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

作品数:46 被引量:28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江苏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食管
  • 11篇手术
  • 10篇食管癌
  • 9篇肿瘤
  • 9篇细胞
  • 9篇肺癌
  • 7篇术后
  • 5篇切除
  • 4篇血管
  • 4篇切口
  • 3篇动脉
  • 3篇预后
  • 3篇诊治
  • 3篇塞来昔布
  • 3篇吻合口
  • 3篇吻合口瘘
  • 3篇小切口
  • 3篇基因
  • 3篇癌患者
  • 3篇SURVIV...

机构

  • 33篇武警江苏总队...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0篇武警江苏省总...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郑建
  • 26篇陈建
  • 20篇江吕泉
  • 12篇吴昊
  • 11篇李简
  • 9篇陈林松
  • 9篇刘桐林
  • 8篇李维青
  • 6篇高坤祥
  • 6篇张灿斌
  • 5篇吴昊
  • 4篇陈鸿义
  • 3篇徐德银
  • 3篇王强
  • 3篇周丹
  • 2篇龙志强
  • 2篇张继屏
  • 2篇陈敏
  • 1篇汪涛
  • 1篇蔡炜

传媒

  • 17篇武警医学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钝、锐性膈肌破裂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钝、锐性创伤性膈肌破裂(TDR)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47例TDR患者,按致病因素分为钝性TDR(A组,28例)和锐性TDR(B组,19例)两组;按预后情况再分为存活(C组,38例)和死亡(D组,9例)两组。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修正创伤评分(RT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年龄、损伤器官数、ICU时间、住院时间、膈肌破裂部位、术前诊断、术后并发症、预后等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A组ISS、术前诊断率和病死率高于B组(P<0.05),RTS和GCS低于B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D组年龄、ISS、钝性损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P<0.05),RTS、GCS低于C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ISS≥21.5分和RTS≤9.5分为TDR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钝性伤TDR患者的预后较锐性伤患者差;加强对ISS≥21.5分和RTS≤9.5分的患者监测,并给予有效救治,有助于降低TDR患者病死率。
郑建陈林松陈建江吕泉吴昊
关键词:膈肌破裂
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并发类癌危象
2014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2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1 d”于2014-05-17入院。患者既往无明显食欲增加、多食消瘦史,无明显怕热、多汗及焦躁易怒史;无明显反复腹泻、皮肤潮红史。有“慢性乙型肝炎”、“哮喘”史30余年,有酒精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6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2/68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合作。无突眼症,气管居中,左颈部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3.5 cm,质地较硬,表明光滑,境界清,压痛不明显,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未闻及血管杂音,右侧甲状腺无明显异常,颈部及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患者入院后检查血CEA、AFP、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均正常,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均正常。
陈建郑建
关键词: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抑制肺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肺癌A549细胞系体外培养,在不同塞来昔布浓度作用下,应用MTT法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RT-PCR法观察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的表达水平;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塞来昔布在体内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IC50为50μmol/L;RT-PCR法中,对照组肺癌细胞VEGF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药物组(P<0.05),药物组中肺癌细胞VEGFmRNA表达水平与塞来昔布浓度相关;裸鼠移植瘤实验中,对照组瘤重平均(2.1567±0.9750)g,药物组平均(0.9783±0.5423)g,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瘤率为54.64%;移植瘤微血管密度药物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在体内及体外均对肺癌细胞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抑制肺癌细胞血管生成相关。
郑建周丹陈鸿义刘桐林李简龙志强
关键词:肺癌细胞塞来昔布血管生成非甾体类抗炎药VEGFRT-PCR法
食管癌切除术颈部吻合中胃管状成形改进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郑建李简张灿斌李维青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
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探讨
2008年
目的分析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并探讨本术式行断流的彻底性。方法48例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食管、上半胃(或)全胃切除、脾切除,特别强调行贲门癌根术基础上结扎、切断异常侧支循环。结果随访6个月至20年,2例生存超过15年以上,6例超过10年,10例超过5年,15例超过2年,6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术后未发现再出血,3例有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结论贲门癌根治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断流术,在加强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贲门癌根治术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江吕泉郑建陈建陈在昌
关键词:贲门肿瘤门静脉高血压断流术
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用肺癌A549细胞系体外培养,在不同塞来昔布浓度作用下,MTT法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测定肺癌细胞周期分布以及RTPCR法观察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IC50为50μmol/L;塞来昔布可将肺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有剂量依赖性;RTPCR法中,对照组肺癌细胞VEGF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药物组(P<0.05),药物组中肺癌细胞VEGFmRNA表达水平与塞来昔布浓度相关。结论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有明显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与VEGFmRNA的表达下调和阻滞细胞周期在G/G期有关。
郑建周丹陈鸿义刘桐林李简
关键词:肺癌塞来昔布环氧合酶-2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2014年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依据患者的病灶位置、大小和患者的胸腔情况来决定。特别是对高龄食管癌患者,要做好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施行个体化手术麻醉方案,以及手术后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施行了不同的手术切除方法和护理,除出现并发症22例患者(39.29%),合并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7例患者(12.5%);因胸内吻合瘘死亡1例患者(1.79%)外,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个体化的手术麻醉方案,以及术后严密的监测和管理,是对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吴昊郑建陈建江吕泉陈林松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处理
成人梨状窝瘘致反复颈部脓肿1例被引量:1
2019年
先天性梨状窝痿(congennitalpiriform sinus fistulae,CPSF)是一种罕见的颈部鲍源性先天异常,占所有鲍裂畸形的3%-10%,合并感染时才出现症状,以反复发作的颈部脓肿、颈部蜂窝组织炎和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等为典型表现。若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明确认识,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我院2018-11-24收治1例成人左侧先天性梨状窝痿致反复颈部脓肿,治疗效果满意。
张继屏郑建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颈部脓肿
小切口微创技术在肺内小结节诊治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郑建李简张灿斌刘桐林李维青
关键词:肺内小结节微创技术影像特征诊治过程胸外科特征性
外科重症患者的氧代谢特点与监测
2009年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的氧代谢特点,评估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26例外科重症患者,根据APACHEII伤情严重度评分分成重、较重和极重3组。动态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乳酸(ABL)并计算氧合指数(OI=PaO_2/FiO_2)等指标,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氧代谢水平在重症早期即发生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有效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上升显著,动脉血乳酸下降明显(P<0.01),治疗初期3组之间监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前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病例的乏氧代谢指标呈持续恶化趋势。结论氧代谢水平与外科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乏氧代谢指标,对外科重症患者的病情转归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江吕泉郑建陈建吴昊
关键词:外科重症患者氧代谢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