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立友

作品数:18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X线
  • 2篇血管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影像质量
  • 2篇数字化影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外瘘
  • 2篇静脉
  • 2篇冠状
  • 2篇管状
  • 2篇额窦
  • 2篇额窦引流通道
  • 2篇薄层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R
  • 2篇CT表现

机构

  • 14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天津石化医院
  • 1篇天津市医药科...

作者

  • 18篇袁立友
  • 6篇苏宏
  • 6篇黄伟
  • 5篇梁泉
  • 5篇李峰
  • 4篇卢光明
  • 3篇王修来
  • 2篇王骏
  • 2篇洪韧
  • 2篇朱志军
  • 2篇翟辉
  • 1篇陈自谦
  • 1篇顾海峰
  • 1篇张红
  • 1篇张红
  • 1篇饶敏
  • 1篇郑玲
  • 1篇王中秋
  • 1篇王文彤
  • 1篇赵辉

传媒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天津药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观察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 ,为临床配伍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温度 ( 10、2 5和 37o C)条件下 ,在 6小时内不同时间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 H值、不溶性微粒的变化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配伍液的图谱变化 ,测定混合液中两种注射液主要成分的浓度。结果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 ,外观、p 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图谱、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两种注射液可以在 5
王文彤袁立友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煎服汤剂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1998年
针对目前使用汤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从汤药的历史与现状,汤药原料的选用和加工,煎药所用水源和汤药的服法及剂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袁立友赵辉
关键词:汤剂生药
管状肠外瘘的分期和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管状肠外瘘进行分期并探讨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对518例管状肠外瘘分别实施瘘管造影、口服造影、置管造影和CT检查。根据病程和瘘管情况,将管状肠外瘘分为瘘管形成期、成熟期和闭合期。结果瘘管形成期的影像学表现以炎症为主;成熟期是管状肠外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期,可见到各种形态的瘘管;闭合期瘘管的内口封闭,管腔逐渐消失。腹腔脓肿和腹膜后脓肿发生率与瘘管分期有非常显著的关系(P<0.005),在瘘管形成期腹腔脓肿发生率最高,而腹膜后脓肿多见于瘘管成熟期。结论瘘管分期与局部炎症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瘘管形成期和闭合期多用CT检查观察病情,而瘘管成熟期和闭合期,瘘管造影可对瘘管进行准确分辨。
黄伟卢光明苏宏王修来李峰袁立友梁泉
关键词:肠外瘘瘘管造影
数字化影像相关成像链的质量控制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影响数字化X线照片质量因素和各环节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照片以及各成像环节(链)造成乙级片和废片的原因。结果:各成像环节成像过程中人为因素或设备故障造成了高乙级片率和废片率,合理监控是得到优质数字化照片的保证;了解各设备的功能、特点,发挥计算机后处理的优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做到设备配套合理化,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投照技术及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熟练化,使数字图像照片完全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袁立友
关键词:数字化影像
影响CR软拷贝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附7165例CR软拷贝影像质量分析
<正>尽管利用传统成像的几何学原理、滤线栅、X 线控制台及球管获得计算机 X 线摄影(CR)影像, 在较宽的密度动态范围及 PACS 中显示出优势,但技术操作的某些方面与传统 X 线摄影所发现的影响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有着...
王骏袁立友洪韧翟辉朱志军张红
文献传递
医源性肠外瘘的分型和CT表现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肠外瘘的分型和CT表现。方法:对754例医源性肠外瘘实施了CT检查。参照临床分型,将肠外瘘分为管状瘘、唇状瘘和断端瘘三个类型,并分析其CT征象。结果:管状瘘所占比例最高(占68.70%),表现为内、外口之间不均匀的管道形成;唇状瘘(占31.30%)的CT征象特点是较大的外口,呈唇状改变,无瘘管形成。管状瘘的腹腔和腹膜后脓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唇状瘘(P<0.01),而唇状瘘的肠壁炎性改变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CT检查能够显示医源性肠外瘘的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
黄伟卢光明苏宏王修来李峰袁立友梁泉
关键词:医源性肠瘘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和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电子束CT血管造影表现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 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行 3mm薄层连续容积扫描 ,使用MIP和SSD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9例 ,胃底贲门静脉曲张 13例 ,肝门静脉曲张 6例 ,脾门处脾静脉扭曲扩张 11例 ,2例脾肾静脉自发分流 ,3例附脐静脉开放 ,2例肝硬化合并肝癌。结论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TIPSS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饶敏苏宏陈自谦黄伟袁立友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血管重建
股静脉梗阻性病变侧支血管建立的CT评价
2008年
目的探讨股静脉梗阻性病变侧支循环建立的途径。方法采用下肢直接静脉造影的方法对36例病人进行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显示和判断病变侧支循环图像。结果股静脉梗阻所致的侧支循环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为深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形成,同侧闭孔静脉为主要深静脉吻合通路(30例,83.33%);第二类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形成。深静脉和浅静脉的吻合途径主要是腹壁静脉(30例,83.33%),旋髂静脉(18例,50%),阴部外静脉(12例,33.33%),其它浅静脉(12例,33.33%)。结论VR技术对判断股静脉梗阻性病变侧支循环是非常有价值的。
黄伟苏宏李峰袁立友梁泉
关键词:容积再现侧支血管
薄层冠状倾斜CT对额窦引流通道的显示及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袁立友王中秋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额窦
CR系统的临床应用探讨
2005年
袁立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