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司顺 作品数:15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椎间盘切除(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术(Quadrant-channel discectomy,QC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本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6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UBED,另外29例采用QCD。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两组各发生1例硬脊膜撕裂,无不良后果。虽然UBED组手术时间[(58.3±7.0)min vs(42.0±6.7)min,P=0.039]、术中透视次数[(4.5±1.0)次vs(3.6±1.2)次,P=0.003]显著大于QCD组,但前者切口总长度[(2.7±0.2)cm vs(3.3±0.2)cm,P<0.001]、术中失血量[(45.8±12.6)ml vs(56.2±13.5)ml,P=0.003]、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2.2±0.5)d vs(2.9±0.7)d,P<0.001]均显著优于QCD组。所有患者随访12~14个月,平均(12.8±0.7)个月,UBED组恢复至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明显早于QCD组[(6.0±1.1)周vs(6.7±1.1)周,P=0.023]。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的椎管占位率均显著减少(P<0.05),而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之间以上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UBE手术虽然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但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郭翔 徐磊 赵司顺 王生 滕海军 吴磊磊 朱宝启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一种lncRNA在诊断和/或治疗乳腺癌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cRNA乳腺癌标志物及敲除其在治疗乳腺癌中的应用。所述lncRNA为Linc0042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标志物在乳腺癌细胞中有非常明显的上调,可辅助用... 尹崇高 李洪利 赵司顺 李霞 孙瑞美 李佩瑞皮下注射尼古丁对大鼠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尼古丁对大鼠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分析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各10只。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皮下注射尼古丁稀释液1.5 mL/(kg·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周。实验1组和对照组于实验5周后、实验2组于实验10周后处死,取L4/L5椎间盘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椎间盘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椎间盘组织AQP1、AQP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和实验2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模糊紊乱,严重炎性水肿、黏液样变性、层次不清,退变严重;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的椎间盘各组织结构同样模糊紊乱,层次不清,但椎间盘纤维环有不同程度的基质填充。实验1组、实验2组AQP1、AQP3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实验2组AQP1、AQP3表达水平较实验1组升高(P均<0.05)。结论尼古丁可加速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QP1、AQP3表达有关。 吴磊磊 邱玉金 王学文 赵司顺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尼古丁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3 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观测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监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40例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根性损伤18例,其中节前损伤16例,节后损伤2例,上、中干损伤11例,中、下干损伤5例,外侧束损伤2例。检测NCV 150条有88条异常(58.7%);检测SNAP 84条有32条(38.1%)异常;检测SEP 26例有14例(53.8%)异常;检测420块肌肉中243(57.9%)块出现异常自发性电活动。结论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在其诊断、病变水平定位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戴志刚 崔华勤 赵司顺 孙鲁妍 安丽丽 马勤关键词:臂丛神经 肌电图 PCNA和Caspase-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PCNA和Caspase-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滋养细胞疾病标本50例,其中葡萄胎10例(均为完全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20例,绒毛膜癌20例。正常早孕绒毛标本1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CNA和Caspase-3在早孕绒毛、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中的表达分别为10.24%、20.70%、50.92%、53.65%,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中的表达先升高又降低,分别为1.25%、2.60%、6.40%、1.90%,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A及Caspase-3表达异常,增殖/凋亡失衡是引起GTT的重要因素。 刘丽君 管英俊 赵司顺 周兰英 代秀云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PCNA CASPASE-3 Caspase-3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1年 Caspase-3是凋亡过程中主要的酶切效应因子,对凋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绒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丽君 赵司顺 代秀云 林冰关键词:CASPASE-3 恶性肿瘤 凋亡 外源性IGF-1、OP-1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为细胞因子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Lindblom折尾加压法建立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将制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各15只,A、B、C组用微量泵分别注入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骨蛋白-1(OP-1)及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5μl/min,注射完毕于进针处涂红霉素软膏,1周后于相同节段椎间盘不同的进针部位进行第2次注射,方法同第1次。D组不予任何处理。4周后取材,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厚度,软骨陷窝中细胞密度,分析AB-PAS染色标本髓核中蛋白多糖的平均光密度(MOD)值。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鼠尾椎椎间盘软骨板内细胞PCNA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结果与C、D组比较,A、B组内层纤维环胶原明显增粗,排列整齐,陷窝中细胞密度明显增高;髓核完整性较好,无明显缺失;椎间盘厚度、髓核的MOD值均明显增加,B组软骨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C、D组。结论鼠尾椎椎间盘内注射IGF-1、OP-1可刺激细胞增殖、增加胶原和蛋白多糖释放,促进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且OP-1效果优于IGF-1。 赵司顺 田云虎 刘亚 刘丽君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成骨蛋白-1 蛋白多糖 改良空心椎弓根钉和钉道强化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空心椎弓根钉、钉道强化技术增强骨质疏松椎体固定强度的效果。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并加工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空心钉道强化装置向钉道内灌注骨水泥以强化椎弓根钉道。选取4具骨密度在(0.715±0.13)g/cm2的老年脊柱标本(L1-L4),共16个椎体,32个椎弓根,随机平均分成四组,设计四种固定方法。Ⅰ组: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Ⅱ组:CPS+钉道内灌注骨水泥,Ⅲ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骨水泥灌注,Ⅳ组:空心钉道强化装置灌注骨水泥+CPS。骨水泥完全凝固后测每个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四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Ⅰ组为(458±81)N,Ⅱ组为(596±107)N,Ⅲ组为(828±133)N,Ⅳ组为(857±155)N。Ⅲ、Ⅳ两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高于Ⅰ、Ⅱ两组(P<0.01),Ⅱ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高于Ⅰ组(P<0.05),Ⅲ、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设计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空心钉道强化装置分别与骨水泥联合应用行钉道局部强化可明显增强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的固定强度。 李明福 刘亚 邱玉金 赵司顺关键词:脊柱 骨质疏松 骨螺丝 生物力学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006年 目的探讨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6例应用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进行了观察分析,平均随访6年10个月。结果髋关节功能评价参照Merled-Aubigue评分标准,优28例(36.84%),良39例(51.32%),差9例(11.84%)。结论双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对骨折断端有加压作用,但抗旋转能力比较差,加用克氏针内固定可有效控制旋转移位,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率。 李忠玉 赵司顺 刘亚 朱兵 王韶峰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椎体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兔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椎体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兔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健康雌兔,采用去势法制备骨质疏松模型。从中选取32只生长状况良好的骨质疏松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观察组于L7椎体注入骨水泥约0.5 m L,对照组仅行后路椎体穿刺,不注入骨水泥,余处理同观察组。两组分别于术后4、8周各随机抽取8只骨质疏松兔,处死后取出L6/7椎间盘,并对L7软骨终板进行分离。光镜下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学特点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检测糖胺多糖(GAG)表达。结果两组软骨终板表层均有小裂隙出现,软骨血管呈纤维化;中、深层均有少量簇聚的软骨细胞和单个肥大的软骨细胞,部分出现潮线断裂或双重潮线,HE染色有失染现象。两组术后4、8周软骨终板组织Mankin评分、Ⅱ型胶原、GAG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不会引起骨质疏松兔邻近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 赵司顺 刘晓伟 王胜 张增山 田云虎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软骨终板 糖胺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