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龙 作品数:23 被引量:17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中不同吻合方式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短期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TLDG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TLDG的49例患者,其中11例采用三角吻合(delta-shaped组),14例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B-Ⅱ组),11例采用Roux-en-Y吻合(R-Y组),13例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un-cut组)。回顾分析四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吻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组间比较,un-cut组[(92.23±3.86)min]较R-Y组[(76.91±2.91)min]、delta-shaped组[(75.91±4.54)min]、B-Ⅱ组[(70.00±3.13)min]长。delta-shaped组中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1例发生吻合口漏,均保守治疗后痊愈;B-Ⅱ组中4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时发现胆汁反流,其中2例合并吻合口溃疡;R-Y组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短暂的胃瘫,均经治疗后痊愈;un-cut组未发生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TLDG术中采用的四种重建方式均是安全、可行的。BillrothⅡ式吻合更符合生理,并发症较少;un-cut Roux-en-Y式吻合既可解决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容易出现的碱性反流、吻合口溃疡、盲袢综合征等并发症,又解决了Roux-en-Y吻合术后出现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Roux潴留综合征,且手术难度、吻合时间并不显著增高,可成为较好的选择。 邹贵军 胡时栋 王迪 徐建 邹振玉 邢晓伟 马跃 王玲的 胡子龙 滕达 晏阳 杜晓辉关键词:远端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RF/6A细胞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和活性氧水平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RF/6A细胞在不同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以及活性氧水平,并探讨之间差异的意义。方法:将RF/6A细胞置于常氧210mL/LO2、低氧10mL/LO2以及高氧950mL/LO2条件下,同时添加活性氧处理组,即细胞滴加3g/L过氧化氢1.5mL后放置常氧条件下。4组各孵育3h,取出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HIF-1α表达,使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观察活性氧水平。结果:高氧组、低氧组以及活性氧处理组HIF-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P<0.01),高氧组、活性氧组活性氧水平均高于常氧组及低氧组(P<0.01)。结论:高氧条件下HIF-1α表达增多,推测与活性氧稳定HIF-1α相关。 胡子龙 柳林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活性氧 低氧 高氧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期手术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组39例,腹腔镜组3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1天及术后第1、2、3、7天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水平。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P<0.05,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近端切缘距肿瘤距离、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近(P均>0.05)。两组术前1天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术后第1、2、3、7天均较术前1天明显升高(P均<0.05),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1天明显下降(P均<0.05);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淋巴细胞计数在术后第1天降到最低值;术后同一时点,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效果相近,手术时间稍长,住院费用高,术后引起的免疫抑制程度相近。 胡时栋 胡子龙 邹贵军 吴有军 邢晓伟 李宇轩 张凯 何长征 王迪 杨宇 王玉锋 杜晓辉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胃癌 近期疗效 免疫 GSDMD基因敲除对内毒素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GSDMD基因对内毒素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20只野生型C57BL/6小鼠和20只GSDMD基因敲除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T-sham组)、野生型ALI组(WT-ALI组)、基因敲除型对照组(KO-sham组)及基因敲除型ALI组(KO-ALI组),每组10只。ALI组经气管滴入1 mg/kg脂多糖(LPS)制备小鼠ALI模型,对照组气管滴入等体积的PBS溶液。造模成功后取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完成肺损伤半定量评分,并测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BCA法检测BALF中总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ALF和肺组织中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WT-ALI组相比,KO-ALI组小鼠肺损伤半定量评分及肺组织W/D均明显降低(P<0.01),BALF中总蛋白含量以及TNF-α、IL-1β、IL-6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基因敲除型小鼠未见GSDMD蛋白的表达和活化。野生型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接受LPS处理后,caspase-1和caspase-11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结论经气管滴入LPS可以诱导小鼠肺内出现GSDMD蛋白的表达和活化,而GSDMD基因敲除有助于降低肺组织炎症水平并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 帅维正 李军 李大伟 邹剑峰 胡子龙 李琦 李哲 赵哲 张志成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CUEDC2在不同侵袭迁移能力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CUEDC2(CUE domain containing 2)在不同侵袭、迁移能力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和LOVO,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的侵袭、迁移能力,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UEDC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侵袭、迁移能力逐渐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表达CUEDC2mRNA依次增加,LOVO、SW620表达量明显高于SW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的CUEDC2蛋白表达量依次增加,LOVO、SW620表达量明显高于SW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增加,CUEDC2的表达水平具有增加的趋势。CUEDC2可能具有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系侵袭迁移的作用,有望成为潜在的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标识蛋白。 胡时栋 胡子龙 邹贵军 吴有军 邢晓伟 李宇轩 张凯 何长征 王迪 杨宇 王玉锋 杜晓辉关键词:CUEDC2 迁移 结直肠癌 细胞系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施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66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全组663例病人出现并发症76例(11.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的性别、肥胖、术前合并症、肿瘤位置、淋巴结清扫数目、TNM分期、手术时间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120,95%CI:1.150~3.909)、术前合并症(OR=2.618,95%CI:1.483~4.621)、肿瘤位置(OR=10.338,95%CI:5.672~18.842)、TNM分期(OR=3.111,95%CI:1.774~5.457)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性别、术前合并症、肿瘤位置、TNM分期是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常见。 吴世鹏 李松岩 张红亮 胡子龙 滕达 张玄德 王玉峰 杜晓辉关键词:腹腔镜 直肠前切除 并发症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移植耐受、肿瘤的免疫抑制等关系密切。近年来,Treg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Treg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细胞-细胞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干扰细胞代谢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CD4^+CD8^+效应T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因此,针对Treg的免疫疗法对于治疗肿瘤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特点及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胡子龙 何长征 邢晓伟 胡时栋 李宇轩 宋林杰 王玉锋 杜晓辉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肿瘤免疫 肿瘤治疗 RF/6A细胞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和活性氧水平 目的:眼球新生血管发生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都会引起视网膜的新生血管,继而导致视力障碍。大量文献表明,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胡子龙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活性氧 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制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老年结肠癌病人(年龄>70岁)139例,其中腹腔镜组76例,行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63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0.0 min和132.5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80 ml和12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进流食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个数、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充分准备、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结肠癌治疗中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远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胡子龙 何长征 胡时栋 邢晓伟 李宇轩 宋林杰 王玉锋 杜晓辉关键词:老年病人 腹腔镜手术 结肠癌 生存率 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指标观察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围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11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5例,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3D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对照组60例,行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3D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程度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23.4±8.5)min vs(120.4±9.5)min,P=0.061]、手术出血量[(54.9±20.7)ml vs(53.4±18.2)ml,P=0.752]、淋巴结清扫数目[(16.4±3.6)枚vs(16.8±2.9)枚,P=0.2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2.9±0.4)d,少于对照组的(3.5±0.5)d(P=0.038);进食流质食物时间:观察组(45.8±5.3)h,少于对照组的(52.4±7.5)h(P=0.001);住院时间:观察组(7.1±2.2)d少于对照组的(11.4±2.7)d(P<0.001);根据术中远近肠管血运情况及吻合口张力大小等,对观察组术中2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照组术中7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P=0.038);术后观察组2例出现吻合口瘘,对照组3例吻合口瘘,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经过禁食水、营养支持及腹腔冲洗等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与传统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相比,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安全可行,患者术后恢复快,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李松岩 宋林杰 那兴邦 李宇轩 李宇轩 胡子龙 张红亮关键词: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