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阳
- 作品数:135 被引量:4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吞咽困难患者,其中喉癌14例,食管-纵隔瘘18例,颈段食管癌35例。22例行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45例行X线引导下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8 d、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体重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升(P<0.05)。术后1个月胃造瘘组的血清白蛋白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鼻-胃营养管置入组(P<0.05)。术后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造瘘组的治疗费用为鼻-胃营养管置入组的2.6倍。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营养管置入术均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安全、有效,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优于营养管置入术,但费用较昂贵。
- 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孟艳莉骆俊朋李亚楠
- 关键词:胃造瘘X线引导
-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疗效及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
- 目的:对362例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分析与肿瘤治疗效果及生存率相关的各种因素。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362例(31-85岁)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
- 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姚全军孟艳莉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生存率
- 文献传递
- 肝癌双重介入治疗62例被引量:1
- 2003年
- 黎海亮郭晨阳杨建伟郭堃肖金城
- 关键词:肝癌双重介入治疗PEITTACE
- 微波结合放疗治疗周围型肺癌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结合放疗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及两种方法的应用时机。方法选取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放疗,其间行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7例患者共行经皮瘤内顺铂碘化油乳剂注射63次,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率、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行放疗者。结论微波治疗与放疗结合的方法治疗中晚期周围型肺癌并发症少,疗效好。
- 胡鸿涛葛红黎海亮郭晨阳杨建伟叶柯
- 关键词:微波治疗肺肿瘤
- 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重要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肝肿瘤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重要并发症种类、影像学表现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共分析了326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患者,合计458个病灶,共消融944次,随访时间6~48个月。结果共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肝脓肿3例(0.92%),肝包膜出血2例(0.63%),肝功能衰竭2例(0.63%),肾功能衰竭1例(0.32%),阻塞性黄疸1例(0.32%),电极处皮肤烧伤1例(0.32%),气胸1例(0.32%),血胸1例(0.32%),结肠穿孔1例(0.32%),针道种植转移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是治疗肝肿瘤安全方法之一,术前详细评估患者、术后早期发现并发症及应用合适方法治疗会减少并发症发生。
- 宗登伟郭晨阳黎海亮肖金成胡鸿涛程洪涛
- 关键词:肝脏肿瘤射频消融随访并发症
- 1例高龄肝癌合并房颤患者行全麻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总结1例高龄肝癌合并房颤患者行全麻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重视术前检查,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完善详尽的术前准备,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做好术后一般护理、临时起搏器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 张浩刘东英黎海亮卫莉郭晨阳陈秀丽
- 弯曲导管鞘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曲导管鞘,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弯曲导管鞘,包括鞘管、与所述鞘管连通的鞘管座、与所述鞘管座连通的连接管及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三通,所述鞘管座的后端设置有可卸的螺纹连接的密封阀,所述鞘管呈弯曲状,所述鞘管的...
- 陈呈世黎海亮郭晨阳
- 文献传递
- 应用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评价
- 目的 探讨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胃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A组(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组,32例),采用Seldinger法插管入肝...
- 郑琳黎海亮郭晨阳
- 关键词:肝转移瘤FOLFOX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
-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防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消化道出血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防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确诊为PHC合并PVTT的40例患者,通过随机化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肝内肿瘤TACE+门静脉癌栓125I粒子植入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内肿瘤TACE+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行腹部增强CT扫描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和稳定(SD),计算局部控制率;记录术后3、6及12个月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和生存情况。采用连续校正的χ2检验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治疗组PR 8例、SD 6例、PD 6例,局部控制率为40%(8/20);对照组PR 1例、SD 6例、PD 13例,局部控制率为5%(1/20)。两组间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治疗组3、6及12个月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为2、2、3例,对照组分别为2、6、10例。两组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000、0.23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14/20)和40%(8/20),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5,P=0.031)。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能够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 蒋丽韩东明胡鸿涛马俊丽赵妍黎海亮郭晨阳姚全军
- 关键词:门静脉胃肠出血
- 左氧氟沙星在胆汁瘤合并感染中的应用
- 左氧氟沙星(Levof Loxacin)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为氧氟沙星光学活性S-型异构体。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有抗菌药物后效应等特点。适用于敏感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
- 郭晨阳胡鸿涛黎海亮郭旻程洪涛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胆汁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