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瑞琪

作品数:48 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肝癌
  • 17篇毒素
  • 17篇曲霉毒素
  • 17篇黄曲霉
  • 17篇黄曲霉毒素
  • 14篇肿瘤
  • 14篇病毒
  • 12篇鼠肝
  • 12篇细胞
  • 12篇肝细胞
  • 12篇大鼠肝
  • 11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1篇树QU
  • 11篇树鼩
  • 11篇黄曲霉毒素B...
  • 11篇肝炎
  • 11篇肝炎病毒
  • 10篇肝肿瘤

机构

  • 3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肿瘤防治...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州军区军事...

作者

  • 48篇严瑞琪
  • 19篇苏建家
  • 13篇杨春
  • 12篇王辉云
  • 11篇覃柳亮
  • 10篇李瑗
  • 9篇班克臣
  • 9篇李俊丽
  • 7篇黄小延
  • 7篇冯启胜
  • 6篇段小娴
  • 6篇覃国忠
  • 5篇黄国华
  • 5篇黄玫玲
  • 4篇罗小玲
  • 4篇黄定瑞
  • 3篇王憬惺
  • 3篇周昕熙
  • 3篇欧超
  • 2篇龙江斌

传媒

  • 8篇广西医学院学...
  • 6篇癌症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科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肝脏病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8篇1998
  • 7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7篇1990
  • 2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基亚硝胺和部分肝切除术对肝脏DNA合成的影响
1998年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和部分肝切除术(partialhepatectomy,PH)对大鼠肝脏DNA合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双PAP法检测大鼠肝组织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细胞。结果:1次或4次NDMA作用后5小时至2周,明显可见BrdU标记的肝细胞和肝窦壁细胞,四次NDMA处理BrdU标记细胞数高于一次处理。PH加一次NDMA处理后5小时至1周内,两类细胞BrdU标记细胞数高于相应单纯NDMA处理。PH加四次NDMA处理后5小时,BrdU标记肝细胞数高于相应单纯NDMA处理。BrdU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周围。结论:NDMA可刺激肝细胞和肝窦壁细胞DNA合成,PH和NDMA对肝细胞和肝窦壁细胞的DNA合成有协同刺激作用。
陈旦洋严瑞琪冯启胜叶燕丽王莲桂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部分肝切除术DNA合成肝肿瘤
绿茶预防肝癌的系列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绿茶对黄曲霉素B1(AFB1)诱发肝癌的防护作用,应用AFB1致肝癌作用动物实验模型,对绿茶在AFB1致肝癌作用方面的影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讨。所有实验结果一致显示绿茶对AFB1的致肝癌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从而展现了绿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化学预防物的广阔应用前景。
李瑗覃国忠覃柳亮段小娴严瑞琪
关键词:绿茶肝细胞癌黄曲霉毒素肝肿瘤
IGF-Ⅱ和HBxAg及ras基因在树鼠句实验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1997年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HBxAg及ras基因的表达蛋白p21在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素B1(AFB1)致树鼠句肝癌过程中的表达。发现这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呈正相关系。即接受HBV和AFB1双因素的树鼠句的肝癌发生率与IGF-Ⅱ、HBxAg及p21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只暴露于单一因素HBV或AFB1的动物。同时,在带瘤树鼠句中,这三种基因的表达又显著高于无瘤者。提示:HBV与AFB1能协同激发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
苏建家覃国忠杨春严瑞琪P.D.Lotlikar
关键词:HBXAG肝癌RAS基因癌变
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在树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用人乙肝病毒(HBV)接种树的,建立HBV感染动物模型,实现连续传代感染,并用乙肝疫苗预防其感染。以此模型研究HBV及(或)黄曲霉毒素B1(AFB1)在诱发肝癌中的作用。结果肝癌诱发率在同时接受两种因子者显著高于单一因子者,癌前病变的发生与肝癌诱发率相关,被感染树的肝组织及(或)肝癌中检出HBVDNA可整合于宿主肝DNA。提示HBV和AFB1起协同致癌作用并支持HBV与肝癌的病因学关系。
严瑞琪苏建家黄定瑞甘友全杨春黄国华罗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树QU病因学
肝癌中cyclin D1扩增与HBV感染及病理学的关系被引量:20
1999年
目的探讨癌基因cyclinD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HBV感染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标本,用Southern杂交的方法对cyclinD1和CDK4癌基因以及HBV的感染状态进行了检测,切片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肝癌39例中9例cyclinD1存在2~30倍的扩增(237%),其中1例检出重组杂交带;37例中5例(135%)有CDK4的扩增;HBVDNA在肝癌组织中检出的阳性率为947%,HBVDNA整合率为744%.相关分析发现,cyclinD1的扩增与CDK4扩增,HBVDNA整合,肿瘤的分化高低和肿块大小等之间有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031,039和055,全部P<005.结论cyclinD1的扩增与HBVDNA的整合密切相关,并在肝癌的恶化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王辉云严瑞琪龙江斌吴秋良
