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佩

作品数:192 被引量:3,927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2篇农业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73篇土壤
  • 67篇红壤
  • 59篇水稻土
  • 48篇水稻
  • 41篇有机碳
  • 34篇微生物
  • 31篇施肥
  • 27篇红壤水稻土
  • 24篇物量
  • 22篇碳矿化
  • 22篇微生物生物量
  • 20篇有机碳矿化
  • 18篇土壤有机
  • 14篇养分
  • 12篇土壤有机碳
  • 10篇生物量碳
  • 10篇施肥处理
  • 10篇红壤性
  • 10篇长期施肥
  • 9篇酶活性

机构

  • 189篇中国科学院
  • 4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江西省农业科...
  • 5篇上海市园林科...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科技学院
  • 3篇千叶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91篇李忠佩
  • 60篇刘明
  • 46篇江春玉
  • 40篇吴萌
  • 33篇车玉萍
  • 28篇张桃林
  • 17篇王兴祥
  • 13篇刘佳
  • 13篇孙波
  • 9篇林心雄
  • 8篇郝瑞军
  • 8篇娄运生
  • 8篇李德成
  • 7篇陈晓芬
  • 7篇何园球
  • 7篇翟修彩
  • 6篇董元华
  • 6篇吴晓晨
  • 6篇程励励
  • 6篇陈碧云

