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昱

作品数:53 被引量:28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7篇肝癌
  • 15篇黄芩
  • 9篇肿瘤
  • 9篇黄芩甙
  • 8篇肝癌细胞
  • 8篇肝细胞
  • 8篇癌细胞
  • 7篇细胞癌
  • 7篇肝细胞癌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炎
  • 6篇肿瘤转移
  • 6篇细胞系
  • 6篇腺炎
  • 6篇黄芩苷
  • 6篇急性胰腺炎
  • 5篇血管
  • 5篇肝癌BEL-...
  • 5篇肝癌细胞BE...

机构

  • 4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9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省医学情...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青岛市黄岛区...
  • 1篇馆陶县人民医...
  • 1篇保定市第三医...

作者

  • 53篇郭昱
  • 20篇姚金锋
  • 17篇郭霞
  • 13篇崔东来
  • 9篇姚希贤
  • 9篇姚树坤
  • 6篇高咏梅
  • 6篇王娜
  • 5篇马俊骥
  • 5篇刘云峰
  • 4篇张振科
  • 4篇姚冬梅
  • 4篇张文娟
  • 3篇任锡玲
  • 3篇张晓岚
  • 2篇房澍名
  • 2篇尹崇娇
  • 2篇赵东强
  • 2篇韩金丽
  • 2篇李元

