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忠

作品数:348 被引量:1,390H指数:18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4篇期刊文章
  • 8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4篇电子电信
  • 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6篇机械工程
  • 12篇化学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理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58篇激光
  • 90篇喷丸
  • 88篇激光技术
  • 88篇光技术
  • 83篇激光冲击
  • 76篇合金
  • 69篇激光喷丸
  • 59篇残余应力
  • 44篇板料
  • 35篇数值模拟
  • 35篇值模拟
  • 31篇金属板
  • 28篇金属板料
  • 27篇钛合金
  • 23篇有限元
  • 23篇深冷
  • 21篇熔覆
  • 21篇激光熔覆
  • 19篇激光冲击波
  • 15篇塑性

机构

  • 323篇江苏大学
  • 23篇常州信息职业...
  • 19篇江苏理工大学
  • 7篇淮阴工学院
  • 6篇安徽工业大学
  • 6篇常州工学院
  • 6篇东南大学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徐州工程学院
  • 5篇苏州大学
  • 5篇南京先进激光...
  • 4篇无锡工艺职业...
  • 2篇东北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江苏广播电视...
  • 2篇扬州职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成都工具研究...
  • 2篇江苏城市职业...

作者

  • 345篇周建忠
  • 139篇黄舒
  • 70篇张永康
  • 59篇孟宪凯
  • 51篇盛杰
  • 31篇张兴权
  • 30篇杨超君
  • 26篇任旭东
  • 24篇谭文胜
  • 23篇杜建钧
  • 21篇冯爱新
  • 19篇徐家乐
  • 18篇倪敏雄
  • 17篇郭华锋
  • 14篇杨继昌
  • 14篇顾永玉
  • 12篇鲁金忠
  • 12篇樊玉杰
  • 12篇王作伟
  • 11篇刘会霞

