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利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肝炎
  • 3篇阳性
  • 3篇细胞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纤维化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记忆T细胞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炎患者
  • 2篇CD8^+
  • 2篇HBEAG阳...
  • 1篇蛋白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星状细胞
  • 1篇星状细胞增殖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作者

  • 6篇王华利
  • 6篇杨永峰
  • 4篇冯晓宁
  • 4篇熊清芳
  • 4篇黄平
  • 2篇钟艳丹
  • 2篇赵红
  • 2篇赵磊
  • 1篇赵伟
  • 1篇张宁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肝脏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EG-IFN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动态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 e p a t i t i s B,C H B)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PEG-IFNα-2b治疗24 wk,在治疗前、治疗12和24 wk,分别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百分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结果:PEG-IFNα-2b治疗24 wk后有效率为36.7%,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6.7%,HBV DNA较低时使用效果较好.患者ALT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5),治疗12 wk时初始T细胞(na?ve T cell,Tnaive)百分率、HBV DNA滴度较治疗前下降明显(54.8±7.28 vs 60.73±6.67,4.57±1.41 vs 6.46±0.74,P<0.05),但治疗12wk与24 wk相比皆下降不明显(54.8±7.28 vs52.07±6.09,4.57±1.41 vs 3.93±1.51,P>0.05).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细胞分布频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3个时间段终末分化效应细胞(terminal effector memory,TTEM)变化不明显.有效组治疗12 wk和24 wk的ALT,HBV DNA、T naive都较无效组下降(P<0.05);有效组TEM细胞频率在各时间点都较无效组增加;治疗12 wk有效组TCM跟无效组差别不大(15.91±5.07 vs 13.42±3.40,P>0.05),但24 wk时有效组明显增加(22.27±3.58 vs 15.21±3.38,P<0.01).两组TTEM细胞不同时间段变化不大.结论:PEG-IFNα-2b治疗CHB致患者初始T细胞下降,TCM、TEM细胞频率升高,可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的概率高,抗病毒效果好.
熊清芳黄平赵磊杨永峰冯晓宁赵红王华利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D8^+T细胞记忆T细胞
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我们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虽然不同的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各具特点,但是通过一些指标建立肝纤维化的早期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行性,有望替代肝组织学检查监测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王华利赵伟杨永峰
关键词:肝纤维化非侵入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记忆T细胞的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患者CD8+记忆T细胞的产生及分布特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患者、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8名健康人的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以初始T细胞、中心记忆T细胞(TCM)、效应记忆T细胞(TEM)、终末分化效应细胞(TTEM)占总计数CD8+细胞数的百分比表示。结果与健康组、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CD8+初始T细胞明显增加(P<0.001);TCM、TEM细胞亚群分布频率显著降低(P<0.001)。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组与健康组相比,TCM升高(t=2.34,P=0.03)。高病毒载量组慢性乙型肝炎TTEM百分比比中低病毒载量高(t=2.43,P=0.02)。无论肝炎活动期还是静止期,初始T细胞、TCM、TEM、TTEM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患者CD8+记忆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体内抗原长期存在以及刺激的程度相关。从而导致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慢性化的形成。
熊清芳黄平赵磊赵红王华利冯晓宁杨永峰
关键词:免疫CD8阳性T淋巴细胞记忆T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1年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呈世界性流行。抗病毒治疗是减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病发生的关键治疗,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仅有20%-30%,病毒耐药率高,且停药后容易反弹或复发。那么对CHB的抗病毒治疗时机的把握、药物的选择、治疗的目标、治疗效果的评价及终点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王华利杨永峰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
脂联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脂联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探讨脂联素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外源性脂联素(0.1μg/mL、1μg/mL、10μg/mL)处理体外培养的HSC-T6,MTT法分析其对HSC-T6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HSC-T6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脂联素对HSC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α-SMA的蛋白表达随脂联素浓度增加而下降。结论脂联素能抑制HSC-T6的增殖,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钟艳丹杨永峰熊清芳陆伟明黄平张宁王华利冯晓宁
关键词:脂联素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PI)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80例分为3个组,其中PI/ADV组25例,采用PI(180μg/周或1.0-1.5μg/kg/周,皮下)联合ADV(10 mg/d,口服);单用PI组20例;单用ADV组35例。比较治疗48周后三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500 IU/m L)、HBs Ag和HBeAg阴转率以及血清学转换率;HBs Ag和HBeAg下降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PI/ADV组ALT复常率(84%)与PI组(5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I/ADV组与ADV组(85.7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DV组(76.0%)HBVDNA转阴率与PI组(4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V组(8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PI/ADV组、PI组、ADV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分别为28.0%、25.0%、8.5%;32.0%、30.0%、14.28%,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消失率PI/ADV组4.0%,PI组5.0%,ADV组0%,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PI/ADV组、PI组HBeAg和HBs Ag平均较基线下降分别为(312.23±288.36)S/CO、(347.70±294.81)S/CO;(7045.8±4173)IU/m L、(5495.2±1664.4)IU/m 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DV组[(178.48±91.59)S/CO、(3071.8±2421.97)IU/m 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ADV组比PI组有较高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PI/ADV组较ADV组HBs Ag、HBeAg下降较快;有一定的优势。
熊清芳黄平钟艳丹冯晓宁王华利杨永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乙型肝炎E抗原聚乙二醇干扰素Α阿德福韦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