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兰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测Dkk-1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Dkk-1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试剂盒。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固相抗体制备;②铕离子标记抗体制备;③测定方法:基于双抗体夹心的免疫反应。本发明检测Dkk-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稳定性;且...
- 盛世乐黄钢谢秀兰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斑块的不稳定性以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75名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测定血清IGF-I水平与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并根据冠心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的结果,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斑块的稳定性。结果血清IGF-I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降低,与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IGF-I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且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负相关。
- 应小盈王长谦何奔历锦华张清谢秀兰徐依敏丁弘毅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颈动脉内膜厚度冠脉病变
- 低氧诱导因子-1对缺血心肌影响的实验研究
- 王彬尧王长谦宋玮李建勇厉锦华谢秀兰丁弘毅徐依敏
- 本研究拟通过HIF-1质粒直接注射到缺血心肌内,观察其在缺血心肌内的表达及其对心肌的血管新生的影响,从而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探索一条新的途径。体外实验证实以脂质体介导,P cDNA3 -HIF1真核表达质粒进行NIH3T3...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缺血心肌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血清可溶性CD4OL(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对照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0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的血清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比SA组和对照组高(P<0.01);②AMI组与UA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③S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④SA发展为UA时sCD40L显著升高。结论sCD40L升高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sCD40L升高可作为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班块的一个检测指标。
- 陈颖敏徐瑾李洪波应小盈宋玮丁鸿毅谢秀兰王彬尧何奔
- 关键词:血清可溶性CD40L冠状动脉疾病生物标志物
- 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发病和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6例冠脉造影患者,依据ATPⅢMS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MS,分析其与冠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323例CAD患者中MS者207例,无MS者116例;343例非CAD患者中MS者85例,无MS者258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292例MS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157例,冠脉轻度病变83例,冠脉造影正常52例;而374例无MS的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仅76例,冠脉轻度病变113例,冠脉造影正常者185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Gensini评分为(36.8±40.5)vs(14.3±26.3)(P<0.01)。结论MS是冠心病发病高危因素之一,且MS患者冠脉病变较严重。
- 杨爱芳王长谦谢秀兰丁弘毅徐依敏黄定九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 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 王长谦黄定九王彬尧汤大鸣谢秀兰丁弘毅徐依敏杨爱芳董波
- 该课题研究克隆人TIMP-1和TIMP-2全长cDNA,电泳和测序鉴定正确。将TIMP-2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得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IMP-2。pcDNA3-TIMP-2电穿孔法转染培养的人单...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因治疗
- 血清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 王彬尧历锦华王长谦刘建平宋玮谢秀兰丁弘毅徐依敏郑道声
- 该课题拟通过前瞻性研究观察分析血清抗oxLDL抗体、ICAM-1、VCAM-1和E-选择素水平差异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来明确上述血清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血清抗oxLDL抗体滴...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细胞粘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