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东怀

作品数:72 被引量:1,309H指数:2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8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黄土高原
  • 16篇季风
  • 15篇气候
  • 14篇新生代
  • 14篇古气候
  • 10篇晚新生代
  • 10篇黄土
  • 10篇古环境
  • 7篇粒度
  • 7篇磁性地层
  • 6篇盆地
  • 5篇青藏高原
  • 5篇粒度分布
  • 5篇降水
  • 5篇古季风
  • 4篇第三纪
  • 4篇第四纪
  • 4篇粘土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气候变化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兰州大学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西北大学
  • 4篇地质矿产部
  • 3篇广州大学
  • 2篇甘肃省地质调...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利物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72篇孙东怀
  • 19篇王飞
  • 19篇李再军
  • 17篇安芷生
  • 14篇王鑫
  • 14篇张月宝
  • 12篇吴锡浩
  • 10篇苏瑞侠
  • 10篇陈发虎
  • 9篇孙有斌
  • 9篇蒋复初
  • 8篇李宝锋
  • 8篇肖华国
  • 7篇吴晟
  • 6篇郭峰
  • 6篇韩飞
  • 6篇朱彦虎
  • 6篇李宝峰
  • 6篇易治宇
  • 6篇鹿化煜

传媒

  • 7篇中国科学(D...
  • 6篇科学通报
  • 6篇第四纪研究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地质力学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3篇沉积学报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海洋通报
  • 2篇地球学报(中...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珊瑚骨骼生长特征的数字影像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造礁珊瑚骨骼一般呈年周期性带状生长,生长特征变化与周边环境有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本文依据珊瑚骨骼生长带 X 射线成像原理,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化和影像处理功能,提出了珊瑚骨骼生长带数字影像分析的方法,能获得较传统方法更高分辨率和精度的珊瑚生长信息。利用该方法提取了海南岛三亚湾滨珊瑚骨骼月尺度的生长密度、生长率的变化序列,并探讨了生长密度、生长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
施祺孙东怀孙东怀
关键词:滨珊瑚生长率数字影像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记录被引量:49
1998年
对黄土高原较完整的晚新生代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研究表明 ,风尘堆积成壤序列开始发育的时代约为 7.2Ma,如果认为亚洲季风气候的起源与青藏高原的高度密切相关的话 ,风尘堆积在 7.2Ma的出现则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时达到了有意义的高度 ,东亚古季风环流基本建立 .黄土高原的红粘土序列由 7个显著的红色黄土层以及与其相间的 7个古土壤组合组成 ,它们记录了 7.2~ 2 .6Ma的晚第三纪东亚古季风演变的历史 .
孙东怀陈明扬JohnShaw鹿化煜孙有斌岳乐平张云翔
关键词:磁性地层晚新生代黄土高原
兰州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的岩石磁学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位于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区过渡带的兰州地区,在晚新生代发育了一套风成红黏土和冲积—河湖相沉积.这套地层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磁化率等一些磁学参数在细节上可能反映成壤作用强弱,但在大的趋势上大致反映干旱化,在长尺度研究中可作为干旱化的指标.S-300mT等另一些磁学参数主要反映赤铁矿质量分数,与红度值明显相关,因此同红度一样可作为温度的指标.底部冲积一河湖相沉积中黏土的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和赤铁矿;中下部红黏土沉积的主要载磁矿物是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可能含针铁矿;中上部红黏土主要的载磁矿物是磁赤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可能含针铁矿.利用岩石磁学恢复的古环境表明,兰州地区在8.35~7.2 Ma是一个较为温暖的以冲洪积和河湖相为主的沉积环境;7.2~3.5 Ma主要为干陆地环境,同主体黄土高原一样接受粉尘沉积;6.3 Ma风尘沉积在沉积物中开始占主导地位;5.2 Ma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急剧干旱化,可能伴随着快速降温;3.5 Ma开始的青藏高原运动A幕使兰州盆地瓦解,并于1.4 Ma开始接受黄土沉积,成为了黄土高原的西缘部分.
胡文伟张月宝郭峰孙东怀张焱王鑫李宝峰吴晟李再军韩飞王飞
关键词:岩石磁学古环境
用珊瑚记录研究全新世适宜期季风气候的季节性与年际变率
孙东怀苏瑞侠
该课题揭示并区分了与全球或大尺度气候系统相联系的季风气候事件及其变率特征;探讨了季风系统内部成员之间在季风演变中相互作用机制;首次建立研究第四纪地质时期周分辨率的温度和降水代用序列以及研究季风气候季节性和年际变率;解决了...
关键词: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率珊瑚
B/M极性转换过程与虚磁极转移路径被引量:2
1994年
利用超导磁力仪对西峰黄土剖面记录的布容/松山(B/M)地磁极性转换过程的高分辨率研究表明,B/M极性转换经历了由负极性到正极性的五次反复倒转;转换过程中地磁场的强度衰减到正常值的约30%,场强的衰减是极性转换的前奏,而地磁场方向完全倒转后的场强恢复,是转换的最后一幕;极性转换所需的时间约2万年,从场强的开始衰减到反向恢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极性转换的虚地磁极(VGP)转移路径大多连续,并落于一定的径度带内,包括美洲径度带、大西洋径度带和非洲径度带。西峰剖面记录的B/M转换VGP路径并未落入美洲和印度洋这两个高密径度带内。
