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心病患者绿脓杆菌分型耐药质粒DNA分子杂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1995年
- 对8所医院住院肺心病患者痰培养获绿脓杆菌(PA)600株进行分型分析,结果P6型占25.6%。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假单胞菌及PA型别分布不同,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依据。150株中的68株PA含有质粒,用β-内酰胺酶和氨基苷钝化酶耐药基因探针各6种,与60株含质粒的PA菌落杂交,证实从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到的3株PA均带有与OXA-2、AAC(6')-1b同源的DNA序列并均来自同一个菌株,在传播院内感染时,又获得了新的耐药基因。
- 缪竞智张秀珍李焕娄何依萍王小平张桂兰林凤如
- 关键词:肺心病绿脓杆菌质粒分子杂交
-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
-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以来部分胸腹水转移癌48例(肺癌20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14例,胃肠及胰腺癌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及应用免疫细胞化...
- 方芳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
- 文献传递
-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胸、腹水转移癌4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HE染色观察两者形态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和BerEP4的表达。结果腺癌和间皮细胞两者形态各有特点,但是分化好的腺癌和明显增生的间皮细胞仅从常规涂片难以鉴别;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反应性间皮细胞HBME-1和calretinin阳性率为86.7%和76.7%;而腺癌细胞只有少量表达,特异性高达95.8%和100%。MOC-31、E-cadherin和BerEP4对转移性腺癌细胞阳性率为70.8%、77.1%和88.4%,间皮细胞表达很少,特异性分别为90%、93.3%、93%。两者对5种抗体的表现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常规涂片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别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增生有很大的帮助,最好应用一组抗体综合分析判断,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及BerEP4是目前非常有效的组合。
- 方芳张伟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转移癌免疫细胞化学
- 老年人恶性肿瘤(208例尸检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617例60岁以上老年人尸检中,检出恶性肿瘤208例,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和所占死亡百分比,男性分别为35.8%和26.0%,女性分别为26.4%和19.3%。恶性肿瘤在男、女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均居第 二位。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不断增高,而女性70岁组最高。检出率居前三位的恶性肿瘤男性为肺癌(8.6%)、胃癌(5.9%)和肝癌(4.6%);女性为肺癌(7.9%)、胃癌(3.6%)和肠癌(2.9%)。应强调随着年代的推进,恶性肿瘤所占的死亡百分比不断升高,从五六十年代的19.8%,上升到八十年代以后阶段的26.0%,而且有进一步升高的可能。这应引起临床医师及老年医学研究者的重视。
- 周季林凤如张子诚
- 关键词:肿瘤年龄性别尸体解剖老年人尸检分析
-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癌原发部位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能检测浆膜腔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9例浆膜腔转移性腺癌行常规HE染色,其中肺癌40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21例、胃肠及胰腺癌22例,从癌细胞群等18个形态学方面进行观察。其中75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了CA125、CA199、SPB、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的表达。结果通过形态学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原发部位的转移癌的癌细胞总量、细胞群大小、细胞群与单个细胞的比例、细胞群形态及涂片背景等方面各有一些特点:肺癌、乳腺癌中小细胞群各占95%、100%;卵巢癌多以大群存在,占85.7%,并且在涂片中癌细胞数量较多,以群团为主;部分胃肠癌(45.5%)在涂片中数量较少,并以单个散在为主(40.9%);肺癌及卵巢癌中都可见沙砾体。SPB、TTF1可以用来支持在浆膜腔转移性肺腺癌的来源,CA125阳性支持卵巢癌来源。CA199在各组癌中都有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若用于腹水,对胃肠、胰腺来源的肿瘤还是有帮助的。结论浆膜腔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观察、辅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基本临床资料三者结合对推测原发部位很有意义。
- 方芳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马正中
- 关键词:腹水液细胞学
- 恶性肿瘤脏器转移规律的探讨──附311例尸检资料分析被引量:4
- 1995年
- 作者对311例尸检病例恶性肿瘤非淋巴道转移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的转移是有一定规律的。作者还对各种主要恶性肿瘤转移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初步探讨,这对肿瘤转移时判断肿瘤的原发部位是很有意义的。
- 周季林凤如马正中黄素琼
- 关键词:肿瘤转移尸检
- 初探科学基金制对促进科研的作用被引量:2
- 1997年
- 初探科学基金制对促进科研的作用谷明明李英刘勇林凤如郑宏北京医院是一所以高干保健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医院,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可以说,北京医院的科研工作是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院领导及时抓住时机,自1988年设立了科研基金才系统开始的。尤其1992年以...
- 谷明明李英刘勇林凤如郑宏
- 关键词:科学基金制
- 生脉散对老龄大鼠中暑的预防作用被引量:3
- 1989年
- 选择15~18月龄 Wistar 大鼠,置于41℃高温环境中12h。其间每隔3h 向胃内灌入10%生脉散冲剂,观察生脉散预防动物中暑的效果。结果表明生脉散可降低动物死亡率,减轻心肌磷酸肌酸及 cAMP 含量的耗竭。本文还就生脉散防暑作用的某些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可能与该药稳定心肌能量贮备有关。结果提示生脉散对防治老年人中暑有一定应用价值。
- 林凤如曹纯庵赵伟育顾增发
- 关键词:生脉散中暑
- 原发性输卵管癌13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对13例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早期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参考意见。方法收集同期妇科恶性肿瘤989例,从中查出13例PFTC病例供研究,分析病历,观察HE组织学切片。8例病人有随访材料。结果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l.3%(13/989)。该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主要症状为间断性阴道液状分泌物增多和盆腔包块。13例患者临床Ⅰ期、病理学Ⅰ级4例;临床Ⅱ期4例,其中病理学Ⅰ级1例子、Ⅱ级1例、Ⅲ级2例;临床Ⅲ期5例,其中病理学Ⅱ级4例、Ⅲ级1例;没有Ⅳ期。结论经随诊8例分析,输卵管爆的5年存活率为75.0%,似乎与临床期别和治疗方式有关,而与组织学分级关系不大。
- 谢宏梅杨重庆薛宁崔娣林凤如
- 关键词:输卵管肿瘤原发性临床病理
- 老年人尸检中前列腺腺癌的发生情况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尸检前列腺腺癌的发生情况。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 150例老年人 (62~ 10 2岁 )尸检前列腺标本的组织病理形态。 结果 150例标本中原发前列腺腺癌 3 2例 (2 1.3 % ) ,其中前列腺临床癌 4例 (2 .7% ) ;前列腺潜伏癌 2 8例 (18.7% ) ,高分化 16例(57.1% ) ,中分化 10例 (3 5.7% ) ,低分化 2例 (7.1% )。潜伏癌中有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 (HGPIN )者 9例 ,在高分化癌中占 3 1.2 % (5/ 16) ,中分化癌中占 40 .0 % (4/ 10 ) ,低分化癌中未发现 ;潜伏癌中发现有非典型腺瘤性增生 (AAH)者 2例。 结论 60岁以上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生率是欧美国家的1/ 2左右 ,绝大多数潜伏癌分化程度为高 中分化 。
- 张勇华张劲松杨丽林凤如马正中
- 关键词:老年人尸检前列腺腺癌免疫组化组织病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