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予龙
- 作品数:23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俯卧位电视胸腔镜下游离食管治疗食管癌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行俯卧位胸腔镜下游离食管食管癌切除术共41例,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T3N1M0以下分期,手术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游离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结果提示,临床分期在T3N1M0以下食管癌患者采取俯卧位时能够更好地显露食管和周围组织,利于食管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
- 侯予龙赵建强郭伟臧豹唐德荣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
- 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14例分析
- 2009年
- 侯予龙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华菲
-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瘤器官灌注人工血管置换
- 俯卧位和左侧卧位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比较俯卧位和左侧卧位两种胸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接受胸腔镜食管切除术、临床分期在T3N1M0以下的8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俯卧位和左侧卧位各41例。结果俯卧位组和左侧卧位组肿瘤位于食管上段分别为2例和3例:位于食管中段分别为12例和9例;位于食管下段分别为27例和29例。俯卧位组和左侧卧位组手术平均用时分别为230(170~3i0)min和280(190~3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5(100.320)ml和360(120~67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8.4(4~23)枚/例和6.9(6~21)枚/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分别有6例(14.6%)和8例(17.1%)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俯卧位组术后平均随访15.7(2—28)个月,19例死亡;左侧卧位组术后平均随访16.3(3~31)个月,21例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4)。结论临床分期在T3N1M0以下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采取俯卧位与左侧卧位手术疗效相同.但俯卧位手术时间短并有利于淋巴结清扫。
- 侯予龙赵建强郭伟臧豹唐德荣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腔镜手术食管切除术俯卧位左侧卧位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腺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与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置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痊愈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常鹏侯予龙高杰江海城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胸腺瘤
-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Barlow病致二尖瓣关闭不全21例的临床效果。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结果(1)术后心脏超声检查显示,9例二尖瓣微量反流,12例轻度反流,所有患者二尖瓣口开放面积无明显狭窄;术后与术前相比二尖瓣瓣口平均面积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跨瓣压差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1例术后随访2~50个月,结果8例二尖瓣微量反流,6例轻度反流,其他7例未见预流;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左心房、左心室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Barlow病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术前、术中准确判断二尖瓣的病变,采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 侯予龙沈振亚
-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关闭不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3D与2D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3D胸腹腔镜下食管根治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临床分期在T3N1M0以下的154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腔镜组(78例)和2D腔镜组(76例)。手术应用3D或2D腔镜游离食管至胸廓入口,3D或2D腔镜游离胃,直线切割缝合器行管状胃成形后,食管胃颈部吻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疗效。结果1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腔镜组手术时间较2D腔镜组明显缩短[(176.0±27.7) min比(203.0±31.5) min,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4.0±35.8) ml比(127.0±25.7) ml]、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17.0±8.6)枚比(18.0±3.3)枚]、住院时间[(11.8±9.3) d比(12.6±8.8) 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10/78)比14.5%(11/7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6(3~8)月和5.2(5~7)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或复发病例。结论与2D胸腹腔镜比较,应用3D胸腔镜在侧俯卧位下行食管根治切除在技术上安全可行。
- 侯予龙郭伟杨志健赵建强
- 关键词:食管肿瘤
- 食管癌微创与开放根治术在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微创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112例Ⅱ、Ⅲ期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53例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为微创组,59例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切除术为开放组。结果微创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6.3±7.7)枚,显著多于开放组(20.6±8.2)枚(t=3.788,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6%(12/53),明显低于开放组62.7%(37/59)(χ~2=18.216,P=0.000)。微创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8%(2/53),显著低于开放组15.2%(9/59)(χ~2=4.155,P=0.042);肺部感染发生率1.9%(1/53),显著低于开放组15.2%(9/59)(χ~2=4.602,P=0.032);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8%(2/53),显著低于开放组18.6%(11/59)(χ~2=6.018,P=0.014)。微创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1.9%(1/53),与开放组3.4%(2/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乳糜胸发生率3.8%(2/53),与开放组1.7%(1/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9,P=0.925);吻合口漏发生率3.8%(2/53),与开放组3.4%(2/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8%(2/53),与开放组5.1%(3/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结论 MIS可以更好地进行淋巴结清扫,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
- 臧豹赵建强侯予龙唐德荣
-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 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心室重构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急性心肌梗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梗死区移植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必然有心室重构的发生,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衰探讨延缓心室重构的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证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特异性组织抑...
- 侯予龙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移植转化生长因子心室重构
- 文献传递
- 转染TIMP-1-shRNA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缺血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
- 背景:动物实验和初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静脉途径移植后,干细胞归巢到缺血心肌组织,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心功能,从而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但干细胞在归巢过程中的大量缺失影响了干细胞归巢的治疗效果。一些研究显示,...
- 侯予龙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
- 文献传递
- 侧俯卧位和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应用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胸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行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游离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采用俯卧位侧21例(俯卧位组)、俯卧位33例(俯卧位组)。结果两组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P均>0.05;侧俯卧位组、俯卧位组术后分别随访10.2、13.2个月,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侧俯卧位组共有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俯卧位组8例,P>0.05。结论侧俯卧位或俯卧位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效果相当,但侧俯卧位较俯卧位在中转开胸时改变体位更方便。
- 侯予龙郭伟杨志健赵建强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俯卧位侧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