孙东怀John Shaw郑洪波马醒华Tim Rolph
关键词:地磁虚地磁极
黄土粒度分布中的超细粒组分及其成因被引量:84
2006年
多个剖面的粒度测量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中普遍存在超细粒组分,其平均粒径大致0.4μm,在全样中的含量大致5%-6%。超细粒组分的含量在黄土中低,在古土壤中高;并且同一地层自西北至东南增加,这些特征都显示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强度相关。一般情况下超细粒组分的粒度在黄土中粗,在古土壤中细。黄土高原各季节的现代天然粉尘中同样存在超细粒组分,然而干旱区成壤作用较少的天然降尘中基本不存在超细粒组分。以上特征说明,黄土中的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有关,成壤作用中次生矿物的粒度和含量特征也支持这一解释。
孙东怀
关键词:黄土粒度成壤作用
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与晚第三纪的气候事件被引量:73
2000年
红粘土序列由7个古土壤组合和与之相间的红色黄土组合组成,它们是建议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级单位。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开始的年龄约为7.2MaB.P,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开始,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时达到了有意义的高度,东亚古季风环流基本建立。风尘沉积速率与夏季风强度在长时间尺度上的耦合揭示了它们与青藏高原高度的共同联系,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可能经历了多次隆升和夷平过程;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是2.6~2.8MaB.P.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建立的证据。
安芷生孙东怀陈明扬孙有斌李立陈宝群
关键词:红粘土古气候晚第三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灵台剖面过去7Ma古温度、古降水的半定量重建被引量:3
2012年
晚新生代以来黄土高原古气候参数的定量、半定量重建一直是黄土古气候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利用磁化率一古降水和红度a。值一古温度转换函数.并结合古植被重建结果对黄土高原灵台剖面古气候参数的综合重建,初步结果表明:7.1~4.5Ma可能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驱动,气候变的相对暖湿.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从9.8±4.3℃和456±98mm增加到晚新生代以来最大的12.5±4.2℃和531±170mm;4.5~2.6Ma随着全球降温和上新世青藏高原隆升,气候趋于千冷.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变为10.4±3.9cI=和508±43lnm:2.6~1.8Ma年均温度降低到为8.4±3.4℃,年均降水减小为462±113mm;1.8~0.5Ma,随着全球降温的进一步持续,以及中更新世青藏高原的再次隆升,气候变的相对干冷,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分别变为8.5±1.7℃和457±118mm;0.5~0Ma,可能受到高原隆升和冰期旋回的共同作用,黄土高原干冷化显著。年均温度和降水分别减小为7.4±2.6℃和44±78mm。
王飞孙东怀郭峰王鑫李再军张月宝李宝峰吴晟
关键词:黄土高原晚新生代古温度
灵台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频率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被引量:40
2001年
通过对甘肃灵台晚新生代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测量和频率磁化率分析 ,发现红粘土及黄土 -古土壤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存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两套沉积在成壤过程中由生物作用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超顺磁性矿物含量 ,对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增大有重要的贡献。相比磁化率而言 ,受影响因素较少的频率磁化率变化 ,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超顺磁粒级铁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 ,能更真实、敏感地记录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波动。灵台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频率磁化率在 2 .6MaBP前后不同的变率特征 ,揭示了大冰期来临前后黄土高原的冷暖、干湿反差产生了显著变化 ,而与此相关的冬。
孙有斌孙东怀安芷生
关键词:频率磁化率古气候波动晚新生代风尘堆积
古环境中沉积物粒度组分分离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43
2001年
陆相沉积物一般由多个粒度组分叠加组成,根据粒度分布曲线的特征可确定组分数、分布类型以及设定粒度分布函数,用设定的分布函数对实测粒度数据拟合可计算出函数的各参数,并获得各组分的百分比和分布函数,从而从数字特征上分离各组分。对流水和风成沉积物研究表明,河流沉积物由细粉砂级悬移组分和中砂至细砂级跃移组分叠加组成;封闭湖的碎屑沉积物主要是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搬运的细粉砂级悬移组分;风成砂由高度分选的近源跃移砂组分与细粒大气背景粉尘叠加组成;黄土由低空近源的悬移粉砂组分与高空运源悬移细粒组分叠加组成;北太平洋粉尘只有高空西风搬运的悬移细粒组分,该组分的粒度在中国沙漠、黄土高原和北太平洋的风成物中表现出一致性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是该系统中高空悬移并分散于大气中的背景粉尘。
孙东怀安芷生苏瑞侠吴锡浩王苏民孙千里David ReaJan Bloemendal
关键词:分布函数沉积物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