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菁峰

作品数:37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心脏
  • 16篇起搏
  • 11篇心脏再同步
  • 11篇血管
  • 11篇再同步
  • 9篇心血管
  • 9篇心血管病
  • 9篇心血管病学
  • 9篇血管病
  • 9篇血管病学
  • 7篇心力衰竭
  • 7篇心室
  • 7篇衰竭
  • 7篇起搏器
  • 6篇心脏再同步治...
  • 6篇再同步治疗
  • 5篇心脏再同步化
  • 5篇心脏再同步化...
  • 5篇再同步化
  • 5篇再同步化治疗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37篇汪菁峰
  • 24篇葛均波
  • 24篇宿燕岗
  • 12篇秦胜梅
  • 11篇柏瑾
  • 9篇王蔚
  • 8篇梁义秀
  • 4篇周京敏
  • 3篇付明强
  • 3篇陈学颖
  • 3篇陈海燕
  • 3篇袁耀宗
  • 3篇韩雪婷
  • 2篇陈丽
  • 2篇崔洁
  • 2篇王时俊
  • 2篇邹云增
  • 2篇李志明
  • 2篇王艳艳
  • 1篇朱凌倜

传媒

  • 11篇中华心律失常...
  • 9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mpac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on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徐磊赵刚汪菁峰申程李骁刘国庆胡凯葛均波孙爱军
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CRT,其中93例将左室电极植入侧后静脉、侧静脉或后静脉(A组),另16例植入心中静脉(B组)、12例植入心大静脉(C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组患者术后NYHA分级得到显著改善,QRS波时限变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缩小(P<0.01);B组患者超声心动图部分指标及QRS波时限显著改善,但其NYHA分级无显著改变;而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CRT时应尽可能将左室电极置于左室侧壁或侧后壁。
汪菁峰宿燕岗柏瑾王蔚秦胜梅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疗效
微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自从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心脏起搏器仍然是目前唯一能够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目前全世界每年起搏器置入超过70万例.经过60年的技术发展,心脏起搏器的尺寸在稳步缩小,精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现代化...
汪菁峰宿燕岗
关键词:适应证禁忌证有效性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4
2006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 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 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改变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变。结果76例患者中,38例食管pH异常(占50%),其中18例经奥美拉唑治疗后,食管pH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亦有显著改善(P<0.01)。19例经替加色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但食管pH无显著改变。38例食管pH正常,其中18例予奥美拉唑治疗,17例予替加色罗治疗,经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pH异常或正常患者食管测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可表现为难治性慢性咽喉炎,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
汪菁峰袁耀宗许斌孙菁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胃食管反流替加色罗
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新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其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及耳鼻咽喉系统症状,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认为GERD对顽固性咳嗽、哮喘及咽喉炎等发病起重要作用。此文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汪菁峰袁耀宗
关键词:反酸烧心
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单中心植入现状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研究单中心磁共振(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植入现状.方法 入选2016年9月至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新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采用问卷形式对272例患者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进行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选择意愿调查并分析原因,同时收集本中心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植入后行MRI检查次数、部位及检查前后起搏器参数对比.结果 ①272例患者中96例患者(35.3%)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导线),132例患者(48.5%)选择普通心脏起搏器,44例患者(16.2%)选择MRI兼容起搏导线+非MRI兼容普通脉冲发生器.272例中有176例患者(64.7%)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前未做过MRI检查;②96例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有52例(54.2%)这样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原因在于既往做过MRI检查;③272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对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最关注的是安全和价格(分别为132例和92例,占48.5%和33.8%);而176例未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原因是认为以后做MRI检查的可能性很小及认为价格相对昂贵(分别为80例和60例,占45.5%和34.1%);④272例患者中122例(44.9%)认为MRI兼容心脏起搏器价格比普通心脏起搏器价格高2万元以内可以接受;⑤与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相比,44例选择植入MRI兼容起搏导线+非MRI兼容普通脉冲发生器的患者相对年轻[(72.6±12.6)岁对(63.2±8.0)岁,P=0.027],医保比例低(70.8%对36.1%,P=0.048),既往做过MRI检查的比例低(50.0%对16.9%,P=0.029),其中40例患者(90.9%)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以后更换时可以多一种选择;⑥对本中心已植入的225例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患者,中位随访期7.2个月,共行MRI检查13例(5.8%),检查前后测定起搏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中心实际选择MRI兼容起搏器和术后真正实施MRI检查的患者比例与国外�
