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癌
  • 4篇放射性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治疗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小细胞
  • 3篇粒子植入
  • 3篇粒子植入治疗
  • 3篇放射性粒子
  • 2篇术后
  • 2篇转移瘤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共面
  • 2篇放射性粒子植...
  • 2篇放射性粒子植...
  • 2篇非小细胞

机构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9篇石树远
  • 6篇郑广钧
  • 5篇冯震
  • 5篇柴树德
  • 3篇吕金爽
  • 3篇梁吉祥
  • 2篇孙大强
  • 2篇张圣杰
  • 2篇申文江
  • 2篇王俊杰
  • 2篇张雷
  • 2篇曲新栋
  • 2篇朱晓雷
  • 1篇杨景魁
  • 1篇关志宇
  • 1篇阎卫亮
  • 1篇柴云飞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肿瘤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25)I粒子植入治疗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短期疗效被引量:6
2010年
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瘤常以多发灶为特点,能够手术切除的孤立性单灶仅占2%左右,绝大多数以放化疗为主。化疗难以消退肿瘤,传统外放疗因严重的副反应使剂量提升困难而限制疗效。
郑广钧柴树德梁吉祥冯震石树远申文江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短期疗效肺转移瘤粒子植入治疗放化疗
肺癌骨转移105例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对天津市胸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105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生存曲线法估计全组患者确诊肺癌和确诊骨转移后的生存率;以对数秩检验Log—rank法和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COX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自确诊肺癌起,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9%、29.5%。自确诊骨转移起,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3个月,1年生存率为38.1%,2年生存率为12.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确诊肺癌时的临床分期、肺癌原发灶手术、确诊骨转移时体力状态(PS)评分、骨转移后的化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双磷酸盐治疗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确诊肺癌时的临床分期、确诊骨转移时的PS评分、骨转移后的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总体预后差,确诊肺癌时临床分期较早、确诊骨转移时PS评分为0~1分、骨转移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可能预后相对较好。
曲新栋孙大强石树远张雷
关键词:肺肿瘤骨肿瘤继发性预后肿瘤转移
呼出气冷凝液中SP-A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成分测定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呼吸道疾病炎症状态检测方法。是一种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程度的手段,被称为生化肺功能,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性...
石树远
关键词:胸部外科学围手术期肺功能评价呼出气冷凝液
文献传递
缓释氟尿嘧啶与缓释顺铂粒子联合125I粒子治疗肺癌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和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A组32例缓释氟尿嘧啶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16例用缓释顺铂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C组42例单纯接受125I粒子植入。随访6~10个月。结果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93.7%、93.8%、73.8%。A、B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释氟尿嘧啶和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肺癌的疗效显著。
石树远梁吉祥郑广钧冯震柴树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4R组淋巴结转移瘤的剂量学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应用共面模板(coplanar template,CPT)对4R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进行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植入前、后剂量学符合程度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伴有4R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32例,对该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灶行CT引导下CPT辅助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前行胸部CT扫描获得医学数据成像信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导入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brachy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BTPS)进行预计划,处方剂量(prescribed dose,PD)120 Gy。术中应用CPT控制针的穿刺和粒子的植入,CT扫描验证插植针及粒子空间位置分布,完成植入后即刻进行剂量评估,验证结果与术前计划的剂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根据术后第6 个月时复查的胸部CT,与粒子植入前进行比较,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判定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剂量评估,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232.5±30.2)Gy,90%靶区体积的剂量为(150.8±16.6) Gy,100%靶区体积的剂量为(100.4±12.6) Gy,100%PD覆盖的靶区体积为(94.1±2.6)%,200%PD覆盖的靶区体积(33.0±5.7)%,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为0.75±0.06,靶区外体积指数(external index,EI)为(22.7±5.8)%,上腔静脉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19.3±7.2)Gy,主动脉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12.1±5.1)Gy。术后6个月判定疗效,有效率为84.37%。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明显肺部放射性损伤及大血管损伤、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应用CPT辅助对4R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进行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较好地在术中实现术前BTPS计划目标、避免重要血管和脏器损伤,是一种精准、�
