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学杰

作品数:57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白血
  • 22篇白血病
  • 19篇细胞
  • 16篇骨髓
  • 12篇急性
  • 11篇贫血
  • 9篇再生障碍性贫...
  • 9篇障碍性贫血
  • 9篇急性白血
  • 9篇急性白血病
  • 6篇异常综合征
  • 6篇增生
  • 6篇增生异常综合...
  • 6篇综合征
  • 6篇疗法
  • 6篇骨髓增生
  • 6篇骨髓增生异常
  • 6篇恶性
  • 5篇预后
  • 5篇淋巴

机构

  • 3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淮南矿务局
  • 2篇巢湖市中医院
  • 2篇安徽省太湖县...
  • 2篇安徽省庐江县...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淮南望峰岗机...
  • 1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安徽省铜陵县...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6篇蔡学杰
  • 34篇任立奋
  • 30篇曾庆曙
  • 23篇夏瑞祥
  • 12篇杨明珍
  • 9篇程昌斌
  • 8篇董毅
  • 7篇汪惠园
  • 7篇郝思国
  • 6篇汪渊
  • 5篇周青
  • 4篇夏海龙
  • 4篇夏海龙
  • 4篇苏宏
  • 4篇杜爱梅
  • 3篇朱太岗
  • 2篇肖农
  • 2篇倪婧
  • 2篇何振扬
  • 2篇胡红琳

传媒

  • 23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临床中老年保...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7篇1999
  • 6篇1998
  • 8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8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蒽环类抗生素在抗白血病中的地位与现状
1998年
自Skipper的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发现.使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新药的不断发现,新方案的组成使恶性肿瘤的治疗展现了鼓舞人心的前景。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为例.60年代我国ANLL患者的中数生存期是11~15d,而现今40%~70%的ANLL患者可获完全缓解(CR),其中20%~30%的患者通过化疗可望长期生存。尤其是儿童非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
蔡学杰
关键词:白血病蒽环类抗生素恶性肿瘤
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白细胞减少血液病中的应用
1997年
对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于化疗结束后次日应用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0μg·d-1,皮下注射,连用5~7天,最短3天,最长20天。并选择同期恶性血液病化疗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化疗后末梢血WBC>4.0×109·L-1或ANC>2.0×109·L-1;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化疗后发热并发感染的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表明rhG-CSF有使化疗后患者末梢血WBC、特别是ANC恢复加快,减少感染的作用。
任立奋曾庆曙郝思国汪惠园蔡学杰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药物疗法白血病RHG-CS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1999年
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过程中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易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性疾患相混淆,尤其是低增生性MDS与慢性再障鉴别尤为困难。为了了解MDS患者临床特点及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和病理的临床价值,对我院1993~1997年按标准〔...
郝思国陈华妹程昌斌曾庆曙曾庆曙蔡学杰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分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1997年
利用骨髓检查对30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20例增生性贫血、20例增生性骨髓象的骨髓小粒、小粒内细胞平均数、骨髓脂肪滴的出现率以及骨髓小粒内、外细胞成分进行分析,分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认为AAA和CAA骨髓脂肪滴出现率明显增高,而骨髓小粒出现率各组没有明显差异。AAA与CAA的骨髓小粒内细胞成分没有明显差异,而骨髓小粒外细胞成分差异显著。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程昌斌黄建尧杜爱梅蔡学杰任立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检查
泰能在恶性血液病并发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1997年
泰能在恶性血液病并发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曾庆曙任立奋苏宏夏海龙杨明珍蔡学杰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合肥230022恶性血液病其病变多原发于骨髓、影响造血功能,且反复化疗以及皮质激素的应用等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粒细胞缺乏症,从...
曾庆曙任立奋苏宏夏海龙杨明珍蔡学杰
关键词:泰能白血病细菌性感染药物疗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1998年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免疫应答过程重要物质,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表明,免疫机制的异常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为进一步了解再障的发病机制。
夏海龙曾庆曙郝恩国任立奋蔡学杰
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介素2SIL-2R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模型鼠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输入体外增殖培养的BALB/c小鼠骨髓MSC,作为MSC组,15只;用未治疗的AA模型小鼠作为第一对照组(模型组),15只;正常BALB/c小鼠作为第二对照组(正常组),10只。把MSC输注到实验组小鼠体内,分别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血常规、骨髓形态学变化等各项指标。结果模型组小鼠,3只于第2周内死亡,7只于第3周内死亡,2只于第4周内死亡,28d存活率20.0%;MSC组,4只于第3周内死亡,28d存活率73.3%,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小鼠模型组与MSC组在8d时外周血象明显下降,14d时模型组外周血象仍明显降低,而MSC组开始回升,至28d血象基本恢复正常。骨髓行形态学检查显示模型组骨髓增生明显减低,有核细胞数明显减少,由大量脂肪细胞填充骨髓,而MSC组骨髓增生活跃,脂肪细胞较少。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存活率,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鼠有治疗作用。
董毅朱太岗夏瑞祥曾庆曙蔡学杰钱旭久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模型鼠存活率
三种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比较沙立度胺加地塞米松,沙立度胺联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立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与地塞米松三种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难治性MM患者随机分为沙立度胺加地塞米松组(A组)20例,沙立度胺联合VAD方案组(B组)14例,沙立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与地塞米松组(C组)16例。沙立度胺起始剂量200mg/d,每周增加100mg,最大量400mg/d;地塞米松40mg/d,分别于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300mg/m2静脉滴注2h,1次/12h,第1~3天;连续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5.0%、50.0%、56.2%;总有效率分别为65.0%、71.4%、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骨髓抑制分别为15.0%、42.9%、87.5%;心脏损害分别为5.0%、57.1%、43.8%;周围神经病变分别为25.0%、71.4%、31.3%;感染分别为50.0%、57.1%、93.7%;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三种方案治疗难治性MM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且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沙立度胺加地塞米松为最小。
董毅夏瑞祥曾庆曙夏海龙蔡学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急性白血病7q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及微卫星不稳定性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技术,选择位于7q多态微卫星标志序列引物探讨急性白血病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现象。结果在D7S487位点LOH发生率为3.0%(1/33),D7S523发生率为6.1%(2/33),D7S515发生率为15.2(5/33),D7S636发生率为9.1%(3/33),在33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20例正常对照标本中无1例出现LOH和MSI。结论7q区域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TSG)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夏瑞祥倪婧汪渊周青杨明珍曾庆曙王永庆蔡学杰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7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实验被引量:7
2008年
背景:许多报道指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目的:体外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性实验,于2007-01/10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来源于29例重型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方法: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血及外周血,采用Percoll上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0.2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悬浮,将细胞悬液加入尼龙棉柱内,平置于37℃温箱中孵育1h,用预温至37℃的上述培养液冲洗出非黏附细胞即为T淋巴细胞,洗涤后重悬于培养基中备用。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1×103/孔,1×104/孔加入到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体系中,以单独培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MTT还原法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1×104/孔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表达的抑制率为(42.1±1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1×103/孔时,抑制率为(9.2±3.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的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数量依赖性。
董毅李庆生夏瑞祥曾庆曙蔡学杰
关键词:贫血间充质干细胞T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