传媒

  • 49篇中国激光
  • 28篇应用激光
  • 12篇激光技术
  • 11篇特种加工技术...
  • 10篇农业机械学报
  • 9篇电加工与模具
  • 9篇激光与光电子...
  • 8篇光学学报
  • 8篇热加工工艺
  • 8篇机械设计与制...
  • 8篇江苏大学学报...
  • 7篇第八届全国激...
  • 7篇第五届激光先...
  • 6篇红外与激光工...
  • 6篇稀有金属材料...
  • 6篇表面技术
  • 5篇模具工业
  • 5篇工具技术
  • 5篇激光杂志
  • 4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7篇2019
  • 2篇2018
  • 51篇2017
  • 14篇2016
  • 28篇2015
  • 12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5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13篇2008
  • 29篇2007
  • 42篇2006
  • 24篇2005
  • 10篇2004
3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冷预处理激光喷丸对TC6钛合金机械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探究了深冷预处理激光喷丸对TC6钛合金机械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首先,以液氮为深冷处理介质,将TC6钛合金实验试样在-196℃温度下进行不同保温时长的深冷处理,然后利用Q-switchedNd-YAG脉冲激光器对深冷...
李京周建忠
关键词:激光喷丸TC6钛合金机械性能
激光冲击成形下3A21铝板料表面残余应力被引量:4
2005年
激光冲击成形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能在工件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起到强化的作用,对具有抗疲劳性能要求的航空结构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激光冲击成形的3A 21防锈铝板的残余应力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进行了三个方向残余应力的测量,建立了主应力计算公式,分析其形成机制与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脉冲能量42 J、脉冲宽度23 ns、脉冲功率1.2×109W作用下,板料正反两面产生的残余应力小于-100M Pa,且均为压应力,除变形区域顶点主应力方向为0°外,其他点的主应力方向约为-30,°且正方形板料对角线方向应力大于穿过中心边长方向的应力。
张永康张雷洪左敦稳冯爱新孔德军周建忠葛涛张凌峰任旭东
关键词:激光冲击成形残余应力主应力
激光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1年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工业用大功率激光设备价格的逐渐下降 ,给产品和模具的制造工艺带来了新的变革 ,在模具制造、模具表面强化与维修、取代模具等3个方面 。
张莹周建忠戴亚春
关键词:激光加工
316L不锈钢不同功率密度下激光喷丸的抗氢脆性能及强化机理
为研究不同功率密度条件下激光喷丸对316L不锈钢试样表面微观结构和氢脆性能(HE-Hydrogen Embrittlement)的影响,先用不同的激光功率密度对316L不锈钢试样进行激光喷丸强化处理,再在0.5 mol/...
袁广黄舒盛杰周建忠Emmanuel Agyenim-Boateng赵家曦马冬辉
关键词:激光喷丸氢脆断口形貌
激光冲击处理3O4不锈钢中涂层对性能的影响
选用不同涂层对304不锈钢板材激光冲击处理,研究自主研制的硅酸乙脂涂层与几种常用涂层对304不锈钢的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在激光冲击过程中黑漆涂层、铝箔涂层和硅酸乙脂涂层均能有效提高冲击试样的表面硬度,激光连续冲击后...
任旭东张永康张凌峰周建忠
关键词:激光冲击涂层残余应力
文献传递
金属板料的激光冲击变形分析及其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介绍了激光冲击变形机理和冲击波产生原因,并建立了激光冲击下的板料变形模型,且推导了板料变形量计算公式。根据爆轰波和爆炸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激光冲击成形中激光-能量转换体-靶材系统爆轰波压力的估算式,并根据冲击波压力估算式估算所需激光脉冲能量,从而探讨了板料变形与激光能量、冲击波压力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板料厚度对变形量的影响与变形理论模型的分析基本相同,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呈指数曲线减小,其轮廓形状也由小圆锥形逐渐向小球冠状变化。
杨超君张永康周建忠张雷洪孔德军冯爱新
关键词:激光冲击波塑性变形金属板料
激光直接烧结成形金属零件的实验研究
分析了激光熔池的动态快速冷凝及'球化'效应机理,基于此采用激光烧结直接成形工艺对铁粉和Ni45合金粉末进行了一系列的激光烧结实验.结果表明,直接烧结单组元铁粉易出现翘曲变形和'球化效应',成形质量不高,即使调整工艺参数获...
周建忠郭华锋徐大鹏季霞
关键词:金属粉末工艺参数翘曲变形
文献传递
激光冲击强化区的残余应力测试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用高重复率钕玻璃激光器,对QT700-2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利用X-350A残余应力测试仪对QT700-2激光冲击强化区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经激光冲击处理后试件表面具有较高的残余压应力,可达-200Mpa以上;分析了表面残余应力及沿层深方向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对激光冲击强化处理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杨建风周建忠冯爱新
关键词: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
激光冲击处理对Ti6A14V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对钛合金Ti6A14V的激光冲击处理,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工艺对钛合金Ti6A14V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激光冲击处理能有效提升Ti6A14V的力学性能,在激光功率密度由1.15GW/ cm^2增加到2.31GW/cm^2过程中,其冲击波峰值压力线性增加,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也相应增大,最高达—264MPa,表面硬化层的显微硬度高达510Hv,硬化层深度约为0.25mm,经过激光冲击处理后硬度相对于原始钛板提高了64%,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冲击区域的抗拉强度极大增强,塑性降低。
任旭东张永康周建忠冯爱新鲁金忠
关键词:钛合金TI6AL4V激光冲击力学性能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IN718-Hf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2023年
目的基于航天航空领域对IN718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需求,通过活性元素(RE)掺杂与物理场辅助,提升IN718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工艺,在IN718合金表面制备IN718-Hf熔覆层,研究涂层的微观结构演变,以及在800℃下长达100 h的氧化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研究涂层的显微组织、氧化膜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物相。结果在不同Hf含量(均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涂层中,IN718-Hf(0.3%)涂层中的氧化层最薄、最均匀。Hf的高化学活性使得它很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增加了成核粒子数量,使涂层中的微观结构细化。超声振动的施加提升了熔池的过冷程度,同时打碎了熔池中粗大的柱状枝晶,从而达到了细化晶粒的目的。晶粒细化有利于形成致密均匀的氧化层,从而增强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氧化层具有双层结构,外层为MnCr_(2)O_(4)尖晶石,内层为Cr_(2)O_(3)。Hf的掺杂和超声振动的施加促进了MnCr_(2)O_(4)尖晶石氧化物和Cr_(2)O_(3)的优先生成。超声振动辅助IN718-Hf涂层的氧化增量(0.349 mg/cm^(2))、氧化速率常数(1.21×10^(–3)mg^(2)·cm^(–4)·h^(–1))与IN718涂层相比,分别减少了46%、69%。结论Hf的掺杂和超声振动促进了涂层微观结构的细化,提升了抗高温氧化性能,扩展了IN718合金在航天航空领域的运用。
嵇春艳黄蕾徐家乐蔡杰张腾孟宪凯孟宪凯黄舒
关键词:超声振动镍基合金HF高温氧化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