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维忠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麻下异丙酚对妇科手术病人意识抑制的ED_(50)被引量:6
- 2005年
- 异丙酚起效快、苏醒迅速、且醒后无精神症状,广泛用于临床各类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ICU镇静及门诊麻醉.研究表明,椎管内应用局麻药可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1].本研究拟通过序贯试验法测定腰麻下异丙酚对妇科手术病人意识抑制的ED50,为临床应用异丙酚麻醉提供参考.
- 纪凡层仪福霞邵维忠田刘军刘振海程晓燕
- 关键词:腰麻异丙酚妇科手术ED50麻醉诱导
- 布托啡诺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郎堡范天仁邵维忠王绍明王金凤
- 关键词:硬膜外术后镇痛布托啡诺胃肠动力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硬膜外镇痛阿片受体
-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喉癌手术31例报告
- 1996年
- 对31例喉癌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该麻醉效果安全可靠,肌松效果好,方法简便。麻醉穿刺选用C5,6,C6,7,C7~T1,头向置管3~5cm,麻醉平面为C2~T2。药物可用1%~1.3%利多卡因或0.20%~0.25%布比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1次注药量3~5ml,3次注药量15~18ml。该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抑制不明显,血氧饱和度95%~98%.术中对有咳嗽和吞咽动作者可作局部粘膜麻醉以减轻手术刺激反应。该麻醉方法术后护理方便,费用低。
- 邵维忠杨瑞雪张岩丁慧兰刘伟亮王维之
- 关键词:麻醉喉肿瘤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01年
- 纪凡层邵维忠仪富霞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神经阻滞麻醉
- 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从胸段和腰段硬膜外局麻药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差异以及硬膜外局麻药或阿片类药物对胃肠动力的不同作用等方面综述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胃肠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胸段硬膜外镇痛有利于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硬膜外应用局麻药或局麻药复合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较单纯应用阿片类药物对胃肠动力影响小。
- 郎堡范天仁邵维忠
-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胃肠动力
- 监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变化评估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全恁静脉麻醉下的机体应激反应
- 2000年
- 目的:通过监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浓度,评估机体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胍复合麻醉下对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40例上腹部和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和异氟醚组。在麻醉前、气管插管后1min、手术探查时及病电切除抽取中心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浓度,同时记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咪唑安定组和异氟醚组各时点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流动力学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机体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复合麻醉下的应激反应与异氟醚吸入麻醉者相似,能较好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 张岩冯志徐郎堡邵维忠杨瑞雪吴维胜
- 关键词:肾素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麻醉应激反应
- 氢溴酸高乌甲素与吗啡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比较
- 2006年
- 目的:比较术后患者氢溴酸高乌甲素(Ⅰ组)与吗啡(Ⅱ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下愎部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镇痛用药随机分为两组:氢溴酸高乌甲素(Ⅰ组,n=30)与吗啡(Ⅱ组,n=30)。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O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糊评分法(VSA)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4h、8h、16h、24h、32h、48h各时间VAS评分Ⅱ组略低于Ⅰ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 5)。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Ⅱ组明显高于Ⅰ组。结论:中下腹部手术后氢溴酸高乌甲素与吗啡硬膜外镇痛均有良好效果。但氢溴酸高乌甲紊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田刘军邵维忠綦宗才
- 关键词:镇痛氢溴酸高乌甲素吗啡
-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病人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凝血机制等的变化,并观察血液稀释技术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6例行背驮式肝移植术病人于麻醉后手术前(T1),病肝切除期末(T2),无肝期末(T3),新肝血流开放后5min(T4)和1h(T5)观察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心输出量(CO)的变化。采集桡动脉血和静脉血作血气和电解质分析,检测凝血常规。6例病人麻醉后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病肝切除期随出血量作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果病肝切除中后期MAP下降,PAP,CO上升(P<0.05),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后MAP,PAP,CO均下降明显(P<0.01),开放后PAP,CO上升(P<0.05)。自病肝切除期末大部分病例出现酸中毒和低钙,血糖和乳酸升高,门静脉下腔静脉开放后出现一过性高钾。所有病例术中均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术中平均出血量9268ml,平均输血量5194ml。结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存在明显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凝血机制障碍,麻醉监测管理非常重要。血液稀释技术合理应用于肝移植术中可明显减少输血量。
- 王伟芝张彩云张安美邵维忠
- 关键词:肝移植术酸碱平衡凝血机制血液稀释
- 硬膜外麻黄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997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黄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I~II级胸腰段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素组,所用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病人注入局麻药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麻黄素组各时期的SBP,DBP,MAP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肾上腺组上述各项指标在30min(P<0.05)、45min(P<0.01)、60min(P<0.01)均有显著差异。两组各时期的HR与基础值比较无有意义的变化(P>0.05)。结论麻黄素组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显著小于肾上腺素组。
- 纪凡层邵维忠卜立定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麻黄素血流动力学
- 老年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用药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年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和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随机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岁,术前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药物滥用史,受教育程度:小学。其中,20例麻醉诱导与维持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瑞芬太尼组),20例为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芬太尼组)。分别在麻醉手术前一晚、术后30min,2,6,12,24,48h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相似,睁眼时间(4.1±2.6vs2.2±1.0)、拔管时间(6.0±3.1vs3.3±2.0)、陈述自己姓名、出生日期时间(8.9±5.8vs4.0±2.5),瑞芬太尼组明显比芬太尼组短(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0min,2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瑞芬太尼组6h评分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在术后12h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 王秀芹纪凡层邵维忠高尔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