吕金爽郑广钧张圣杰杨景魁阎卫亮石树远冯震朱晓雷柴树德王俊杰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
CT引导共面模板辅助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或复发胸壁恶性肿瘤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CT引导共面模板(coplanar template,CPT) 辅助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或复发胸壁恶性肿瘤的剂量准确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31例转移或复发胸壁恶性肿瘤患者接受CT引导CPT辅助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资料。术前制定治疗计划,处方剂量(PD)110 Gy,术中在CT引导下应用CPT辅助进行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术后立即扫描CT观察粒子位置分布,进行剂量验证。比较手术前后D90、D100、V90、V100及粒子数量之间的差异。术后定期复查胸CT,与术前比较肿瘤变化,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判定疗效,随访至2016年7月。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手术前后D90、D100、V90、V100及粒子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为0.951±0.13,靶区外体积指数(external index)为6.5%±0.9%。术后6个月,完全缓解(CR)25.8%(8/31),部分缓解(PR)51.6%(16/31),肿瘤稳定(SD)6.5%(2/31),肿瘤进展(PD)16.1% (5/31),有效率(CR+PR)77.4%,局部控制率83.9%(26/31)。随访过程中有13例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CT引导下应用CPT辅助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胸壁恶性肿瘤可保障术前计划在术中得到执行,从而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而且安全、有效。
石树远郑广钧张圣杰吕金爽冯震柴树德王俊杰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胸壁肿瘤转移性肿瘤
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复合型肺癌术后化疗的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复合型肺癌术后化疗的意义。方法:选择天津市胸科医院2004年5月—2012年4月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复合型肺癌的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以术后是否化疗分为化疗组与无化疗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生存检验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50例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复合型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40个月,平均为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左肺还是右肺(P=0.010)、淋巴结有无转移(P=0.013)、术后有无化疗(P=0.009)和N分期(P=0.001)对无进展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N分期(风险比为5.460,95%可信区间:2.007~14.852,P=0.001)及术后化疗(风险比为0.317,95%可信区间:0.126~0.800,P=0.015)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复合型肺癌是一种小细胞肺癌的特殊亚型,对其治疗应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根据TNM分期认真地进行术前评估,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早期患者,手术切除后辅以化疗能够改善其预后。
张雷石树远曲新栋范宜楚孙大强
关键词:药物疗法COX多因素分析
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大气管内肿瘤向腔外浸润生长侵犯肺门,与心脏、大血管浸润形成固定性肿块的中心型肺癌,属非手术适应证,临床死亡率高。常规应用的外放疗只能取得姑息性效果,化疗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将大气管内和肺门肿块作为统一靶区,同期采用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的治疗方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尝试使用此方法结合常规化疗治疗了65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郑广钧柴树德柴云飞梁吉祥石树远冯震申文江
关键词:晚期中心型肺癌疗效观察放射性气管内肿瘤
靶区勾画对^(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靶区的勾画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NSCLC患者60例,根据入组编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1依据胸部CT肺窗沿瘤体边缘直接勾画靶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术前计划,指导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2按照胸部CT肺窗沿瘤体边缘再外放0.5cm认定为靶区,根据此靶区制定术前计划,再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及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原位复发率及出现放射性肺损伤(RIPD)的情况,随访期为1年。根据术后第6个月时复查胸部CT结果,与粒子植入前进行比较,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组1与组2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7%vs 90.0%;χ~2=0.991,P=0.326);组1的肿瘤原位复发率显著高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vs 6.7%;χ~2=2.071,P=0.043)。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肺功能指标FEV_1%和DL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胸部CT肺窗将沿瘤体边界外放0.5cm后进行肺癌^(125)I粒子植入,可减少肿瘤原位复发,且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及引发明显肺功能损伤。
吕金爽关志宇郑广钧石树远朱晓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区勾画原位复发放射性肺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