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红壤
  • 1篇氮积累
  • 1篇地带性
  • 1篇地带性土壤
  • 1篇堆肥
  • 1篇亚热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循环
  • 1篇营养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生活垃圾
  • 1篇生活垃圾堆肥
  • 1篇生态结构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动态
  • 1篇水分动态变化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石华
  • 3篇唐永良
  • 3篇龚子同
  • 2篇陈志诚
  • 2篇张桃林
  • 2篇王明珠
  • 2篇李忠佩
  • 2篇何园球
  • 2篇赵其国
  • 1篇骆国保
  • 1篇高坤林
  • 1篇杨艳生
  • 1篇孔德珍
  • 1篇赵文君
  • 1篇刘崇群
  • 1篇徐俊祥
  • 1篇姚贤良
  • 1篇鲁如坤
  • 1篇陈鸿昭

传媒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与环境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热带亚热带土...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89
  • 1篇19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秸秆覆盖对旱地红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5
1998年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的猕猴桃园上进行秸秆覆盖改进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红壤覆盖秸秆后再覆±5-10cm,与原来单纯覆盖秸秆相比,在干旱季节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可增加1.5%,凋萎含水量出现几率减少8%,抗旱效果大大增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防旱措施.另外,与对照相比,深翻0.8m对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也有明显效果.不同覆盖物的试验结果表明,覆盖草本植物残体,在改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上的效果优于覆盖秸秆植物残体,建议在应用诸如玉米等稿秆作物的秸秆进行覆盖时应进行切碎处理并适当配施无机肥料.
李忠佩唐永良石华
关键词:秸秆覆盖旱地红壤红壤水分动态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富铁铝土壤的分类被引量:8
2000年
回顾了我国富铁土和铁铝土分类的历史。我国近代土壤分类开始于30年代;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土壤分类深受前苏联地理发生分类的影响。在地理发生分类体系中,按生物气候气候条件,热带、亚热带地带性土壤分别为燥红土、红壤、黄壤、赤红壤和砖红壤。从80年代开始,我国土壤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实际,引入了土壤系统分类。这一分类的特点是根据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土壤类型。据此,这一区域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是富铁土和铁铝土。
龚子同陈志诚赵文君石华
关键词:土壤系统分类地带性土壤富铁土
江南坡地农林生态系统发展过程和可持续性研究
1995年
本文对江南坡地农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以及农林生产率,土地生产力,根际菌间相互作用和再生资源多级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谭云峰肖和艾曾馥平石华
关键词:持续性
红壤研究四十春 为庆祝建国40周年而作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介绍了南京土壤研究所建国以来在红壤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石华
关键词:红壤物理性质理化性质营养
从长江洪水看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被引量:3
1999年
从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说起,分析从汉代到清末2000 年间及近40 年来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变化趋势,认为造成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异常,但也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关,其中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是最重要的因素。探讨了防治长江水患的对策;基于对土壤的吸水和贮水功能主要靠地被层和土壤有机质层,而水土流失是从植被破坏、地被层消失开始的,以及对古今治水、治土正反两个方面的认识,提出了治水的同时应治土的观点及5 条有效的途径。
龚子同陈鸿昭石华骆国保
关键词:土壤环境保护水土流失洪水长江
不同轮作措施下瘠薄红壤中碳氮积累特征被引量:18
2002年
通过长期田间试验 ,观测不同恢复利用模式下物质循环和瘠薄红壤中有机碳、全氮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的恢复利用模式下植物生物量、有机质归还量以及氮素平衡状况都有明显差异。如果林粮轮作处理配合合理施肥 ,可使地上部植物生物量达到纯林处理的 75 %~ 10 0 %水平 ,有机质的归还量相当 ,氮素处于盈余状态 ,系统的稳定性较高 ,作物的生产力不断增加。不同模式利用 11年后 ,纯林处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达到 14~ 16g·kg-1,全氮含量达到 1g·kg-1以上 ;林粮轮作处理的相应值为 9~ 11g·kg-1和 0 .6~ 0 .9g·kg-1;常规耕作处理为 7g·kg-1以下和 0 .6 g·kg-1以下 ;这分别是目前较高熟化程度、中等肥力、低肥力红壤旱地的含量水平。采用较合理的种植模式和施肥措施 ,瘠薄红壤或低肥力红壤的肥力可在 10年左右时间恢复到中高度熟化水平。因侵蚀造成大量损失可能是旱地红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瘠薄红壤恢复利用后有机碳的积累量大大增加 ,表明其在固持大气CO2 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李忠佩唐永良石华张桃林
关键词:轮作
红壤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及农业持续发展
石华赵其国王明珠张桃林何园球鲁如坤姚贤良孔德珍龚子同陈志诚杨艳生刘崇群唐永
该成果内容涉及红壤开发战略、资源利用保护、生态优化模式和系统结构功能等,充分反映了红壤生态研究的新进展。其进展也是我国在这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对提高红壤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有关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都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结构红壤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特点与成土过程研究被引量:6
1993年
作者在海南吊罗山、南昌梅岭和江西红壤生态实验站选择了8个代表性森林土壤类型,设置排水采集器、集水区和综合观测装置进行长期地、定位地观测与研究,取得了土壤养分循环和脱硅富铝化过程长系列资料。并探讨了森林土壤成土过程、特别是现代成土过程是否仍在继续进行及其强度差异和水热状况对其的影响。
何园球赵其国王明珠石华
关键词:森林土壤热带土壤养分循环
生活垃圾堆肥对花生和猕猴桃生产品质的影响及其改土效果被引量:13
1995年
研究了在红壤地区垃圾堆肥的肥效及改土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垃圾堆肥45~90t/hm2,猕猴桃鲜果增产59.2%~332.35%;花生增产16.2%~21.6%。猕猴桃鲜果维生素C含量提高29.87%~35.12%;总糖由43.4g/kg增加到80.48/kg;重金属元素Cu、Cr、Pb、Cd的含量基本上近似对照,与此同时,垃圾堆肥使土壤中对植物根系具毒害作用的交换性Al由12.66mol/kg降为0.32mol/kg.土壤容重由原来的1.3~1.27g/cm3降为1.11~1.10g/m3;田间持水量由15.89%提高到19.04%;总孔隙度由52.6%增加到56.5%;土壤(m/g)微生物的总菌数由0.97×106/g增加到22.5×106/g。─增产极显著。Note:n=11,L.S.D.test,*─Significanceofproductionincrement─Greatsignificanceofproductionincrement表3垃圾肥施用对花生产量的影响(%)Table3Effectofcompostdosageonproductionofpeanut(%)施用垃圾堆肥的猕猴?
唐永良高坤林徐俊祥石华
关键词:垃圾堆肥作物品质改土效果花生猕猴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