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会霞

作品数:173 被引量:919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金属学及工艺
  • 42篇机械工程
  • 31篇电子电信
  • 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72篇激光
  • 48篇激光技术
  • 48篇光技术
  • 14篇有限元
  • 14篇激光冲击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工艺参
  • 13篇值模拟
  • 11篇塑料
  • 11篇教学
  • 11篇工艺参数
  • 10篇响应曲面
  • 9篇仿真
  • 7篇响应曲面法
  • 6篇多目标优化
  • 6篇有限元分析
  • 6篇微成形
  • 5篇热塑性
  • 5篇响应面
  • 5篇响应面法

机构

  • 171篇江苏大学
  • 5篇无锡职业技术...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信阳农业高等...
  • 3篇常州市金坛腾...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日本山口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作者

  • 172篇刘会霞
  • 130篇王霄
  • 24篇李品
  • 21篇蔡兰
  • 14篇沈宗宝
  • 11篇周建忠
  • 9篇张惠中
  • 9篇严长
  • 9篇杨昆
  • 7篇周明
  • 7篇马友娟
  • 7篇高传玉
  • 6篇朱轶
  • 6篇阮鸿雁
  • 6篇高阳阳
  • 6篇王凯
  • 6篇张成
  • 6篇丁国民
  • 5篇季进清
  • 5篇王匀

