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新宇
- 作品数:40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补体应答基因-32在儿童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应答基因-32(RGC-32)在儿童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3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接受心肺分流术(CPB)的6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CPB组,参照pRIFLE标准分为AKI组(23例)及非AKI组(44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动态观察CPB组患儿术前、术后30 min、2h、4h、24h、48 h、72 h血清RGC-32、肌酐(Scr)及胱抑素C(CysC)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并比较三者早期预测AKI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3例AKI患儿的pRIFLE分期:危险期15例,损伤期4例,衰竭期3例,丧失期1例.AKI组血清RGC-32于术后30 min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8±0.68) μg/Lvs.(1.39±0.31)μg/L,P<0.05].术后2h、4h、24 h、48 h,AKI组血清RGC-32浓度仍持续高于非AK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0、2.818、2.226、3.017,P均<0.05);CPB术后30 min、2h、4h、24 h、48 h、72 h血清RGC-32预测AKI发生的AUC分别为0.770、0.707、0.768、0.728、0.723、0.770,均>0.7;CPB术后30 min、2h、4h血清RGC-32敏感性为0.914、0.824、0.824,特异性为0.619、0.667、0.810,CPB术后30 min、2h、4 h CysC敏感性为0.625、0.813、0.813,特异性为0.571、0.619、0.571;术后30 min、2h、4 h Scr敏感性为0.625、0.625、0.813,特异性为0.571、0.571、0.524.结论 与CysC、Scr相比,血清RGC-32可更早预测AKI发生,能否作为一种新型早期诊断AKI的生物标志物,尚需进一步验证.
- 刘华杰沈云琳孙蕾匡新宇张儒舫张泓周君梅李小兵黄文彦
- 关键词:基因儿童生物学标志物
-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缺血缺氧再灌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正>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缺血缺氧再灌注肾损伤(acute kidney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AIKI)大鼠肾...
- 胡玉杰孙蕾沈云琳刘华杰匡新宇黄文彦
- 文献传递
- 多种方法在直立性蛋白尿中的联合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多种简便方法在直立性蛋白尿患儿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疑似直立性蛋白尿的患儿予直立性试验,脊柱前凸试验以及Robinson试验,同时行左肾静脉B超检查,留取晨尿尿系列微量蛋白及活动后尿微量蛋白,同时检测患儿肾功...
- 钮小玲吴滢郝胜王平康郁林匡新宇朱光华黄文彦
- 关键词:直立性蛋白尿儿童左肾静脉压迫
- 文献传递
- 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变化及意义
- <正>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为阐明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AIKI)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的变化及意义进行以下研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IKI组)和假手术组(Sh...
- 沈云琳胡玉杰孙蕾刘华杰匡新宇钮小玲黄文彦
- 文献传递
- 直立性蛋白尿常用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
- 钮小玲吴滢郝胜王平康郁林匡新宇朱光华黄文彦
-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缺血缺氧再灌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缺血缺氧再灌注肾损伤(acute ischemia reperfusion kidney injury,AIKI)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规律,探讨其在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清洁级SD大鼠1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按国际标准建立大鼠AIKI模型,分别于2 h、6 h、24 h、48 h、72 h、1周、2周、4周处死(n=8),取肾组织,常规HE染色,参照Sayhan等标准对肾小管间质损伤进行半定量评分;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法检测KIM-1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生化法测定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结果 (1)大鼠缺血再灌注后2 h即出现明显肾小管间质损伤,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损伤加重,48 h达高峰后逐渐减轻,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2)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缺血再灌注后2 h肾组织KIM-1的表达明显升高,KIM-1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87,P=0.003);(3)大鼠缺血再灌注后2 h Scr明显升高,48 h达到最高值后降至正常,其升高与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无相关性(r=0.280,P=0.502)。结论 AIKI模型中大鼠肾组织KI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其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呈正相关,与Scr相比,KIM-1可能为更准确地反映肾损伤情况的指标。
- 胡玉杰孙蕾沈云琳刘华杰匡新宇黄文彦
- 关键词:肾损伤分子-1肾小管间质损伤急性肾损伤
- 三聚氰胺相关结石患儿单中心、大样本随访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评估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长期预后和三聚氰胺对肾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 以我院8335名≤6岁的筛查儿童中确诊为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统结石的10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访18个月,通过泌尿系统超声、尿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尿常规及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进行评估.结果 18个月后随访患儿91例,其中82例(90.1%)已排出结石.直径小于5 mm的结石最易排出,而直径大于10 mm的结石自然排石率较低,需通过干预排石.74例患儿尿液中未检测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残留.尿常规显示,18个月后蛋白尿全部消失,镜下血尿和白细胞尿的检出率分别为5.1%和2.0%,明显低于初诊时的检测结果 (P蛋白尿=0.123,P血尿=0.038,P白细胞尿=0.005).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结果 提示,本次随访尿常规正常的患儿仍有部分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其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8%和12.1%,而结石未排出、男性和患病年龄小是肾小球受损的主要因素.结论 18个月后90.1%的患儿已排出结石,而结石直径是影响其排出的主要因素;患儿体内已无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残留.少数患儿在18个月后仍然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其恢复情况还需长期的随访监测.
- 匡新宇高建徐虹简龙海黄文彦赵耐青饶佳钱蔷英程献影冯志敏许靖张欣王翔阮双岁孙利沈茜曹琦方晓燕张欣王翔阮双岁孙利沈茜曹琦方晓燕周利军王素娟葛晓玲王立波
- 关键词:三聚氰胺肾结石随访预后
- 儿童肾脏疾病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 孙蕾匡新宇周倩高志梅黄文彦
- 儿童遗传性肾脏病的分类及诊治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遗传性肾脏病是由于染色体或基因变异引起的一类疾病,以肾脏实质结构、功能异常为特征,占所有肾脏病的10%~15%,在儿童肾脏病中遗传性疾病的占比则更高。有报道显示,在所有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约10%的成年患者和几乎所有的儿童患者为遗传性肾脏病[1]。儿童遗传性肾脏病虽然发病率低,多数为罕见疾病,但疾病种类繁多,涵盖肾脏各个部位,甚至可导致多种严重的肾外器官功能受损。
- 匡新宇黄文彦
- 关键词:遗传性肾脏病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病儿童
- 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肾脏Wilms瘤1基因DNA甲基化与蛋白尿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宫内环境对肾脏Wilms瘤1(WT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及其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探讨宫内环境引发肾脏疾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孕期全程低蛋白饮食法建立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模型,至自然分娩。对照组以孕期常规饲料饲养至自然分娩。12周龄时,比色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计数肾小球数目,实时PCR方法检测肾脏WT1基因mRNA水平及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mRNA水平,MassARRAY定量分析检测WT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①IUGR组新生鼠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直至12周龄时体重仍低于对照组(P=0.043)。②与对照组相比,12周龄时IUGR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P=0.016);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升高(P=0.036),肾小球数目显著下降(P=0.001)。③与对照组相比,12周龄时IUGR组大鼠肾组织WT1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47),W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29),并且其M1段甲基化水平与WT1基因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939,P=0.0001),DNMT1和DNMT3b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03和0.010)。结论不良的宫内环境可以影响大鼠肾脏WT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继而导致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IUGR大鼠成年期蛋白尿的发生。
- 陈径匡新宇徐虹沈茜汤小山
- 关键词:宫内生长迟缓肾脏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