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毅 作品数:42 被引量:28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 王程毅 宋朝敏 郑启安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FAMLF cDNA全长的克隆及其生物功能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克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新基因cDNA全长,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以构建的家族性AML抑制性消减文库中1个有差异表达的新基因EST序列zywb87(GenBank注册号CV973101)为基础,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其全长cDNA,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应用一步法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AML患者及正常人中的表达。结果获得了家族性AML相关新基因FAMLF的cDNA全长,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31.3,cDNA全长2313bp,开放读码框(ORF)为249bp,编码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含有信号肽,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LRR—SD22),内在固有无序结构域等功能区。Blast检索为功能未知的新基因,已被GenBank收录,并命名为FAMLF,核酸注册号为EF413001,蛋白质注册号为ABN58747。新基因FAMLF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0.66 vs 0.97±0.51,P〈0.01)。结论成功获得一个家族性AML相关新基因FAMLF cDNA全长,FAMLF基因在AML中高表达,可能是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新基因。 李景岗 王少元 黄源茂 王程毅关键词:髓样 基因 克隆 计算生物学 一个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家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家族性白血病是指具有家庭或家族聚集性质的白血病或白血病前期。同散发性白血病相比,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中发生1例以上的白血病。家族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其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是研究急性白血病(AL)发病机制的重要基因资源。本课题组对国内最大的一个白血病高发家系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跟踪随访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家系调查及细胞遗传学水平的研究,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王敏 王少元 张轶文 黄源茂 王程毅 李景岗关键词:家族性白血病 白血病前期 急性髓系 病家系 细胞遗传学 可溶性P选择素在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儿中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可溶性P选择素与临床生物标志物、小儿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探讨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在小儿重症肺炎并脓毒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符合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71例),严重脓毒症组(42例),脓毒症休克组(13例)。于入院2 h内检测相关临床生物标志物,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可溶性P选择素与其相关性。结果1.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可溶性P选择素、血乳酸、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水平逐渐升高,血小板计数、危重症评分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可溶性P选择素与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与小儿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检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对其早期诊断和判定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王程毅 宋朝敏 王世彪 郑启安 张荣娜 黄丽芳关键词:脓毒症 重症肺炎 生物标志物 P选择素 110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病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0~1岁组43例,>1~3岁组39例,>3~5岁组18例,>5岁组10例;不同季节重症MPP感染率不同,夏季发病最多;各年龄组咳嗽、肺部音比例依次减低(P<0.05);各年龄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大,患儿出现肺部合并症(肺脓肿、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和右侧肺部病变比例逐渐增多(P<0.05);110例重症MPP患儿共检出病毒52例(47.3%),其中埃伯斯坦(EB)病毒感染最多23例(20.9%),其次巨细胞病毒(CMV)18例(16.4%),各年龄组混合病毒感染分布不平均;110例在应用强有力抗生素的基础上经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部分联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后均取得了肯定的治疗效果。结论儿童重症MPP呈全年散发,以夏季多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重症MPP临床特征存在不同,同时还存在混合感染现象。重症支原体肺炎CRP、LDH均明显升高。早期识别临床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展趋势的患儿,辅以联合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陈钦 王程毅 刘光华 王世彪关键词:儿童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及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2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入住24h以上,符合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极危重组(<70分)、危重组(~80分)和非危重组(>80分)。检测炎症因子(血WBC、PLT和CRP、IL-6)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炎症因子、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01例患儿进入分析,男47例,女54例。非危重组53例,危重组42例,极危重组6例。①随着危重症评分分值降低,IL-6、D-二聚体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P水平亦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逐渐增高,在非危重组和危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则随危重症评分降低呈降低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WBC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IL-6、可溶性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血WBC和CRP与危重症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IL-6、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和PLT水平与儿童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杨秀霖 王程毅 郑启安 张荣娜 王世彪 宋朝敏关键词:血液凝固障碍 重症肺炎 脓毒症 危重评分 儿童胸腔积液147例病因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7例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7例患儿中,123例为肺炎旁胸腔积液(83.67%),24例为非感染性胸腔积液(16.33%)。123例肺炎旁胸腔积液中,各年龄组及各季节引起胸腔积液的病原有所不同,<3岁组患儿细菌感染率较高,≥3岁组患儿以支原体感染为主,>7岁组患儿结核感染发生率较高。秋季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季节,混合性感染以夏季多见,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结核及真菌感染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是小儿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其病原学具有年龄分布和季节分布特点,据此,可在该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对病原学的判断提供线索。 李静晶 陈鲁闽 王程毅 叶红 陈燕玲 张智楠关键词:胸腔积液 儿童 病因 流行病学 高剂量二代脂肪乳剂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剂量二代脂肪乳剂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救护中心收治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试验组出生24 h内给予200 g/L脂肪乳剂2.0 g/(kg·d),每日增加0.5~1.0 g/(kg·d),直至3.5 g/(kg·d);对照组出生24 h后开始给予200 g/L脂肪乳剂0.5 g/(kg·d),每日增加0.5 g/(kg·d),直至3.5 g/(kg·d)。脂肪乳剂为二代脂肪乳力能,2组其他静脉营养方法相同。比较2组出生时一般情况、血生化指标、体格增长和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分别为(22.27±7.17) d、(27.36±11.37)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2.512,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37.75±12.28) d、(44.36±16.45)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3,P〈0.05);第6、7天静脉输注葡萄糖速度分别为(8.10±0.92) mg/(kg·min)、(8.49±1.06) mg/(kg·min)和(7.98±0.79) mg/(kg·min)、(8.22±0.76) mg/(kg·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4,P〈0.05;t=9.705,P〈0.01);第7天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0.18(0.03~0.59) mmol/L、0.28(0.07~0.99) 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500,P〈0.05);第4周胸围分别为(27.21±1.62) cm、(26.56±0.96) 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5.0%(11/44例)和81.8%(36/44例),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率分别为0(0/44例)和9.1%(4/44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542,P〈0.01;χ^2=5.736,P〈0.05);2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医院内感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 宋朝敏 王程毅 杨斌 蔡文红 杨长仪关键词:早产 极低出生体质量 胃肠外营养 无创心输出量监测联合米力农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脑钠肽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无创心输出量监测(USCOM)联合米力农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吸氧、抗感染、抗心衰及维持离子酸碱平衡治疗,予以多巴胺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0.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 h。两组患儿均接受5 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脑钠肽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烦躁消失、湿罗音消失、肝脏回缩及面色转红润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哺乳时间缩短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脉峰流速(Vpk)、射血时间及校正后射血时间(FTc)、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IL-10及脑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泻、血压波动、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降低炎症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中给予USCOM监测能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王世彪 王程毅 翁斌 郭晓峰 林海关键词:米力农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脑钠肽 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ELF2C cDNA全长的克隆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克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全长,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以构建的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抑制性消减性文库中1个有差异表达的新基因 EST 序列(zywb4)为基础,综合应用电子克隆和 cDNA 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技术克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的全长 cDNA。结果获得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差异表达新基因 ELF2C的全长 cDNA 和432 bp 的开放阅读框(ORF),Blast 检索为一功能未知基因,被 GenBank 收录,注册号为 DQ359746。结论成功获得一个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 ELF2C cDNA 全长,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依据。 王程毅 王少元 林旭 张轶文 李景岗关键词:系谱 粒细胞 基因 克隆 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