传媒

  • 31篇中国激光
  • 7篇激光与光电子...
  • 7篇应用激光
  • 7篇激光技术
  • 6篇机电一体化
  • 6篇机电工程
  • 6篇润滑与密封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光学精密工程
  • 4篇机械制造
  • 4篇机床与液压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组合机床与自...
  • 4篇实验科学与技...
  • 3篇光学学报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建模与仿真
  • 3篇全国高等学校...
  • 2篇煤矿机械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15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冲击软模大面积微弯曲成形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实现金属箔板大面积微弯曲成形,本文结合激光冲击微弯曲成形技术与软模成形技术的优点,提出了激光冲击软模大面积微弯曲成形方法。该方法是在脉冲激光冲击波压力下,将软模作为柔性冲头作用于金属箔板来实现工件成形的。实验中使用了Innolas Gmbit公司生产的Spitlight 2000THG脉冲激光器,将250μm厚的聚氨酯橡胶薄膜作为软模,采用德国LPKF-ProtoMat-C60型雕刻机在印刷电路板上加工出深度为120μm的U型多槽模具,实现了在厚度为30μm的铜箔板上一次性对3个U型凹槽冲击成形。用KEYENCE VHX-1000C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进行工件观测,结果显示工件上的微成形槽具有良好的轮廓质量。以ANSYS/LS-DYNA为平台,使用有限元建模(FEM)方法对微弯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加载软模的工件与模具的U型凹槽特征在形状上更加接近,成形工件更加均匀,而且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其最大平均成形深度可达110μm,大于激光直接冲击成形的最大深度(88μm),说明使用软模提高了充型能力。
王霄张迪顾春兴沈宗宝刘会霞
关键词:激光冲击
激光高速冲击点焊的工艺实验
将激光诱导冲击波作为一种驱动加载方式运用于高速冲击点焊,以研究厚度小于100μm的异种金属箔板组合的固态点焊连接。设计并搭建了激光高速冲击点焊实验平台,实验中选择30μm的钛箔和T2紫铜为复板,100μm厚的铝箔为基板,...
张洪峰王霄钱清李建文刘会霞
关键词:飞行距离
文献传递
数值模拟驱动的激光透射焊接PET与304L不锈钢的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生物植入体必须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进行连接以适应人体内复杂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环境。激光透射焊接(LTW)是解决生物医用材料之间连接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利用实验方式获得生物医用材料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时间长、成本高,因此提出一种数值模拟驱动实验设计、工艺参数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对激光透射焊接生物医用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模型(FEM)对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并用焊接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利用FEM的模拟结果进行实验设计,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建立工艺参数和焊接结果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用FEM的模拟结果对此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最后采用满意度函数(DF)与遗传算法(NSGA-II)相结合的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模拟结果之间均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方法为有效指导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焊接实验、提高焊接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开辟了新途径。
陈浩王霄刘会霞李品黄创赵振关严长
关键词:激光技术生物医用材料人工神经元网络多目标优化
铝-锂合金薄板半导体激光弯曲成形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金属板材的激光弯曲成形是一种新型非接触、无模和无外力、无回弹的柔性成形方法,其弯曲过程受到许多工艺因素的影响。以航空用铝-锂合金薄板为研究对象,用半导体激光器对影响板材激光弯曲成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弯曲角度随着激光功率、扫描次数、板材宽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弯曲角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扫描线距自由端的增大,弯曲角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光斑直径的增大,弯曲角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随着板材厚度的增大,弯曲角度减小。
丁磊刘会霞王鹤军王霄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弯曲成形铝-锂合金半导体激光器薄板
构建开放型工程训练平台,强化工程素质培养
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大工程为背景。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适应高等工程教育开放型工程训练平台。实现牛产与实训、模拟与创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结合,从而达到从事企业主管、项目主管、技术主管及从事具体技术...
袁银南蔡兰刘会霞任乃飞王霄高鸣高传玉王贵成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
文献传递
激光加工锥形凹腔非接触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性能的数值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基于激光造型的实际形貌,建立了激光加工非接触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性能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油膜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采用多重网格法求解无量纲化后的雷诺方程,对静环上均匀分布的锥形凹腔的形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膜厚越小凹腔半径对压力的影响越显著,并且随着凹腔半径的增大,压力呈上升趋势;随着凹腔深度的增加,无量纲压力增大,但随着深度的进一步增加,压力趋于稳定;均匀分布在静环表面的锥形凹腔在静压效应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
王霄刘长京刘会霞蔡兰朱剑英
关键词:机械密封多重网格法动压润滑
中日韩创新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协同化推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江苏大学与中日韩其他多所高校近三年已开展的几项国际创新工程教育活动,介绍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内容,以及国际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该模式包括国际化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化跨学科学生团队建设、国际创新设计课程开发、创新设计课题学生实践、互派教师任教、学分互认与双学位等环节,最终达成国际化创新工程人才联合培养与国际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
朱轶刘会霞宋余庆江钟伟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中日韩合作跨学科
多层金属复合板激光冲击柔性微成形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了一种多层金属复合板激光冲击柔性微成形(LSFF)的新工艺,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发现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成形件没有层裂或裂纹等缺陷。研究结果显示,在LSFF下,镍/铜/镍金属复合板的成形深度介于铜箔和镍箔的之间,且成形深度随着激光能量和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成形件表面发生了粗化现象,且其粗糙度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张文昊刘会霞沈宗宝张国策马友娟王霄
关键词:激光技术
激光透射焊接件拉伸过程应力分布和失效行为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激光透射焊接件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拉伸件的失效行为。以PA66激光透射焊接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焊后拉伸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得到了焊接件的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和拉伸变形情况,并与拉伸实验进行对比和验证;对拉伸过程中焊接件的剪切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分布进行分析,从剪切和拉伸失效方面探究拉伸件的失效行为。拉伸实验验证了拉伸数值模拟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焊接件的拉伸变形情况;数值模拟得到最大剪切应力发生在焊接界面上长方形焊接区域的4个角点附近,即剪切失效的起始位置,且由于最大剪切应力远小于PA66的剪切强度,拉伸件发生剪切失效的可能性较小。预测的焊接件拉伸失效形式及失效位置与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和拉伸数值模拟模型良好的可靠性。
刘伟刘会霞孟冬冬郭德晖刘保光仲雪娇王霄
关键词:激光技术剪切应力
激光冲击波技术用于材料加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5年
随着高功率短脉冲激光器技术的日益成熟,高能激光和材料相互作用产生高幅冲击波技术的应用研究日趋广泛。本文介绍利用激光诱导冲击波技术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和成形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激光冲击强化、激光冲击成形和激光喷丸成形技术的机理、特点、工业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周建忠刘会霞冯爱新杨超君王广龙张兴权张永康
关键词:激光冲击波喷丸成形表面改性激光诱导高功率高能激光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