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瑗 作品数:126 被引量:42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鼩实验肝癌形成过程中p53、bcl-2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目的:动态研究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p53与bcl-2的蛋白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实验组35例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第30周、60周、肝癌组织及13例同期的空白对照组树鼩肝活检组... 段小娴 欧盛敬 李瑗 曹骥 苏建家 欧超 杨春 岳惠芬关键词:树鼩 肝细胞癌 P53蛋白 BCL-2蛋白 蛋白表达 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erb-B受体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05年 erb B受体家族是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其成员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 B 2、c-erb-B3及c-erb-B4.在mRNA水平上研究erb-B受体家族各基因与肝癌关系目前鲜见报道. 曹骥 赵荫农 吴飞翔 欧超 班克臣 韦薇 李瑗 苏建家 梁安民关键词:受体 肝癌患者 肝细胞癌 家族 复发转移 ERBB4 MRNA水平 银杏叶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761 fromGinkgo biloba,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经AFB1和EGb761不同处理,获得AFB1组、AFB1+EGb761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第14、28及42周给予抽血及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肝癌发生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Ⅰ相酶CYP450和Ⅱ相酶GST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AFB1-赖氨酸加合物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癌诱发率在AFB1+EGb761组明显低于AFB1组(P<0.001),而对照组无肿瘤发生;EGb761对Ⅰ相代谢酶CYP450及Ⅱ相代谢酶GST活性无明显影响。血清AFB1-赖氨酸加合物的最高水平(4 356.01 pg/mg albumin)发生于实验第14周的AFB1组。在实验第14、42周时EGB761显著抑制了血清AFB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3.07%(P=0.033)、73.63%(P=0.002)。在各检测点的8-OHdG蛋白表达强度显示,AFB1+EGb 761组均显著低于AFB1组(P<0.05)。结论:EGb761阻断AFB1致肝癌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不完全是通过影响肝脏Ⅰ、Ⅱ相代谢酶活性的途径实现的。EGb761能够抑制AFB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降低8-OHdG蛋白的表达,减轻DNA的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其最终抑制或延缓AFB1诱发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蒿艳蓉 欧超 曹骥 杨芳 段小娴 杨春 李瑗 苏建家关键词:植物提取物 银杏素 黄曲霉毒素B1 银杏叶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发大鼠肝癌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在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HCC)过程中对肝组织相关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银杏叶抗癌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7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25只)、AFB1+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大鼠HCC过程中,分别于第13周、33周及53周对大鼠进行肝组织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动态检测肝组织中IGF-Ⅱ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原发性HCC发生率为58.8%(10/17);AFB1+EGb761组发生率为29.4%(5/17);对照组为0(0/16)。AFB1+EGb761组HCC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组(P<0.05)。AFB1+EGb761组肝组织IGF-2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在第53周及73周较AFB1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具有抑制AFB1致大鼠HCC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增殖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郑海平 欧超 曹骥 李瑗 苏建家 李国坚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 银杏 植物提取物 沉默MCM7基因后肝癌SMMC-7721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016年 目的:探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7,MCM7)基因在调节肝癌细胞生长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s i R N 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MCM7基因表达,采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查MCM7沉默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芯片筛选出在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沉默MCM7基因后差异表达基因1010个,其中上调基因391个,下调基因619个.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生物大分子代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方面,参与胞吞、肿瘤相关通路、P53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通路的改变.Western blot对部分差异基因表达验证的结果显示CCND1、SKP2和JUP蛋白表达均下调,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应用人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出沉默MCM7基因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差异表达基因,为探究MCM7基因影响肝癌细胞生长提供了有效线索. 