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旺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汉族人群HBV基因型、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突变与肝癌易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肝癌HBV基因型、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前C区突变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纳入HBV合并肝癌患者(病例组)100例和HBV携带者(对照组)100例,收集血清样本,提取HBV DNA,采用巢式PCR扩增HBV S区、BCP及前C区片段,双向测序,分析HBV基因型、BCP/前C区基因突变与HBV合并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BCP区A1762T/G1764A突变及前C区T1858C突变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0%和73.0%(P<0.05)、52.0%和32.0%(P<0.05);对照组A1775G突变发生率高于病例组,分别为31.0%和14.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BCP区A1762T/G1764A突变和前C区T1858C突变与HBV合并肝癌发生独立相关[OR 6.508(95%CI:1.287~16.739,P<0.05)和3.371(95%CI:2.268~8.163,P<0.05)];而BCP区A1775G突变则为保护因素[OR=0.163(95%CI:0.043~0.489,P<0.05)]。结论 HBV C基因型是广东深圳地区HBV合并肝癌的主要流行株,HBV BCP区A1762T、G1764A、A1775G、前C区T1858C基因多态性与HBV合并肝癌的易感性具有密切关系。
- 刘树旺张丽芬刘利平刘林森张悦李琪彭公泽鲍世韵
- 关键词:肝癌HBV基因型突变
- 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和1∶1配对的研究方法分成腹腔镜组及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各32例,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325±86.63)ml与开腹手术组(530±119.21)ml相比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HCC,切缘阴性。腹腔镜组术后禁食时间及腹腔引流留留置时间均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肿瘤复发率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治疗HCC安全、有效而且微创,值得推广。
- 李明岳刘嘉林郑锦锋刘树旺鲍世韵
- 关键词:肝细胞癌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
- 青少年胆囊结石患者游离血红蛋白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门诊及院内会诊病例及同期体检者共88例,检测45例青年人胆囊结石患者及43例对照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并对两组溶血性贫血筛查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均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所入选病例均无贫血患者,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石组游离血红蛋白阳性率达44.44%(20/45);对照组阳性率18.60%(8/43)。结石组与对照组溶贫筛查结果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胆囊结石病患者中溶贫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结石组,慢性溶血性疾病可能导致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关。
- 熊刚张悦李晓军陈阳刘树旺余小舫
- 关键词:青少年胆囊结石溶血性贫血
-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中PD-L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将0、2.5、5、10μmol/L索拉菲尼培养液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索拉菲尼处理后HepG2细胞中PD-L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分别用pEGFP-N1-HIF-1α(pEGFP-N1-HIF-1α组)、shRNA-HIF-1α(shRNA-HIF-1α组)和对照质粒pEGFP-N1、shRNA-control(pEGFP-N1组、shRNA-control组)转染HepG2细胞,检测各组HIF-1α、PD-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索拉菲尼干预后,HepG2细胞中PD-L1和HIF-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与pEGFP-N1组比较,pEGFP-N1-HIF-1α组PD-L1、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与shRNA-control组比较,shRNAHIF-1α组PD-L1、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索拉非尼可通过抑制HIF-1α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
- 刘林森龙文汀张悦刘树旺刘利平
- 关键词:肝肿瘤索拉非尼缺氧诱导因子1Α
- ZBP-8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同缺氧诱导因子-2α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ZBP-8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组织水平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2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ZBP-89、HIF-2α的表达,分析ZBP-89的表达同肝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同HIF-2α的相关性。结果:ZBP-89蛋白在33.3%(40/120)的肝癌组织中和60.8%(73/120)的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ZBP-89的表达与肝癌的大小呈负相关。在肝癌组织中ZBP-89的表达和HIF-2α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ZBP-89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可能受HIF-2α调控。
- 刘林森何前进张悦毕建刚刘树旺李阳刘利平
- 关键词:肝癌转录因子
-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胆石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占胆石症的20.1%,由此易引发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胆总管结石目前的治疗方法较多。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特别是“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形成了独特微创胆道外科技术,能以最小的损伤、最少的内环境干扰,达到传统手术同样或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13臻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肝胆外科医生所接受。现就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 刘树旺鲍世韵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技术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严重并发症十二指肠镜
- 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研究
- 目的:探讨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病。方法:分析因胆总管结石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
- 刘树旺
-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胆总管切开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 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bileduct exploration,LCBDE)(T管引流)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前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20例(鼻胆管组)与T管引流20例(T管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20例(EST组)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均成功完成手术,鼻胆管组拔管时问(8.25±1.21)d,术后住院时间(8.50±4.05)d,均较T管组的(31.60±5.38)d、(13.6±3.97)d明显缩短,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与反流性胆管炎较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漏,避免了患者术后带管时间长的痛苦,并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又保留了Oddi括约肌结构的完整性,维持了Oddi括约肌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因Oddi括约肌结构破坏所导致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和结石复发率高等并发症。
- 鲍世韵刘树旺郭跃华张悦
-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胆总管切开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