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香
-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自然发酵中式香肠加工成熟过程中乳酸菌菌群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研究自然发酵川味、广味香肠加工成熟过程中乳酸菌菌群,旨在探明乳酸菌在香肠加工成熟过程中菌群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发酵初期两种香肠中乳酸菌数量均在104cfu/g水平,2d后不断增加,广味香肠中乳酸菌数量增加更快,第12天两者趋于一致,达到106cfu/g,第21天数量均跃升至107cfu/g,第30天达最大值,接近108cfu/g,40d后数量开始下降。(2)香肠中水分含量和pH值在加工成熟过程中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乳酸菌数量变化与pH值和水分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分离出的115株菌株经初步鉴定,杆菌80株,球菌35株,均为G+;从3个不同时期选出14株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拟确定S1-4、S3-2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G21-10、C50-6、G50-4为戊糖乳杆菌(L.Pentosus),C21-6、C50-8、G50-9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其他的仅能鉴定到属,有乳杆菌、乳球菌。
- 刘冬香刘书亮张艾青张娟
- 关键词:发酵香肠乳酸菌菌群
- 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近年食源致病菌的耐药性引起重视,为了解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NCCLS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源自四川省动物性食品中的113株SA进行了25种抗生素(组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SA对青霉素G(93.81%)、氨苄西林(92.92%)、甲氧苄啶(92.92%)和磺胺异噁唑(88.5%)的耐药率很高;所有菌株均对苯唑西林,头孢类(先锋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强力霉素,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对其他药物不同程度耐药;113株SA对25种抗生素(组合)共产生了47种耐药谱,主要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表现出多重耐药。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SA耐药情况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不明显,没有检测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刘冬香刘书亮张晓利夏静华林居纯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性食品耐药性
- 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及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203 株源于2006—2011年四川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进行10 种常用抗生素药敏性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法对其耐甲氧西林基因(mecA)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blaZ)进行分析,了解Sa耐药性变迁。结果表明:牛乳源Sa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一直居高不下;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药率有增强趋势;对林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呈降低趋势;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不定;对苯唑西林和头孢噻呋敏感;Sa分离株多重耐药率介于72.1%~100.0%,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耐药谱,却呈现出不断增宽的趋势。M-PCR检测显示,2006—2011年分离Sa菌株未从基因水平扩增出mecA基因;不同年度分离株均不同程度携带blaZ基因,不同年度分离株blaZ+检出率介于49.1%~87.5%。药敏实验结果与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存在对应关系,部分菌株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不一致,推测还存在其他耐药机制。结论:四川地区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不容乐观。
- 凡琴刘书亮吴聪明韩新锋周康刘冬香侯小刚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四川省动物性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污染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为分析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SA)的耐药性,收集菌株,同时分析动物性食品中SA的污染情况。方法:本实验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从四川省各地采集猪源、牛源、鸡源动物性食品样品共2560份,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和生化实验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SA。结果:用Baird-Parker平板初步筛出疑似SA118株,结合国标中规定的涂片染色镜检,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结果,判定SA有108株,而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和TH-16S中的双歧索引鉴定结果均判定SA有113株;依据TH-16S中的16项生化实验结果,118株疑似SA仅有64%(76株)的菌株鉴定为SA。依据国标判定结果,2560份样品中SA的分离率为4.21%,其中生牛奶中SA的分离率最高(10.54%),其次是猪肉(7.11%),鲜鸡蛋中SA的分离率为零。结论:四川地区动物性食品源SA的生化表型复杂且存在一定差异,常规的表型分析具有一定缺陷。各个地方各类样品中SA污染情况有一定差异,与其他报道相比,四川省生肉、生奶和鲜蛋中SA的分离率较低。
- 刘冬香刘书亮王印张晓利居华张兴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性食品
- 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及blaZ、mecA和nuc基因的多重PCR检测
- 近年“食品中耐药细菌的危险性”引起重视,关于食源致病菌的耐药性的研究增多,有研究表明产肠毒素和具有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简称SA/)已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尤其养殖业中大量使用抗...
- 刘冬香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性食品苯唑西林
- 文献传递
- 肉源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从四川腊肉、香肠中分离的91株乳酸菌,经过打孔法初筛、牛津杯法复筛(排除酸、过氧化氢干扰以及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得到1株广谱细菌素产生菌C50-6,经鉴定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研究了该菌株产细菌素的最适培养条件为:MRS培养基起始pH6.0,30℃静置培养36h;该细菌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显示活性pH值范围为2.0~4.5;对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敏感,而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敏感性差。
- 敖灵冯敏刘书亮刘冬香
- 关键词:戊糖乳杆菌细菌素生物学特性
- 多重PCR检测食源金黄色葡萄球菌nuc、blaZ和mecA基因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热核酸酶基因(nuc)、β-内酰胺酶基因(blaZ)和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Sa的nuc、blaZ和mecA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鉴定Sa及分析Sa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三重PCR方法 ,并对79株食源Sa进行基因检测与表型比较。结果显示供试Sa中检出nuc、blaZ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7.47%、73.42%,mecA基因检出为阴性;nuc基因检出与其表型符合率达97.47%;而blaZ扩增结果与β-内酰胺酶试验、青霉素类敏感试验同时符合率为49.37%,前者与后两者符合率分别为60.76%和75.95%;mecA与耐甲氧西林表型符合率为100%;此次79株食源Sa中无耐甲氧西林Sa。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食源Sa鉴定和耐药性分子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 刘书亮刘冬香贾仁勇韩新锋
- 关键词:多重PCR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