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树祥

作品数:105 被引量:550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针灸
  • 17篇对刺
  • 16篇哮喘
  • 14篇中风
  • 14篇推拿
  • 12篇针刺
  • 12篇三阴
  • 12篇三阴交
  • 12篇脑中风
  • 10篇三阴交穴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10篇分娩
  • 10篇艾灸
  • 9篇小儿推拿
  • 8篇小儿
  • 7篇眩晕
  • 7篇中风患者
  • 7篇下肢
  • 6篇小儿哮喘

机构

  • 71篇河北联合大学
  • 25篇华北煤炭医学...
  • 9篇华北煤炭医学...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5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市卫生学...

作者

  • 102篇马树祥
  • 82篇崔建美
  • 66篇李旗
  • 60篇李雪青
  • 54篇王洪彬
  • 43篇田福玲
  • 28篇郑德松
  • 28篇陈金铭
  • 21篇金子环
  • 21篇刘国荣
  • 15篇孙娜
  • 10篇刘慧娟
  • 9篇高秀娟
  • 7篇王凤玲
  • 7篇吴范武
  • 6篇董丽宏
  • 6篇齐峰
  • 5篇赵舒
  • 4篇张盼
  • 4篇杨晓溪

传媒

  • 16篇中国妇幼保健
  • 8篇中国针灸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民族民间...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中医药学报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医学报
  • 2篇《针灸甲乙经...
  • 1篇World ...

年份

  • 9篇2015
  • 41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18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选穴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文献的研究,探寻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常用腧穴。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常用腧穴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目前临床上针灸防治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共42篇,涉及86个穴位,出现382频次。所选取的穴位中以风池、颈夹脊、百会使用频率最高。结论: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选穴规律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提供依据,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旗张宇佳魏旭王凤玲田福玲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针灸选穴规律
浅析高血压病的针灸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中医将高血压病分为4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瘀血内阻型,分别介绍了各型高血压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针灸取穴,为针灸疗法在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孙娜马树祥崔建美
关键词:高血压病针灸治疗辨证论治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2年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的反复发作的慢性气道炎症性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常在夜间或清晨加剧,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孙娜高秀娟崔建美刘慧娟喇孝瑾马树祥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针灸疗法
艾灸三阴交穴对产程及母婴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正常分娩产程及母婴安全性影响。方法将174名正常分娩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非穴组及空白组,宫口开大3cm时试验组艾灸三阴交、非穴组艾灸非穴点各30min,空白组行常规产程护理,比较3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母婴安全性差异。结果艾灸前3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非穴组及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非穴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1min内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能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金子环张盼马树祥
关键词:艾灸分娩过程母婴
三阴交穴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三阴交穴为治疗妇产科疾患的要穴,以往临床报道多为在该穴施针刺,笔者在临床以艾灸该穴为主配合针刺也收到了良好疗效,本文就痛经、带下病以及滞产为例,介绍该穴的临床应用。
崔建美李得浩马树祥金子环李旗
关键词:三阴交妇产科
腕踝针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比较腕踝针、体针、西药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32例)、体针组(31例)、布洛芬组(32例)。腕踝针组针刺下1、下2,体针组针刺三阴交、关元,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均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疼痛缓解,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采用痛经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缓解情况。结果:①3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体针组为73.4%(22/30),布洛芬组为46.7%(14/30);②治疗后3组痛经症状积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与布洛芬组(7.12±2.70)相比,腕踝针组(4.00±3.40)和体针组(5.53±2.80)显著下降(P<0.01,P<0.05);VAS评分,腕踝针组(3.40±2.14)较布洛芬组(4.70±1.86)显著下降(P<0.05);与体针组(5.53±2.80)相比,腕踝针组(4.00±3.40)痛经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体针和西药布洛芬,可显著改善痛经症状。
王洪彬赵舒孙娜李雪青马树祥李旗崔建美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腕踝针针刺疗法视觉模拟评分
“双穴探气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验证"双穴探气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各种症状及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方法:采用了疼痛SF-MPQ评分,并结合患者的麻木症状及工作生活能力表现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及工作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及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双穴探气法"能较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
李雪青马树祥崔建美李旗
关键词:针刺神经根颈椎病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重心轴影响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重心轴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未作其他相关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进行检测:Mean X、Mean Y、Max-X、Max-Y、LSKG、SSKG、LFS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Mean X、Mean Y、Max-X、Max-Y、LSKG、SSKG、LFS、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均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LSKG、SI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Mean X、Mean Y、Max-X、Max-Y、LSKG、LFS、SSKG、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有效的提高缺血性脑中风下肢平衡功能。
田福玲李旗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关键词:脑中风
孕妇肥胖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体重指数(BMI)分组。孕前肥胖组33例,孕前体重正常组327例;产前肥胖组204例,产前体重正常组156例;按孕期体重绝对增加值分组分为≤10kg(A组)、10.5~15kg(B组)、15.5~20kg(C组)、20.5~25kg(D组)、>25.5kg(E组)共5组。以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为观察指标对各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孕前肥胖组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与孕前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前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3组分别与A、B两组比较,巨大儿、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控制孕期体重,避免肥胖,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金子环马树祥张海艳李雪芹朱洁汝
关键词:孕妇肥胖孕期体重增加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
艾灸三阴交穴对分娩宫缩痛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分娩宫缩痛的影响,同时评价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方法:选取单胎头位初产妇17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59例)、安慰组(57例)、空白组(58例)。宫口开大3 cm时观察组艾灸三阴交、安慰组艾灸非穴点各30 min,空白组行常规产程护理,比较3组产妇宫缩痛及母婴安全性差异。结果:①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观察组灸后15 min、30 min VAS 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安慰组与空白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灸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其他两组降低明显(均P<0.05);②宫缩痛评级比较,艾灸30 min,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为69.5%(41/59),高于安慰组、空白组的45.6%(26/57)、43.1%(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产后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安慰组和空白组(均P<0.05);④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和安慰组高于空白组(均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能减轻宫缩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马树祥吴范武崔建美金子环孔令军
关键词:分娩痛三阴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