传媒

  • 42篇土壤
  • 22篇土壤学报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土壤通报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环境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热带亚热带土...
  • 2篇生态环境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7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容大小及周转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通过土壤样品的室内培养,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沼泽土、草甸土、普通黄棕壤和棕色石灰土4种土壤有机碳库容大小、各碳库平均周转时间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4种土壤剖面表层和中层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48-24.53g/kg,4.02~16.77g/kg;活性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0.99%~5.01%,1.31%~1.91%。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8.8~14.3d,10.4~16.5d;缓效性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15.88%~59.04%.20.43%~48.36%,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1.3~29.1a,3.6~21.3a;惰性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39.97%~79.11%,50.31%~77.66%。不同类型土壤三库有机碳含量均是上层明显大于中层,培养3个月,表层和中层土壤有机碳累计分解量分别达到了165.99~2429.57mg/kg,108.04-743.02mg/kg,4种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大小顺序:沼泽土〉草甸土〉棕色石灰土〉普通黄棕壤,与活性碳的百分比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对培养期间土壤有机碳累计释放量进行拟合,发现三次方程(Y=bo+b1 x+b2 x^2+b3 x^3)能很好地描述其变化趋势,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史学军陈锦盈潘剑君孙波李忠佩遆超普张黎明
关键词:土壤类型有机碳库容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3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转化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差异,为土壤改良和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和玉米秸秆300℃、400℃和500℃裂解得到的生物炭为添加材料,以发育于第四纪的红壤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135 d室内培育试验,研究秸秆生物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p H、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影响,及其对磷脂脂肪酸(PLFA)表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对照(CK)、添加水稻秸秆炭300℃(RB300)、400℃(RB400)、500℃(RB500)和添加玉米秸秆炭300℃(CB300)、400℃(CB400)、500℃(CB500)。【结果】物料类型和制备温度因素显著影响裂解得到生物炭材料的养分含量和化学性质。培育试验表明,两种秸秆生物炭的添加,平均提高土壤p H值0.16个单位;土壤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水平,分别比对照增加26.1%、20.6%和281.8%。水稻秸秆炭对土壤速效钾水平促进作用较大,而玉米秸秆炭则主要增加速效磷含量。低温裂解秸秆炭(300℃)的添加,并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碱解氮和无机氮含量;而添加RB500和CB500处理的碱解氮分别比对照低10.4%和8.1%,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3.6%和100.7%(P<0.05)。添加生物炭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磷脂脂肪酸总量平均比对照增加63.4%和47.5%,但添加300℃秸秆炭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两种秸秆炭的输入均可以增加革兰氏阴性细菌(G-)、革兰氏阳性细菌(G+)、放线菌和真菌的含量,且不同制备温度处理间的差异表现为300℃<400℃<500℃。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稻秸秆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玉米秸秆炭更为显著;不同温度水稻秸秆炭间,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而不同温度玉米秸秆炭间没有区分开来。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性质,间接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
李明李忠佩刘明江春玉吴萌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碳磷脂脂肪酸典范对应分析
黄淮海平原土壤中的固定态铵被引量:20
1992年
黄淮海平原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一般在160—200mgNkg^(-1)土之间,约占土壤全氮的20—35%;0—100cm土体固定态铵总量平均占全氮总量的41%.固定态铵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粗粉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固铵能力很弱,一般为20mgNkg^(-1)土.“固有的”固定态铵的生物有效性较低,仅在0~4%之间.
李忠佩程励励文启孝
关键词:土壤固定态铵
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退化与养分库重建被引量:33
1998年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土壤养分退化的定义、内容和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本区属严重和极严重退化的土壤面积,氮占20%左右,磷占80%左右,钾占10%;属肥沃等级的土壤面积,钾占1/3左右,氮占1/6左右,而磷为零。在农田土壤养分退化机理方面,氮主要是淋失,特别是由于铵态氮在施入土壤后10天即大量转化为硝态氮,这大大增加了氮素淋失的可能;磷的退化机理主要是磷的固定,红壤最高固磷量可达1300mg/kg,但不同土壤差别很大,少的只有60mg/kg。研究表明,养分库的重建速度是很不相同的,其顺序是P>K>N(P、K为速效态)。可见,红壤有效磷、钾库的重建在正确施肥条件下,可以较快地达到,但土壤氮库的重建要慢得多。研究还表明,只有在正确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土壤的氮库和碳库才能较稳定地提高。
张桃林鲁如坤李忠佩
关键词:红壤土壤退化
利用碱渣促进农作物秸秆高效腐熟的方法及应用
利用碱渣促进农作物秸秆高效腐熟的方法及应用,先将秸秆粉碎并调节含水量至60~70%wt,加入菌剂混匀,用尿素调节碳/氮比至20~30,再添加占上述混合物质量5~15%的碱渣,将物料密闭培养50~60天,每隔两天通气一次,...
翟修彩刘明李忠佩
红壤典型区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积累与分布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5年
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是红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自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以来,本课题组围绕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了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与影响因素、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动态、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以及红壤水稻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过去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初步展望。
李忠佩刘明江春玉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添加葡萄糖对不同肥力黑土氮素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氮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增施化学氮肥,是农业生产采取的主要增产措施之一。我国的氮肥消费量已占世界总消费量的约30%,但我国农业中氮素的生产效率趋于下降,而带来的农业环境污染则趋于加重。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是当前我国土壤氮素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明确其调控因素,对于合理施用氮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贾俊仙李忠佩车玉萍
关键词:肥力水平黑土氮素转化
基于FUNGuild的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根际真菌群落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解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与未发病烟株在根际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联合应用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技术研究了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与未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结果表明:(1)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根际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为4.14,而未发病烟株则高达4.71,未发病烟株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发病烟株,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与未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群落在组成上有显著差异;(2)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根际真菌以病理营养型为主,占54.64%,而未发病烟株根际真菌则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占46.10%;(3)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烟株根际的病原菌相对丰度为30.73%,显著高于未发病烟株的1.12%,镰刀菌在病原菌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高通量测序与FUNGuild联用可对土传病害感病烟株的根际优势病原真菌群落进行准确鉴定,可为烟草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李朋发杨龙李桂龙徐后娟王玉军李忠佩
关键词:镰刀菌根腐病根际真菌
不同添加剂处理对水稻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添加剂处理下水稻秸秆腐解产物的理化特性、养分含量、腐殖酸性质变化以及腐解产物浸提液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为秸秆高效、高质腐熟以及有机废弃物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水稻秸秆作为供试有机物料,EM菌作为供试腐解菌剂,FeSO4、Na2SO4、石灰和碱渣作为添加剂,布置室内培育试验,观测不同添加剂处理下水稻秸秆腐解产物的pH,有机质,氮、磷、钾养分,腐殖酸性质的变化,分析各处理腐解产物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培养54 d后,各添加剂处理的pH为8.17—8.65,呈微碱性,并且其物理特性也达到腐熟标准;10%碱渣、3%FeSO4、10%碱渣配合3%FeSO4处理下秸秆腐解产物的有机质残留和养分含量水平较高;3%FeSO4和10%碱渣配合3%FeSO4处理下,秸秆腐解产物的腐殖酸含量分别为76.1、78.0 g.kg-1,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化学添加剂处理也显著提高了腐殖酸品质,10%碱渣和10%石灰处理下,秸秆腐解产物中的胡敏酸(HA)含量为47.7和50.3 g.kg-1,胡敏酸与富里酸比(HA/FA)>2;添加10%碱渣、3%FeSO4以及10%碱渣配合3%FeSO4处理下,萝卜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均达到80%以上,表明上述处理不仅能促进秸秆的高效腐熟,还能有效消除秸秆腐解产物的毒害作用。【结论】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添加碱渣和FeSO4能明显促进秸秆腐熟,提高腐解产物的品质。
翟修彩刘明李忠佩徐阳春
关键词:添加剂水稻秸秆腐殖质发芽指数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安全农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董元华林先贵李忠佩王辉王一明徐茂殷广德梁晓辉刘勤
该项目属农业与林业领域的土壤与肥料。2001年开始,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的农用风险评价、商品有机肥的无害化快速生产及安全农用技...
关键词:
关键词:有机肥生物反应器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