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政治法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电子政务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作用问题研究
-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当前我国政治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机会。电子政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务公开、提供公共服务的工具,是当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
- 赵宁
- 关键词:电子政务民主政治服务型政府
- 文献传递
- 服务型政府与电子政务互动关系研究
-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政务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互动关系模型,深入的分析了二者的内在关系,从而为以电子政务为手段全面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新思路。
- 赵宁刘丽萍
-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互动关系
- 文献传递
- 创新高校治理:数字技术的加入、融入与嵌入
- 2023年
- 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创新高校治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底层逻辑,以数字技术为赋能方式,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数字技术贯通和治理机制完善等难点,在高校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治理中融入数字技术,推动在治理结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高校治理维度中的数字技术融入,最终实现在思维引领、技术构建和生态赋能等高校治理格局中的数字技术嵌入,从而系统、全面、科学地实现高校治理创新。
- 金代志赵宁王涵
- 关键词:高校治理数字技术社会治理
- 甲烷氧化菌素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Cu^(2+)的检测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可特异性捕获Cu^(2+)的特点,构建Mb耦合脂肪酶生物传感器,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扫描电镜对制备成功的固定化脂肪酶(Lipase@AuNPs)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借助生物传感器监测脂肪酶水解三油酸甘油酯时电信号的响应情况,Cu^(2+)与Mb特异性接合并在脂肪酶周围产生富集现象,抑制脂肪酶的催化活性,电流强度显著下降,从而实现对Cu^(2+)的快速定性、超痕量反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最优检测体系为底物三油酸甘油酯溶于Tirs-HCl缓冲溶液的质量浓度2 g/100 mL、缓冲液pH 7.5,当Cu^(2+)浓度为1~100 nmol/L范围内时,传感器电流差值与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228x+0.774 8,R^(2)=0.995 0,检出限为0.03 nmol/L(R_(SN)=3)。本研究建立的新型脂肪酶生物传感器检测Cu^(2+)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专一性和稳定性,为实现食品中痕量、超痕量的重金属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 王艳赵宁王悦李虹佳辛嘉英孙立瑞关桦楠
- 关键词:纳米金差分脉冲伏安法
- 一种微波辅助生物酶催化反应的验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生物酶催化反应的验证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纳米金的粒径,使淀粉‑纳米金复合物和脂肪酶‑纳米金杂合物作为微波吸收体或透射体,将微波辐射分别以“致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强化脂肪酶催化反应,验证微波“致热效...
- 王艳赵宁辛嘉英孙立瑞王悦李虹佳
- 金属有机骨架载体固定化生物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具有稳定性强、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固定化载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MOFs载体固定化生物酶的合成方法、MOFs-生物酶复合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对MOFs载体固定化生物酶的将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发研究和在生物与医药行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帅王悦王艳赵宁张娜辛嘉英
-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固定化酶共固定化
- FAD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葡萄糖检测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以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为主体,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为配体构建FAD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利用AuNPs颗粒较强的吸附能力,将Mb包裹于纳米颗粒上,形成稳定的Mb-AuNPs结构体。采用滴涂法将Mb-AuNPs结构体修饰于裸金电极表面,借助Mb结构中的—COOH与FAD牢固结合,将FAD引入Mb-AuNPs结构体上,提高对葡萄糖的识别能力,从而构建具备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新型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及时间-电流曲线法探讨其应用于葡萄糖检测的可行性。在温度25℃、pH 7.2时,葡萄糖浓度为10~200μmol/L,与该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91,检出限为4.22×10^(-8) mol/L(R_(SN)=3)。该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可快速检测等优点。
- 王艳王悦张帅赵宁辛嘉英孙立瑞关桦楠
- 关键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 一种提高淀粉生物酶催化反应活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淀粉生物酶催化反应活性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按比例将淀粉与含Au(III)化合物或纳米金混合,得到混合产物;S2、将所述混合产物微波活化处理,得到活化产物;S3、将所述活化产物与油酸按照质量比1:...
- 王艳赵宁辛嘉英
- 一种微波辅助生物酶催化反应的验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生物酶催化反应的验证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纳米金的粒径,使淀粉‑纳米金复合物和脂肪酶‑纳米金杂合物作为微波吸收体或透射体,将微波辐射分别以“致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强化脂肪酶催化反应,验证微波“致热效...
- 王艳赵宁辛嘉英孙立瑞王悦李虹佳
- 文献传递
- 微波辐射技术在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微波辐射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处理手段,因其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节能省时、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杀菌及微生物育种等研究领域。微波辐射对食品微生物的作用主要在两方面,其一为基于微波辐射的热效应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和微生物细胞内外有益物质的提取;其二为利用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进行食品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开发与选育和优化微生物发酵。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均可以改变微生物的生理性状及代谢能力,进而实现微生物的高效优化诱导和灭菌。本文针对微波辐射在食品微生物诱变育种、有害微生物的高效控制、发酵特性的优化及微生物源功能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综述,为微波辐射技术在食品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王艳苑宏博董迎迎李虹佳赵宁孙立瑞辛嘉英张兰威
- 关键词:微波辐射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