罗旺 曹骥 杨香娣 邓玲 王谷洋 杨春 李科志 李瑗关键词:肝癌 MCM7 RNA干扰 银杏叶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1诱导的大鼠肝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致大鼠肝癌(HCC)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A组(AFB1组28只)、B组(AFB1+EGb761组29只)和C组(对照组14只)3组大鼠,定期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实验肝癌发生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肝癌发生率、丙二醛(MDA)及8-羟基鸟嘌呤核苷(8-OHdG)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大鼠诱癌各时期肝脏损害均较A组轻,增生性病变发生亦较迟,肝癌诱发率(26.92%)明显低于A组(76.00%)(P〈0.01),对照组无肿瘤发生.在各检测点(实验第14、28、42、64周),B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nmoL/mg蛋白)分别为0.14±0.01、0.24±0.01、0.36±0.01、0.60±0.01,均显著低于A组的0.27±0.01、0.66±0.01、0.56±0.01、0.93±0.02(P〈0.05),在第64周时还明显低于C组的0.84±0.03(P〈0.05);B组在第28、42和64周时8-OHdG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EGb761能够明显抑制AFB1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这可能与其降低了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AFB1诱导的氧化损伤有关. 蒿艳蓉 杨芳 曹骥 欧超 杨春 段小娴 李瑗 苏建家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黄曲霉毒素B1 丙二醛 不同浓度绿茶及茶叶渣对黄曲霉霉素B_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990年 在研究癌的化学预防中,寻找拮抗化学致癌物的物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曾报道茶叶及不同品种的绿茶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肝癌作用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在这些研究中,绿茶用量均为5%,为找出绿茶的最低有效剂量,选择了3种不同浓度的绿茶作实验研究,并用茶叶渣作对比实验,现报告如下。 覃国忠 严瑞琪 李瑗 覃柳亮 段小娴关键词:绿茶 肝癌 黄曲霉毒素B1 跨种属研究Smad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Smad3在人、大鼠、树鼩等不同种属的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进一步验证跨种属筛选肝癌关键蛋白研究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人、大鼠和树鼩的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mad3 mRNA在人、大鼠和树鼩的肝癌中表达水平均低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均P<0.05);在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树鼩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其余各组织间mRNA表达水平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mad3蛋白在人和大鼠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P<0.05);在树鼩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种属的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ad3在人、大鼠和树鼩3个种属的肝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提示该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防治肝癌的靶分子。 朱伶群 曹骥 卢晓旭 李瑗 欧超 苏建家 杨春关键词:SMAD3蛋白 肝肿瘤 硒化螺旋藻对实验诱发大鼠肝癌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硒化螺旋藻(Se-spirulina)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致肝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按随机区域分组法分为A、B、C组,每组15只,A、B、C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各组动物腹腔注射AFB1两周,A、B组大鼠在接受AFB1期间分别喂食含量分别为9.3×10-3和2.3×10-3的硒化螺旋藻混合饲料,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内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增生灶(-γGT灶)的数量(个/cm2)和大小(mm2/个)。结果:高、低剂量硒化螺旋藻均能抑制AFB1诱发的-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高剂量组、低剂量组-γGT灶的数量分别为(0.90±1.07)个/cm2和(3.72±4.72)个/cm2,均低于对照组(6.10±6.30)个/cm2,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抑制率分别为85%和39%;高剂量组、低剂量组-γGT灶大小分别为(0.24±0.28)mm2/个和(1.94±2.32)mm2/个,均低于对照组(2.36±3.76)mm2/个,但无显著意义(P>0.05),抑制率分别为90%和17%。结论:硒化螺旋藻有抑制AFB1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而高剂量硒化螺旋藻的抑制作用更优。 欧超 吴开国 李瑗 苏建家 吴英德 刘宗河关键词:硒 化学预防 肝癌 AFB1 树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及体外受精 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树鼩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体外受精等方法,生产树鼩的试管婴儿,期望通过此路径来实现生产转基因树鼩动物模型。使用促性腺激素进行树鼩超数排卵、TCM199完全培基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与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至桑椹胚、囊胚的实验。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率A级76.7%、B级55.01%、C级17.39%。受精率52%,受精卵采用体细胞共培养与非共培养的分裂率分别为37.14%和9.6%。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3.57%和0,(P<0.05)。树鼩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实验方法可行,受精卵在体外能发育到囊胚阶段。 岳惠芬 苏建家 李瑗 黄右军 杨春 班克臣 欧超 曹骥 段小娴 翟丹梅关键词: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树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