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伟毅

作品数:23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高校
  • 10篇辅导
  • 10篇辅导员
  • 9篇大学生
  • 8篇教育
  • 8篇高校辅导员
  • 6篇心理
  • 5篇政治
  • 5篇政治教育
  • 5篇治教
  • 5篇思想政治
  • 5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心理状况
  • 2篇信念
  • 2篇学生心理
  • 2篇政教
  • 2篇职业化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20篇集美大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3篇林伟毅
  • 3篇薛小建
  • 1篇陈新星

传媒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办公室业务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商业高等...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铜陵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忧及规避策略
2024年
人工智能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感性资源,提升思政教育的个性化与智能化,通过资源匹配完成思政学习场景搭建,为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过分依赖人工智能冲击思政育人本质、影响高校思政课堂师生关系、数据收集及统计方式与教学诉求冲突、缺乏科学管理制度导致伦理问题泛滥等问题,据此应从强调人工智能与育人本质的紧密互通、发挥思政教师主导力量延伸教学效能、全面聚焦学生需求开展精准教学活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思政教学效果四个方面采取对策,以此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肖辉林伟毅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思政教育伦理问题
对大学生导师制的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大学生导师制的建立,意义深远。其构建策略有: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二要组织学生导师的选聘,三要建立导师小组,四要明确导师制的职能,五要保障导学的有效实施。
林伟毅
关键词:大学生导师制
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机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深入研究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机制及对策,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资源协同的缺失状况:协同缺位、协同重叠、盲目协同。基于资源协同角度,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教育资源的表征与影响、政策资源的具象与影响、实训资源的外显与影响、社会网络资源的表象与影响。提出了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的对策:建立多课堂交互体系、产学研深度协同,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提供土壤、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氛围。
林伟毅
关键词:资源协同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优化与育人能力提升被引量:5
2012年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与其育人成效有着紧密的联系,提高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也是辅导员在理论和实践工作中需要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而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在其整体综合素质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优化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提升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需要加强人格塑造,增强育人实效性;强化动机激励,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心理素质优化服务,提高育人工作质量。
林伟毅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素质育人能力
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辅导员是当今高校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肩负着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将直接影响着高校...
林伟毅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职业化
文献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探析
2022年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观点和要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贯决定是分不开的。因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历史以来扶贫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林伟毅薛小建
关键词:扶贫
价值引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着眼点被引量:10
2015年
价值引领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动力"、"坐标系"与"免疫剂",有助于构建清晰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价值引领为着眼点明确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多元主体的分工和职责,能够有效协同各教育主体,有助于辅导员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角色定位,解决心理危机中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达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最高目标。辅导员运用价值引领开展大学生危机干预要坚持日常化、个性化、实践化、协同化、常态化原则,帮助大学生建立"心理-价值"系统。
陈新星林伟毅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被引量:7
2020年
大学生是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调查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阐释从思维和专业两个方面提升互联网+时代下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提出从多方渠道提升自身认知;完善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夯实基础提升专业素质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四个方面提升的对策建议。
林伟毅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雷锋精神对大学生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被引量:2
2013年
当前雷锋精神德育价值的理论研究,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指导高校大学生正确树立道德价值观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根本需要。通过对雷锋精神在当前大学生中认知情况的广泛调查,得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启示。深入分析雷锋精神对大学生的具体德育价值,从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服务意识、端正务实态度、倡导志愿活动等路径出发,提倡雷锋精神,从而对大学生德育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培养。
林伟毅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学生德育价值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与外化途径探微被引量:5
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为一体,是反映全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中国梦的实现者,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将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的学理依据,深入剖析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并以实践论为基础,提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途径。
林伟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内化外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