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
- 作品数:95 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放化早期相伴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早期同时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46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被随机分为化放同时组(24例)和先化后放组(简称序贯组,23例)。化放同时组在化疗的第1周期开始放射治疗,序贯组化疗4个周期后开始放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放射治疗,1次/d,2Gy/次,总量DT60Gy/周。照射野包括原发灶、肺门、纵隔及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化疗方案均为EP方案。结果同时组总有效率高于序贯组(87.5%对69.6%),差异无显著性(χ2=2.58,P=0.11)。同时组化疗和序贯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1.7%和69.6%、13.0%(χ2=4.69,P=0.03)。结论化放同时组疗效优于序贯组,提示放射治疗与化疗早期同时开始可提高疗效;常规放疗60Gy/6周可以耐受。
- 蒋月葛红单娟
- 微波结合放疗治疗周围型肺癌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结合放疗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及两种方法的应用时机。方法选取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放疗,其间行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7例患者共行经皮瘤内顺铂碘化油乳剂注射63次,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率、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行放疗者。结论微波治疗与放疗结合的方法治疗中晚期周围型肺癌并发症少,疗效好。
- 胡鸿涛葛红黎海亮郭晨阳杨建伟叶柯
- 关键词:微波治疗肺肿瘤
-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 王建华李定杰吴慧葛红陆寓非杨成梁邱荣良刘劲松蒋月叶柯
- 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目的是想通过调节入射束流形状的同时对束流强度进行调节,改变传统二维放疗方式和克服常规三维适形放疗的缺点,它不是对当前放疗技术进行一般性改进,而是革命性的改变。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是迄今为止采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 放疗加胸腔灌注治疗高龄肺癌合并胸水43例
- 2003年
- 长期以来,肺癌合并胸水一直被视为放疗禁忌证,尤其年老体弱患者更是如此1.合并胸水的肺癌往往进展迅猛,疗效极差2.为提高高龄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本科从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43例高龄肺癌合并胸水患者采用了放疗加胸腔灌注治疗,现报道如下.
- 单娟葛红陆寓非
- 关键词:肺癌胸腔灌注肺肿瘤胸水合并症
- 卡铂加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 1998年
- 卡铂加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葛红蒋月李宁沙永慧(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450003)我科从1991年4月~1993年12月收治的11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卡铂加放疗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12例病人均系外...
- 葛红蒋月李宁沙永慧
- 关键词:肺癌卡铂放射疗法非小细胞肺癌
- 放疗前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as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前后,Fas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前胃镜活检标本及放疗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Fas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放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及其与放疗后病理反应分级的关系。结果:放疗前胃镜活检标本中Fas蛋白表达为0.47±0.23,放疗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中Fas蛋白表达为0.61±0.17,放疗前后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前胃镜活检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为0.43±0.23,放疗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为0.37±0.40,放疗前后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9)。放疗前Fas蛋白表达与放疗后病理反应呈正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Fas蛋白表达与放疗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放疗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前Fas蛋白表达与放疗后病理反应呈正相关,提示术前Fas蛋白表达可以代表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Fas蛋白不但可以直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且可以预测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Fas蛋白可作为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的筛选指标之一。
- 叶柯葛红蒋月刘海龙马杰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FASSURVIVIN放疗敏感性
- 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直肠类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 经过随访,31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5年总生存率是96.9%,死亡1例.结论 直肠类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转移为治疗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术后预后较好.
- 陆寓非蒋月郑晓丽翟冲亚王淑娟孙亚楠葛红
- 关键词:直肠类癌
- 细胞凋亡与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预后相关关系的研究
- 葛红叶柯蒋月李进东何山宏马杰魏冰刘海龙陆寓非王建华
- 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差,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0%左右,结果仍不令人满意。食管癌术前放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分期,提高局部控制率。但是,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术前放疗并没有提高...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治疗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术后预防性全脑照射与化疗的比较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预防性全脑照射或预防性化疗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方面的作用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4年6月-1998年6月24例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接受脑预防照射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Ⅰ,Ⅱ,ⅢA分别为5,10,9例.预防性全脑照射采用60Co-r线或8MV-X线双侧野对穿照射, 常规分割,5次/周,2Gy/次,中平面剂量为30~40Gy/3~4周.同期根治术后预防性化疗30例作对照.结果脑照射组单独首发脑转移率及总的脑转移率分别为4.2%和12.5%,均明显低于预化组的30.0%和43.3%(χ2=4.309,P=0.038;χ2=4.691,P=0.030),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照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4.2%、45.8%;而预化组分别为76.7%、43.3%、33.3%(χ2=1.04,P=0.308),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全脑照射未出现明显的脑损伤后遗症.结论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在减少脑转移发生方面预防性全脑照射优于预防性化疗,有提高生存率趋势.
- 蒋月葛红袁翎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手术疗法化学治疗
- 放疗前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检测放疗前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2者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前胃镜活检标本及放疗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2者放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及其与放疗后病理反应分级的关系。结果:放疗前后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0±0.18、0.27±0.14,2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标本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3±0.18、0.43±0.27,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放疗后病理反应程度有关(P<0.05)。结论:Caspase-3的表达可作为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的筛选指标之一。
- 叶柯葛红蒋月刘海龙马杰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P53CASPASE-3放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