关键词:肝肿瘤病理学肝细胞HBV
左旋咪唑等5种药物阻断黄曲霉毒素B_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告用动物体内短期实验模型,研究左旅咪唑、番石榴叶、绞股兰、维酶素及葫芦素等5种药物影响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大鼠肝癌的作用。结果发现左旋咪唑对AFB_1诱发大鼠肝组织γ-GT酶变灶平面和立体的5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表明左旋咪唑对AFB_1致肝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番石榴叶也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绞股兰和维酶素则无显著影响;葫芦素对AFB_1诱发肝γ-GT酶变灶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左旋咪唑对人类肝癌的化学预防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覃国忠严瑞琪李瑗覃柳亮段小娴
关键词:左旋咪唑黄曲霉毒素B1肝癌
树实验肝癌发生过程中IGF-Ⅱ、HBxAg、p21和p53蛋白的表达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HBV与AFB1协同致肝癌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观察53只树鼠句肝及肝癌组织IGF-Ⅱ、HBxAg、p21及p53蛋白表达。结果:接受HBV和AFB1的树鼠句肝癌诱发率和IGF-Ⅱ、HBxAg、p21检出率分别为52.9%、82.4%、52.9%及29.4%;只感染HBV的分别为11.1%、22.2%、11.1%和11.1%;仅摄入AFB1的分别为15.8%、26.3%及15.8%(p21);空白对照无肝癌及上述基因蛋白表达。带瘤肝IGF-Ⅱ、HBxAg及p21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瘤者,而表达这3种基因蛋白的动物肝癌发生率也均明显高于阴性者。突变的p53蛋白表达仅见于7例(58.3%)中低分化的肝癌。结论:HBV与AFB1共同激发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协同致肝癌机制之一。
苏建家苏建家覃国忠严瑞琪杨春
关键词:肝癌肿瘤发生HBXAGP21基因
计量分析甘草甜素和绞股蓝总苷等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8
1994年
采用被公认的以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灶(GGT+)为观察终点的二乙基亚硝胺(DEN)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模型,对甘草甜素(GL)、纹股蓝总苷(绞股蓝总甙,GP)、茶多酚和柴胡水提取液等进行了筛选、并用体现学方法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GL组的GGT+的面数由度(Na)为24.17±1.83/cm2(x±Sx,下同),体密度(Vv)为4.74±0.51%,数密度(Nv)为394.9±45.2/cm3;GP组的Na为25.35±2.64/cm2,Vv为5.93±0.75%,Nv为379.2±48.4/cm2,这两组的3个估计值与对照组的3个估计值(Na为37.21±2.56/cm2,Vv为8.12±0.70%。Nv为576.1±58.0/cm3)分别比较时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种药物对DEN致肝癌发生有抑制作用,而茶多酚和柴胡水提取液则未显示抑制作用。
王辉云严瑞琪李俊丽黄小延冯启胜黄玫玲
关键词:甘草甜素绞股蓝总甙肝肿瘤
不同浓度绿茶及茶叶渣对黄曲霉霉素B_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2
1990年
在研究癌的化学预防中,寻找拮抗化学致癌物的物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曾报道茶叶及不同品种的绿茶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肝癌作用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在这些研究中,绿茶用量均为5%,为找出绿茶的最低有效剂量,选择了3种不同浓度的绿茶作实验研究,并用茶叶渣作对比实验,现报告如下。
覃国忠严瑞琪李瑗覃柳亮段小娴
关键词:绿茶肝癌黄曲霉毒素B1
实验性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数量和面积量化指标检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量化指标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抑制物抑制二乙基亚硝胺(NDEA)致大鼠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灶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阳性灶)发生的短期实验模型以及电脑化图形扫描分析系统对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进行测量,统计比较其结果。结果:三个肝叶切片的总值和任一肝叶切片数值以及各肝叶切片数值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评价抑制物抑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灶发生情况时,以右前叶数值更接近三叶总值;不同人员处理相同的蜡块,所得结果在单位面积的灶数(个/mm2)、灶面积密度(mm2/cm2)上相比差异不显著;γ-GT与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染色结果比较差异显著,GSTP数值大于γ-GT。结论:评价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的发生时,以右前叶代表性最强;我们的观察方法和所得的结果重复性好;GSTP染色较γ-GT染色更准确并可节省工作量,是一种较优越的染色方法。提示研究大鼠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时,选择右前叶作为检测对象,GSTP作为阳性标志酶更简便可行。
周昕熙严子锵严瑞琪冯启胜李俊丽
关键词:肝细胞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