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医院信息
  • 2篇医院信息系统
  • 2篇造影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治疗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疗效
  • 2篇活检
  • 2篇超声造影
  • 2篇穿刺
  • 2篇穿刺活检
  • 1篇针吸
  • 1篇直肠
  • 1篇直肠前
  • 1篇直肠前列腺
  • 1篇中短期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刘艳
  • 5篇廖锦堂
  • 4篇肖萤
  • 2篇王志明
  • 2篇潘瑞喆
  • 2篇郭梦安
  • 2篇周乐杜
  • 2篇黄铁汉
  • 1篇曹觉
  • 1篇王书初
  • 1篇尹红玲
  • 1篇黄渊金
  • 1篇陈传任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中短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中短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 4月~2007年3月本院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62例,男55例,女7例,年龄27~70(平均52)岁, 肿瘤最大径2.0cm~4.8cm...
廖锦堂郭梦安刘艳王志明周乐杜
文献传递
医院信息系统中检查报告处理系统的应用
2006年
刘艳
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96例,共110个癌灶,RFA治疗前1周内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造影剂灌注情况等,同时行增强CT扫描,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肝内肿瘤RFA治疗,1个月后行彩超、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以增强CT结果为标准,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癌RFA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RFA治疗前96例110个癌灶超声造影示动脉期均匀高增强83个,不均匀高增强27个;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98个,等增强12个。RFA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示肿瘤无增强99个,边缘部分高增强11个;增强CT示肿瘤无强化96个,边缘不规则强化14个,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6,P>0.05)。对增强CT扫描边缘部分强化的14个癌灶再次行RFA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及增强CT示肿瘤均无增强或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对评价肝癌RFA治疗的近期疗效有重要应用价值。
廖锦堂潘瑞喆刘艳郭梦安王志明周乐杜曹觉肖萤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超声造影
早期卧式康复操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早期卧式康复操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入院前30 d,两组患者M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0 d,研究组MBI指数为(67.85±10.23)分,高于对照组(43.12±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衡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2.18±2.38)分、(22.38±4.51)分、(83.97±5.73)分、(38.67±4.86)分,均高于对照组(9.05±2.33)分、(17.64±3.67)分、(65.87±5.36)分、(30.15±2.39)分,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为(18.62±2.08)分,低于对照组(38.61±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9.67±2.41)分,低于对照组(14.19±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卧式康复操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效能显著。
刘艳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效果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3
2007年
刘艳廖锦堂黄铁汉肖萤
医院信息系统中检查申请预约处理系统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刘艳陈传任廖锦堂肖萤
关键词:信息系统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肾穿刺自动活检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入路肾穿刺活检效果。方法 选取 15 0例因肾病住院的本院住院患者 ,随机分成 2组 :A组 74人 ,B组 76人 ,年龄基本匹配。A组患者穿刺时穿刺针自探头头端进针 ,B组自尾端进针。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 ,18G组织切割针行右肾下极穿刺活检 ,记录穿刺进针次数 ,测量每次进针所取标本长度 ,记录总长度 ,光镜下肾小球个数 ,计算单位长度内 (1cm)肾小球个数。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了弥漫性肾病的分型诊断 ;两组穿刺进针次数A组 (2 4± 0 3次 )少于B组 (2 9± 0 2次 ) (P <0 0 5 ) ;肾小球总数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A组 (10 0± 9 1)个 ,B组 (10 6± 9 3 )个 ,P >0 0 5 ) ] ;单位长度内肾小球个数 :A组 (7 0± 5 4)个大于B组 (4 8± 6 4)个 (P <0 0 5 ) ;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差别 ,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头端进针途径较自尾端进针途径具有进针次数少 ,单位长度内肾小球个数多 ,操作方便等优点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时 。
廖锦堂黄铁汉肖萤黄渊金王书初潘瑞喆刘艳尹红玲
关键词:肾小球超声引导入路肾穿刺活检自动活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