李春伟王培戈周长勇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