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贵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课堂
  • 3篇课堂教学
  • 2篇语文
  • 2篇语文课
  • 2篇语文课堂
  • 2篇诗词
  • 2篇课程
  • 1篇底蕴
  • 1篇旋律
  • 1篇学生写作
  • 1篇叶圣陶
  • 1篇义理
  • 1篇语文课程
  • 1篇语文课程标准
  • 1篇语文课堂教学
  • 1篇真实写作
  • 1篇生活化
  • 1篇生命
  • 1篇生命历程

机构

  • 8篇江苏省六合高...

作者

  • 8篇刘贵峰
  • 2篇张一山
  • 1篇高浩明
  • 1篇厉燕
  • 1篇左言洪
  • 1篇刘丽云
  • 1篇汪林思
  • 1篇胡立萍
  • 1篇孙俊

传媒

  • 3篇语文知识
  • 2篇中华活页文选...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课堂拓展,路在何方?
2013年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大教师迅速探索研究,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教学似乎很快就成了主旋律,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课堂教学的结课阶段来一点拓展教学;如果没有拓展教学,总感觉不够丰满、不合潮流、不合风气。拓展教学已然成为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行方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教学实践确实存在不少误区。
刘贵峰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主旋律结课
基于“微课”开展校本“深度研课”——以《陈情表》教学“微课”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深度研课”是高中常常使用的研究方式。本文以《陈情表》为例“深度研课”,厘清了《陈情表》阅读史上存在着的“陈情”掩盖“陈请”、《陈情表》与《归去来兮辞》并称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误读误判。
张一山刘贵峰刘丽云左言洪胡立萍厉燕汪林思孙俊高浩明屈化兵
文化底蕴·题型多样·素养提升——2014年高考论述类文本命题评价
2014年
2014年全国高考尘埃落定,18套试题纷纷出炉。综观今年各套试卷,大部分省份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题来考查,有效规避了实用类材料命题带来的阅读难度普遍偏低的现象。2014年高考论述类材料与命题,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试题形式,对考生阅读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刘贵峰
关键词:命题评价文化底蕴题型试题形式尘埃落定
“创意写作”的内涵与基础——“江苏省高中创意写作课程基地”建设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在多年的“真实写作”和“创意写作”实验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二者在学生写作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性。2015年10月,我们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举办了“‘真实写作’高层论坛”,来自江苏、甘肃、四川等地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听取了特邀专家和与会代表发言以后,我把前期开展的“真实写作”转向“创意写作”的研究与实践。
刘贵峰张一山
关键词:写作课程创意真实写作生命历程学生写作
文献还原:让李广更真实——越过太史公看李广
2019年
教学《李将军列传》时,许多教师喜欢把李广当作一位将军来审视。我认为,我们还要把李将军当作一个"人"来看——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普通人来看,把李将军的遭遇当做一种悲剧文化来看。这样,我们眼中的李广才更有人情味,才更加生活化.
刘贵峰
关键词:《李将军列传》太史公生活化普通人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与古典诗词教学
2012年
中学语文课堂对唐诗宋词的学习,一般要求着力通过解读意象、感受意境或是诵读涵泳来体会诗情词味。这是诗词鉴赏的一般途径,对学生而言也是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但是这样常常千篇一律,有时着眼局部、忽视整体。盛行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结构主义理论非常强调整体性,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此,对语言学的研究也应当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出发,而不应当离开特定的符号系统去研究。
刘贵峰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结构主义理论唐诗宋词语文课堂诗词鉴赏
沿着“读”的路径“出发”被引量:1
2017年
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当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诵读也很重要。 诵读就是因声求气,因文求情。这个专题,强调诵读,强调训练学生在读中学会感受与体会。我想,读可能只是教学《咬文嚼字》的手段之一。那么,基于美学小品《咬文嚼字》,最应该要注意的是“要教什么”?从哪里出发确定教学内容?
刘贵峰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叶圣陶诵读
问题性·活动性·精神性——评厉燕老师《扬州慢》课堂教学
2014年
欣赏传统诗词,要领会精神内涵,就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与想象“披文人情”,探求诗词的意境。这对高中学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老师增加了难度——千篇一律的串讲,必然令诗歌之美丧失;一味的诵读也只是在诗歌语言层面徘徊。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常常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领悟的现象。而厉燕老师教学《扬州慢》则颇具教学特色:一是以来自学生的“问题群”,有效地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二是抓住“空城之悲”这个全词鉴赏的核心点,深入挖掘蕴含的传统文化,将文本解读引向精神的深处。
刘贵峰
关键词:《扬州慢》课堂教学精神性老师活动性传统诗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