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洲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瘦素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1篇调节血压
  • 1篇血压
  • 1篇正常大鼠
  • 1篇室旁核
  • 1篇受体
  • 1篇瘦素受体
  • 1篇丘脑
  • 1篇中枢神经
  • 1篇组织化学
  • 1篇下丘脑室旁核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脑室
  • 1篇腹内侧
  • 1篇腹内侧核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马爱群
  • 2篇张炜
  • 2篇汪晓洲
  • 2篇王军
  • 1篇刘健
  • 1篇李强
  • 1篇宋新爱

传媒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瘦素通过下丘脑室旁核、腹内侧核及背内侧核调节血压
2006年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腹内侧核(VMH)及背内侧核(DMH)微注射瘦素对血压(BP)的调节作用,揭示瘦素BP调节的可能中枢位点。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立体定位脉冲电刺激及核团内微注射瘦素的方法,观察PVN、VMH及DMH在瘦素BP调节中的作用,同时收集大鼠尿液进行尿量(UV)及尿电解质分析。结果PVN、VMH、DMH微注射瘦素后,均可引起明显的BP升高、心率(HR)加快等BP调节反应:PVN内注射瘦素后,BP较注射前升高(16.3±5.0)mmHg,心率增加(57.7±15.2)次/min;VMH微注射瘦素后,BP较前升高(11.5±2.6)mmHg,心率增加(39.8±3.2)次/mimDMH微注射瘦素后,BP较前升高(13.1±1.5)mmHg,心率增加(51.9±19.2)次/min,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上述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与脉冲电刺激产生的即刻、短期升压效应不同,瘦素的升压作用出现较慢但持续时间长,大约在注射后20~30min达到高峰,持续到试验结束尚不能完全恢复到干预前水平,同时伴UV和尿钠(UNa)排泄减少的趋势。结论瘦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BP升高、HR加快等心血管反应,PVN、VMH、DMH可能是瘦素引起BP升高的中枢作用位点,并且推测这些核团可能是肥胖性高血压发病中枢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汪晓洲马爱群王军张炜李强宋新爱刘健
关键词:瘦素室旁核腹内侧核血压
正常大鼠中枢神经瘦素受体的分布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瘦素受体在正常Sprague Dawley(SD)大鼠下丘脑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高度特异性抗瘦素受体血清,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瘦素受体在下丘脑的分布。结果SD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弓状核、视上核、杏仁基底外侧核等均可见到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此外,扣带、海马、脑室室管膜上皮细胞和脉络丛等部位亦可观察到少量阳性细胞。结论瘦素受体广泛分布于正常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是其主要存在部位,包括室旁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等可能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核团。
汪晓洲马爱群王军张炜
关键词:瘦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下丘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