陈学颖柏瑾王蔚秦胜梅汪菁峰梁义秀曾蒙苏宿燕岗
关键词:磁共振心脏起搏器
左右心室导线间距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即刻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部位改变时,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即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5例符合适应证患者行CRT手术,术中将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先后将右心室导线植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分别测得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及心肌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同时比较此2种不同部位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包括直接、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由正位及左侧位投影时测得)的差异。结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显著高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5.76±2.29)cm对(14.71±2.12)cm,P〈0.001],QRS时限则显著较窄[(141.84±20.89)ms对(159.84±19.56)ms,P〈0.001]。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侧位投影下的导线间距(校正后)显著大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61.23±44.58)mm对(121.34±55.91)mm,P〈0.001],其垂直距离(校正后)亦显著大于后者[(97.65±45.73)mm对(39.41±23.51)mm,P〈0.001]。结论CRT术中改变右心室起搏部位时,侧位投影下的左、右心室导线间距较大者CRT手术即刻反应较佳。
汪菁峰宿燕岗秦胜梅崔洁陈海燕葛均波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
肺动脉压力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肺动脉收缩压(PASP)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107例接受CRT手术的患者,根据其术前PASP测值分为三组:轻度组(PASP<50 mmHg),中度组(50 mmHg≤PASP<70 mmHg),重度组(PASP≥70 mmHg)。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CRT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三组CRT有效性,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术前PASP对CRT有效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CRT术后6月,轻度组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左室射血分数的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的缩小亦显著优于另2组(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CRT有效率有显著差异(64.3%vs 50%vs 26.7%,P=0.028)。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0.653±0.053(P<0.01)。以PASP<55 mmHg预测CRT有效的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53.1%。结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CRT疗效显著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者,术前PASP对CRT反应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汪菁峰秦胜梅宿燕岗崔洁柏瑾王蔚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肺动脉收缩压
心脏性猝死一级与二级预防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临床特征单中心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数量与心脏性猝死(SCD)一级与二级预防患者临床资料特征,为ICD患者筛选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行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资料与患者植入ICD类型,分析历年ICD植入数量与一级、二级预防患者资料的特征与差异。结果入选214例患者,一级预防108例,二级预防106例。ICD植入数量与一级预防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与二级预防患者相比,一级预防患者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更差(P〈0.01),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0.34±0.01)对(0.50±0.16),P〈0.01],QRS时限更长[(135.83±35.08)ms对(111.68±34.15)ms,P〈0.01],10g(NT.proBNP)水平更高[(3.32±0.62)pg/ml对(2.83±0.83)pg/ml,P〈0.01],肾小球滤过率更低[(75.15±24.23)ml/min对(90.25±70.30)ml/min,P:0.037];一级预防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占90%,与二级预防患者疾病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冠状动脉疾病比例均较低(13.1%与22.6%);二级预防患者主要植入单腔ICD(84.0%),而一级预防患者植入CRT—D比例最高(74.1%),组间植入ICD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D植入数量与~级预防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一级预防患者的识别与植入工作有待改进,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良患者与未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慢性心功能不良患者的识别。
梁义秀宿燕岗柏瑾王蔚秦胜梅汪菁峰潘文志葛均波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应证
双侧带状疱疹l例被引量:12
2003年
沈威敏汪菁峰
关键词:带状疱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