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晓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襄阳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协调发展度(D)的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评价了襄阳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8—2014年襄阳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较稳定的上升趋势.2008—2010年,0.40≤D≤0.59,襄阳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过渡协调发展阶段;2011—2014年,0.60≤D≤0.89,襄阳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协调发展阶段;2014年,襄阳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已经达到良好协调发展类型.襄阳需要持续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襄阳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优质协调发展.
- 聂晓张弢丁玲玲
-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评价指标协调发展度
-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城乡关系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理顺了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城乡关系演变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建国以来城乡关系演变的现实启发,服务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 聂晓张弢李柱
- 关键词:城乡关系历史演变城乡一体化
- 襄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 2015年
-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襄阳市近年来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不足和困难,积极探索襄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以及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意识观念、体制机制、资金筹措、农民利益诉求等方面探讨加快襄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以便促进襄阳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聂晓张弢丁玲玲
-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浅水-间歇灌溉(SIT)、湿润-间歇灌溉(MIT)、传统淹灌(CSF)处理下寒地稻田的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SIT、MIT处理有利于形成低矮粗壮的稻杆,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整个生育进程,水稻叶面积指数大小均表现为MIT处理>SIT处理>CSF处理,且以分蘖中后期差异最为显著;与CSF处理相比,SIT、MIT处理显著增加了收获期穗干物质量和单株有效穗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提高了7.0%、9.5%,实际籽实产量分别增加了8.6%、11.9%。SIT、MIT处理为解决寒地井灌稻区井水低温减产问题提供了思路。
- 聂晓王毅勇刘兴土
- 关键词: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
- 湖北生态文明评价及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以2001—2014年间的湖北省纵向统计数据及2014年的横向统计数据为评价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开展生态文明评价,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日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为武汉,最低为荆州.而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湖北省大部分地级市还处在向协调发展的目标过渡的阶段.依据发展类型的地域差异,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及建议.
- 聂晓张弢李柱冯芳
- 关键词:生态文明水平协调发展度
- 人类活动对三江平原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土地总面积10.89×104km2,平原面积占61%,山区面积仅占39%.全区包括23个市县及其中的52个国营农场和8个森林工业局.
- 王毅勇赵志春聂晓
- 关键词:三江平原可持续发展
-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通过构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以及区域基尼曲线,计算了松嫩—三江平原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水资源—耕地资源基尼系数,对区域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松嫩—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水资源-耕地资源基尼系数分别为0.381 04 m3/hm2、0.445 8,水土资源匹配较不均衡;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粮食主产区松嫩—三江平原中部的四平—长春—松原—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一线及三江平原腹地佳木斯一带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差甚至极差。在未来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应注意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控以及水资源空间匹配的合理性。
- 聂晓刘兴土王毅勇
- 关键词:水土资源基尼系数
- 期刊排序计量学算法评价
- 2014年
- 学术期刊在传播新知识和认证科学功绩上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评价学术出版物时,对期刊的排序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对期刊排序计量学算法影响因子和h指数进行了简单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因子和h指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学术水平,但都各有其弊端,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期刊,应采用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聂晓张弢丁玲玲
- 非充分灌溉对寒地井灌稻田耗水规律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间歇灌(IT)、湿润灌(MT)和淹灌(CSF))寒地井灌稻田的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非充分灌溉(IT、MT)和淹灌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的耗水量、蒸散量、渗漏量差异显著(P<0.05),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湿润灌分别节水17.0%和21.4%。非充分灌溉(IT、MT)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产量,显著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湿润灌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5.7%、50.0%。湿润灌的节水和增产效果都略优于间歇灌,但差异并不显著。
- 聂晓王毅勇
- 关键词:间歇灌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
-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蒸散量估算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非称重式蒸渗仪测定的寒地稻田实际蒸散量,探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和Penman-Monteith参考作物蒸散-作物系数法(PM-Kc模型)在寒地稻田蒸散量计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的蒸散量较实测蒸散量偏低9.1%,但总体有较好的相关性(R2=0.87);校正后的PM-Kc模型低估了水稻生长中期和后期的累积ET,但其相对误差均小于10%,而生长初期,PM-Kc模型得到的累积ET比实测的累积ET_a高19.34%,以生长初期为例进一步分析PM-Kc模型与实际蒸散ET_a的关系,展现了随着间隔日数的增加,RMSE、MAE有降低的趋势,一致性系数d有提高的趋势,PM-Kc模型得到的7日平均模拟实际蒸散与实测蒸散数据最为接近。
- 聂晓王毅勇刘兴土
- 关键词:寒地稻田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