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秋芬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吸烟对血小板ADP-P2Y12受体抑制剂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刘志艳向倩母光妍谢秋芬周双王梓凝陈舒晴胡琨龚艳君蒋捷崔一民
- 欧洲临床药学发展回顾及质量评估体系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回顾欧洲临床药学发展历程,并分析其质量评估体系,为我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1960~2013年欧洲医院药学或临床药学服务的相关文献,总结欧洲临床药学发展历程,并分析现有的质量评估体系。结果欧洲临床药学发展可分为起步阶段(“临床药学”概念引进医院)、探索阶段(“病房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发展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工作体系)和成熟阶段(完善“临床药师”评价体系)4部分;目前已初步形成对临床药学服务结构、服务过程及服务成效的质量评估体系,还未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标准。结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欧洲临床药学发展规律和质量评估体系,有利于明确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方向,推动我国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谢秋芬向倩周颖崔一民
-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服务
- 脂质体制剂的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回顾新型递药系统脂质体制剂的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方法:在国际临床试验注册网站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有关脂质体制剂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或文献,总结目前研究现状;根据FDA和EMA发布的指导原则,并结合发表最多且较成熟的阿霉素脂质体研究实例,概述主要研究方法和特点。结果和结论:目前多数脂质体制剂仍处于临床前和各期临床试验中,且逐年递增;由于脂质体会改变包裹后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点,因此Ⅰ期临床药动学研究至关重要,除进行脂质体制剂和非脂质体制剂的单剂量比较研究或多剂量药动学研究外,还可开展质量平衡研究、组织分布研究、药动学/药效学研究等,分析包裹化或非包裹化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药动学参数,为开展后续临床试验提供药动学信息。
- 谢秋芬赵侠周颖崔一民
- 关键词:脂质体药代动力学阿霉素
- 两例房颤患者的华法林基因个体化治疗
- 抗凝药物药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己证明主要与遗传因素相关。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是抗凝药物未来治疗的趋势。但是如何理解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如何应用和解释基因检测结果是临床药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两例不...
- 向倩王梓凝谢秋芬
- 关键词:房颤华法林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
- 文献传递
- 替格瑞洛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空腹和进食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目的评价国产替格瑞洛片与进口替格瑞洛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空腹和进食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均衡、单剂量、双周期和随机交叉设计,分为空腹和进食2种条件,每种条件下各有3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单剂量口服替格瑞洛...
- 谢秋芬许俊羽陈绩何世英赵侠崔一民
-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药动学
- 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抗凝患者治疗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抗凝患者治疗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心内科一病房)和干预组(心内科二病房),对照组由医...
- 谢秋芬向倩王梓凝霍东波曹丽佳周双周颖蒋捷崔一民
- 关键词:药师干预华法林认知度临床药学
- 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抗凝患者治疗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抗凝患者治疗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心内科一病房)和干预组(心内科二病房),对照组由医...
- 谢秋芬向倩王梓凝霍东波曹利佳周双周颖蒋捷崔一民
- 基因指导1例房颤合并感染患者的华法林剂量调整病例分析
- 目的:结合基因型检测,协助临床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
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因房颤发作、肺部感染加重心功能不全入院的老年女性患者抗凝治疗过程,结合具体病情,考虑入院后INR 升高与伴发感...
- 谢秋芬向倩周颖崔一民
- 关键词:华法林用药剂量基因型检测房颤肺部感染
- 文献传递
-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19例华法林抗凝合并出血的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华法林抗凝合并出血的病例要点,为药师开展抗凝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凝药师参与的华法林基因检测会诊中19例华法林抗凝合并出血的病例,对一般临床特点、合并出血情况、药师会诊建议及会诊后续跟踪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会诊病例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7±21.2)岁,分布于肾内科、心内科等5个科室,合并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等基础疾病,HAS-BLED出血平均得分为(2.79±1.81)分,出血高危者共9例;发生轻微出血者8例,严重出血者11例,出血时使用华法林时长最少为2 d,INR平均值为(3.23±2.35),INR>3.0者7例,15例采取减量、停药、维生素K拮抗、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措施;药师会诊建议包括基因型建议、合并用药和疾病影响等,会诊建议采纳率为94.74%;出院时17例患者出血情况好转,其中15例患者继续使用华法林抗凝,INR为(1.93±0.54)。结论:药师在参与抗凝治疗药学服务时,需要鉴别出血风险高危患者,通过借助基因多态性检测、审核药物相互作用、关注合并疾病状态,并开展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制定精准的抗凝治疗方案,提高华法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谢秋芬向倩王梓凝胡琨赵侠周颖崔一民
- 关键词:临床药师华法林出血会诊基因检测
- 光比浊法和血小板功能分析法评价P2Y12受体拮抗剂血小板反应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光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LTA)和血小板功能分析法(VerifyNow)对抗血小板药物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规律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在服药前采集谷浓度血样,使用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方法对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然后分别按LTA和VerifyNow将患者判定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HPR)和血小板低反应性(low platelet reactivity,LPR),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最后根据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在不同药物组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6名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39人,替格瑞洛组77人。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显示LTA和VerifyNow检测结果显著相关性,r=0.565,P=3.99×10^(-11)。但在HPR和LPR的判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中等(kappa=0.403)。氯吡格雷组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具有相关性,r=0.526,P=5.89×10^(-4)。替格瑞洛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药效更好,但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具有相关性,r=0.120,P=0.299。结论LTA和VerifyNow检测值整体具有相关性,但在血小板反应性较低的替格瑞洛组无显著相关,两种检测方法判定出的HPR和LPR一致性中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判定的阈值。
- 章凡王哲胡琨刘志艳谢秋芬母光妍周双王梓凝向倩
-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性冠心病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