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雁南

作品数:36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子宫
  • 11篇宫内
  • 7篇子宫内膜
  • 7篇内膜
  • 7篇宫颈
  • 7篇宫内膜
  • 6篇宫腔
  • 6篇腹腔
  • 5篇蛋白
  • 5篇手术
  • 5篇疗效
  • 5篇卵巢
  • 5篇腹腔镜
  • 4篇异位症
  • 4篇术后
  • 4篇细胞
  • 4篇节育
  • 4篇节育器
  • 4篇宫颈癌
  • 4篇宫内节育器

机构

  • 36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洛阳职业技术...

作者

  • 36篇陈雁南
  • 21篇杨立
  • 11篇任琛琛
  • 10篇李飞燕
  • 8篇张峰
  • 7篇孔红霞
  • 5篇刘琰
  • 4篇朱远航
  • 3篇王冰冰
  • 3篇白杨
  • 3篇周俊杰
  • 3篇王玉霞
  • 3篇刘燕
  • 2篇李倩
  • 2篇程一姗
  • 2篇刘文博
  • 2篇韩贝贝
  • 1篇姬乐婷
  • 1篇李蕾
  • 1篇王传芳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4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应用口服短效避孕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孕期要求药物流产的患者150例,绒毛排出后立即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的75例为观察组,未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的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持续时间、2周后彩超复查情况、月经复潮情况、清宫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量及月经复潮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96.0%的患者阴道出血在2周内停止,而对照组中该比例为8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复查彩超,观察组中无残留组织及组织大小在3 cm及以下的比例为97.4%,而对照组为8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宫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结论药物流产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可减少药物流产的不良反应。
刘琰陈雁南宋俊斋白杨
关键词:药物流产屈螺酮炔雌醇片阴道出血宫腔残留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1年
探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性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口服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高剂量(25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以及雌二醇(E2)等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变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FSH、LH、P、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研究组FSH、LH、P、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小剂量(12.5mg/d)应用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曹姣玲姬乐婷陈雁南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性激素
昆布多糖通过ERK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病灶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2023年
目的:探究昆布多糖(laminarin,LA)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大鼠异位病灶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设为假手术组,并将EM模型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昆布多糖组11只、激动剂组10只。激动剂组灌胃500μg/g LA混悬液,2 h后尾静脉注射10 ng/g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溶液;昆布多糖组灌胃500μg/g LA混悬液,1次/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μL/g体质量,1次/d。均连续7 d。计算子宫内膜生长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微血管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腹腔灌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p38 MAPK(phospho-p38 MAPK,p-p38 MAPK)、ERK1/2、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对比,昆布多糖组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抑制率升高,阳性细胞占比、腹腔灌洗液VEGF、子宫内膜组织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水平降低(P<0.05)。与昆布多糖组对比,激动剂组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抑制率降低,阳性细胞占比、腹腔灌洗液VEGF、子宫内膜组织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水平升高(P<0.05)。结论:LA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生长及内膜组织血管新生,抑制MAPK/ERK通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赵哲君闫霜年卫红陈雁南
关键词:昆布多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异位病灶血管新生
剖宫产瘢痕部妊娠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53例疤痕子宫、宫内早孕患者作对照。结果 53例CSP患者人工流产≥2次38例(71.7%),剖宫产≥2次16例(30.2%),单层缝合方式30例(56.6%),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年37例(69.8%),各因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史、多次剖宫产史、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年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子宫切口缝合技术,加强宣传避孕知识,减少人流术。
袁晓瑞孔红霞陈雁南杨立
关键词:剖宫产术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宫腔镜手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行宫腔镜手术后未发生宫腔粘连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存在盆腔炎病史、存在刮宫病史、存在宫内节育器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长、存在盆腔炎病史、存在刮宫病史、存在宫内节育器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手术时间长、存在盆腔炎病史、存在刮宫病史及宫内节育器均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因素,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方案,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
乔明静陈雁南路攀杨立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宫腔粘连盆腔炎宫内节育器
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患者手术治疗后影响复发率及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96例BOTs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CA199水平、手术途径、手术范围、肿瘤直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与BOTs手术治疗后复发有关(P<0.05),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均不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保守性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根治性手术组(P<0.05),且复发率高于根治性手术组(16.1%vs 0,P<0.05)。根治性手术组、单侧附件切除术组及肿瘤剥除术组3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12.5%、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FS)明显高于开腹组(63.7月vs 50.9月),复发率低于开腹组(4.6%vs 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中,15例(39.4%)患者成功妊娠,但肿瘤剥除术组与单侧附件切除术组之间以及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之间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CA199水平、FIGO分期、肿瘤直径及手术途径、手术范围可能与BOTs术后复发有关,但均不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于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更低,但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能力手术,但术后需严密随访。
魏心怡任琛琛杨立陈雁南朱远航刘泇希王朝昕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治疗复发
同源异型盒A5、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卵巢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A5(HOXA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取3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2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20例无卵巢病变患者的卵巢癌组织、良性病变组织、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织中HOXA5、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组织中HOXA5、HMG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良性病变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HOXA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HOXA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织,卵巢癌组织中HOXA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HOXA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良性病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HMG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HMG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中HOXA5、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HOXA5呈负相关(r=-0.371,P﹤0.05)。结论HOXA5在卵巢癌组织中低表达,HMGB1高表达,二者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组织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
乔明静杨立路攀陈雁南
关键词:同源异型盒基因高迁移率族蛋白1卵巢癌免疫组织化学
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宫腔镜应用于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取彩超监视下宫腔镜取出宫内节育器+清宫术,余30例行彩超监视下清宫术+取环术。结果宫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手术时间为(24.9±2.8)min、手术成功率达95.7%(22/23)、节育环取出无残留率为95.7%(22/23);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3.3±4.9)min、手术成功率70%(21/30)、节育环取出无残留率63.3%(19/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宫内节育器合并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宫腔镜可以在终止妊娠的同时取出嵌顿宫内节育器,定位准确,但要防止并发症。
陈雁南杨立任琛琛李飞燕李倩
关键词:宫腔镜节育器嵌顿宫内早孕
宫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宫腔镜应用于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13年2月本院23例用宫腔镜取出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宫内早孕患者的宫内节育器并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13例有人流史,16例为瘢痕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1~3年为3例、3~5年为5例、5~10年为7例、10~15年为8例;哺乳期置器11例、人工流产术同时置器4例和月经干净3~7天置器8例;宫内节育器嵌顿于浅肌层17例、嵌顿于浆肌层5例和节育器已经断裂仅断裂残留部分嵌顿于肌层1例;宫内节育器嵌顿于宫角11例、宫底3例、前壁3例、后壁4例和宫颈管2例;22例经宫腔镜取出,1例结合腹腔镜取出;23例取出的宫内节育器中,金属圆环4例、爱母环9例、吉妮环8例和T型环2例。结论:对于宫内节育器合并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宫腔镜可以在终止妊娠的同时取出嵌顿宫内节育器,定位准确,操作安全。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应掌握适应证,操作规范,避免宫内节育器嵌顿。
陈雁南杨立刘文博王冰冰程一姗袁晓瑞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嵌顿带环受孕宫腔镜
高效孕激素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探讨高效孕激素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根据术后化疗中是否使用高效孕激素,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氟尿嘧啶+顺铂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85%,临床获益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HE4、YKL-40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HE4、YKL-4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4、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4、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甲羟孕酮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进一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陈雁南李飞燕白忻如张峰任琛琛杨立乔明静李倩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