传媒

  • 14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临床荟萃
  • 6篇河北医药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肝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内酯对肝星状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螺内酯干预肝星状细胞(HSCs)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MP-13和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对胶原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螺内酯(1×10-4)mol/L^(1×10-7)mol/L干预HSCs 48小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MMP-13 mRNA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①螺内酯组的MMP-13基因表达强度上调,螺内酯(1×10-4)mol/L^(1×10-6)mol/L浓度组MMP-13基因表达强度(0.91±0.13、0.80±0.01、0.67±0.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10)(P<0.01)。1×10-4mol/L浓度组MMP-13基因表达强度接近对照组的2倍。②螺内酯干预HSCs 48小时后,TIMP-1基因表达减少,螺内酯(1×10-4)mol/L^(1×10-6)mol/L浓度组(0.15±0.05、0.28±0.15、0.3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47±0.04)(P<0.01或<0.05)。③螺内酯不同浓度干预HSCs 48小时后,HSCs MMP-2、MMP-9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螺内酯可抑制HSCs TIMP-1基因的表达,增加间质胶原酶MMP-13 mRNA的含量。螺内酯可能通过对MMPs及TIMP-1影响而促进胶原降解。
姚金锋郭昱房澍名姚希贤崔东来
关键词:肝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螺内酯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肝硬化一例
2003年
郭昱郭霞崔东来张振科姚希贤
关键词: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症肝硬化鼻出血牙龈出血
黄芩苷对肝癌细胞SMMC-7721 JAK-STAT信号通路STAT3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肝癌细胞SMMC-7721JAK-STAT信号通路STAT3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SMMC-7721分为4组:对照组、黄芩苷组、AG490组、黄芩苷+AG490组.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肝癌细胞SMMC-7721中STAT3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SMMC-7721中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可以下调肝癌细胞SMMC-7721STAT3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0.505±0.111vs0.697±0.145,P<0.05);并可以降低STAT3蛋白的表达量(0.879±0.012vs1.087±0.015,P<0.05);还可以抑制STAT3向活化形式P-STAT3转化,与对照组比较P-STAT3表达明显下降(0.983±0.085vs1.103±0.074,P<0.05),而与AG490联合应用后P-STAT3蛋白表达量较单用黄芩苷下降明显(0.756±0.103vs0.983±0.085,P<0.05).结论:黄芩苷能下调STAT3mRNA表达水平,降低STAT3蛋白表达,还可以抑制STAT3向活化形式P-STAT3转化,与AG490有协同作用.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郭昱霍瑞静姚金锋
关键词:黄芩苷肝癌STAT3AG490
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服用肝癥口服液前后血清处理肝癌细胞,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和黏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整合素β_1(integrinβ_1)和上皮钙黏附素(E-cd)表达的改变.结果: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力(25.79±2.31 vs 49.54±4.32,P<0.05)、黏附力(42.38±3.19 vs 68.67±5.36,P<0.05)及运动能力(34.72±3.43 vs 54.16±5.35,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服药后血清组细胞形态较圆,伪足数目较少,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289.61±25.32 vs 439.28±22.45,P<0.05),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348.75±34.58 vs 250.53±16.48,P<0.05),MMP2/TIMP2比值下降(0.83 vs 1.76,P<0.05);integrinβ_1表达减少(286.05±28.47 vs 389.57±21.23,P<0.05),E-cd的表达则增加(385.57±26.36 vs 230.72±13.41.P<0.05).结论: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能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侵袭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抑制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抑制黏附分子integrinβ_1的表达,促进E-cd表达有关.
郭昱郭霞韩俊岭姚树坤
关键词:肿瘤转移含药血清流式细胞术
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抗黏附作用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黄芩甙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黏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BEL-7402细胞,不同浓度黄芩甙处理肝癌细胞,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黏附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integrinβ_1、E-cd表达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率.结果:5,10,20mg/L黄芩甙处理组细胞黏附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52.38±3.83,35.63±2.32,26.58±1.13 vs 84.32±6.74.p<0.05).对照组表现出纤维母细胞样形态,伸出形态各异的伪足.而黄芩甙组细胞形态较圆,伪足数目相对较少,电镜下显示细胞微绒毛明显减少,甚至消失.5,10,20mg/L黄芩甙组细胞integrinβ_1表达较对照组降低(354.07±18.17,319.44±15.21,291.49±12.88 vs 407.54±20.58:P<0.05),E-cd的表达则增加(335.5±20.18,376.4±22.36,393.8±25.68 vs 251.72±12.34,P<0.05).黄芩甙作用后,随黄芩甙浓度增加肝癌细胞G_0/G_1,期比例逐步增高,S期细胞减少,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黄芩甙对肝癌BEL-7402细胞发挥抗黏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黏附分子E-cd的表达,促进integrinβ_1表达有关.在抗黏附的同时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凋亡增多.
郭昱郭霞姚金锋崔东来姚树坤
关键词:黄芩甙肝细胞癌凋亡细胞周期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内科及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21 d。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CGRP浓度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ET、CGRP浓度也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活性物质ET、CGRP水平,可能是其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机制之一。
高咏梅刘云峰姚金锋郭昱
关键词:门脉高压血管活性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
黄芩苷对肝癌细胞GJIC及Cx26、Cx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肝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及细胞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on26,Cx26)、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o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黄芩苷10、20、40mg/L组和对照组.划痕染料示踪技术检测GJIC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肝癌细胞Cx26、Cx43基因表达,用Westernblot法检测Cx26蛋白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x43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的染料局限于划痕两侧的细胞内,无明显的荧光染料传输现象.随着黄芩苷浓度的增强,LY染料传输范围逐渐增大.黄芩苷10、20、40mg/L各浓度组Cx26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0.148±0.111,10.253±0.222,17.283±0.024vs0.138±0.111;P<0.05).Cx26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0.516±0.029,0.759±0.020,1.019±0.076vs0.367±0.029;P<0.05).黄芩苷各浓度组Cx43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而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5.512±0.003,5.844±0.046,6.216±0.015vs4.316±0.032;P<0.05).结论:黄芩苷促进肝癌细胞Cx26及Cx43表达,导致肝癌细胞GJIC功能的恢复,这很可能是黄芩苷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之一.
郭昱王娜高咏梅姚金锋李元尹崇娇张文娟
关键词:黄芩苷肝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
黄芩苷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SMMC-7721细胞,不同浓度黄芩苷处理肝癌细胞,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
郭昱姚树坤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物学行为黄芩苷
文献传递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被引量:1
2003年
郭霞郭昱张振科崔东来
关键词:胃肠炎腹水嗜酸细胞
酷似肝脓肿的肉瘤样肝细胞癌1例被引量:1
2013年
肉瘤样肝细胞癌是发生于肝脏的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本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似肝脓肿,最终病理证实为肉瘤样肝细胞癌.实际诊疗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影像学结果,充分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及早进行病理学检查,避免误诊及延误病情.
张文娟郭昱蒋树林巩翠洁高咏梅
关键词:肝脏肉瘤样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