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胜

作品数:23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土壤
  • 6篇沙地
  • 6篇结皮
  • 5篇水分
  • 5篇毛乌素沙地
  • 4篇生物结皮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高寒草甸
  • 4篇草甸
  • 3篇有机碳
  • 3篇通量
  • 3篇全氮
  • 3篇黄土高原
  • 3篇国家公园
  • 3篇风蚀
  • 3篇盖度
  • 3篇表层土
  • 3篇表层土壤
  • 3篇草地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洛阳师范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3篇杨永胜
  • 10篇卜崇峰
  • 10篇李英年
  • 9篇杨永胜
  • 6篇张法伟
  • 6篇李红琴
  • 5篇叶菁
  • 5篇张朋
  • 3篇袁方
  • 3篇穆兴民
  • 3篇王春雨
  • 3篇高国雄
  • 2篇王军邦
  • 2篇张侃侃
  • 1篇冯伟
  • 1篇张雷明
  • 1篇张春云
  • 1篇张晓萍
  • 1篇石志华
  • 1篇李旭光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电...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199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昼夜温差对NEE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昼夜温差的减小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平衡产生的影响,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利用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涡动相关系统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高寒灌丛昼夜温差对净生态系统CO 2交换(NEE)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2009年、2010年、2011年NEE的逐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碳吸收的月份都是7月,分别为-263.49,-318.73,-278.47 g/(m^2·月)。就全年来看,高寒灌丛生态系统2009年、2010年、2011年的NEE为-466.19,-483.65,-204.83 g/(m^2·a),表现为弱的碳汇。高寒灌丛的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在一年中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昼夜温差却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2009年、2010年、2011年昼夜温差的月平均最小值都出现在9月,分别为11.28,12.29,10.87℃,但NEE的月平均最小值都为7月。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5-9月的昼夜温差与NEE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高寒灌丛在生长季昼夜温差的增大有利于生态系统碳的积累,暗示在未来昼夜温差减小的条件下高寒灌丛可能会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损失。
祝景彬贺慧丹张法伟李红琴李英年杨永胜杨永胜张光茹罗方林
关键词:昼夜温差高寒灌丛NEE青藏高原
毛乌素沙地苔藓结皮的野外人工培育技术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索影响毛乌素沙地人工培育苔藓结皮的关键因子及其最优组合,为该区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虑遮阳、覆膜、营养液、浇水频率4个因子,分析不同因子对苔藓结皮株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除Knop营养液外,遮阳、覆膜、浇水频率对苔藓结皮株密度、生物量有显著影响。(2)遮阳、覆膜、营养液、浇水频率4个因素对不同指标的影响顺序不同。(3)就株密度而言,野外培养最优条件为遮阳、不覆膜、Knop营养液和高频率浇水。就生物量而言,苔藓结皮野外培育最优因素组合为遮阳、覆膜、Knop营养液和高频率浇水。[结论](1)在野外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遮阳、覆膜、浇水频率对结皮生长都有显著影响。(2)在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的前提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苔藓结皮人工培育是可行的。
杨延哲张侃侃杨永胜卜崇峰
关键词:覆膜生物量
快速培育黄土高原苔藓结皮的关键影响因子被引量:20
2015年
为探索快速培育黄土高原苔藓结皮的关键影响因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和接种量3种因素对黄土高原苔藓结皮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在黄土高原地区快速培育苔藓结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及接种量均对黄土高原苔藓结皮(土生对齿藓为优势种)盖度、株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有极显著影响(P〈0.01)。(2)对苔藓结皮盖度和株密度而言,3种因素的影响顺序依次为表层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接种量;对生物量而言,其影响顺序依次为表层土壤含水量〉接种量〉光照强度。(3)快速培育黄土高原苔藓结皮的最佳因子组合为表层土壤含水量25%-30%+光照强度1 000lx+接种量700g/m2,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培育40d,苔藓结皮盖度可以迅速达到95%。
杨永胜冯伟袁方张朋叶菁卜崇峰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盖度生物量
毛乌素沙地人为干扰苔藓结皮的土壤水分和风蚀效应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为了探讨在毛乌素沙地人为干扰生物结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为该区生物结皮的高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设置裸沙、苔藓结皮、干扰苔藓结皮、沙蒿、沙蒿+苔藓结皮以及沙蒿+干扰苔藓结皮6个处理小区,通过动态监测各小区土壤水分及风蚀变化过程,分析人为干扰苔藓结皮对土壤水分及风蚀过程的影响。[结果](1)沙地苔藓结皮能够显著提高浅层土壤含水量,降低深层土壤含水量。(2)人为干扰苔藓结皮会引起浅层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和降雨入渗深度的增加。(3)与裸沙对照相比,几种处理的减蚀效率大小顺序为:沙蒿+苔藓结皮(97.01%)>沙蒿+干扰苔藓结皮(90.87%)>苔藓结皮(89.63%)>干扰苔藓结皮(69.50%)>沙蒿(64.62%)。[结论]植被覆盖度较高时,对苔藓结皮进行适当破坏,能够在不加剧土壤风蚀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水分状况。而在无植被或低植被覆盖的地块,要禁止对苔藓结皮的干扰破坏。
杨永胜邱永利周小泉穆兴民卜崇峰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水分风蚀沙蒿
毛乌素沙地三种植被下苔藓结皮的土壤理化效应被引量:13
2014年
分析了沙蒿、沙柳、樟子松三种植被下有苔藓结皮、无苔藓结皮(对照)样地0-2,2-5,5-10cm剖面土壤的理化指标,探讨毛乌素沙地苔藓结皮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种植被下苔藓结皮均能够明显提高土壤稳定性,增加细砂粒(0.02~0.2mm)含量、降低粗砂粒(0.2~2mm)含量。(2)沙柳及沙蒿植被下苔藓结皮均能够显著提高各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全磷含量(P〉0.05),降低全钾、速效磷含量;樟子松下苔藓结皮0-2cm剖面的理化效应同沙柳、沙蒿类似,但2-5,5-10cm剖面内,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氮、全钾、全磷、速效磷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3)荒漠生态恢复过程中,苔藓结皮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作用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改善程度同植被类型的关系密切。
周小泉刘政鸿杨永胜苑森朋
关键词:沙蒿沙柳樟子松土壤粒径分布土壤养分
增强回归树模型在青藏高原高寒灌丛通量数据插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涡度相关技术连续观测的碳水通量是准确评估生态系统固碳持水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通量观测数据的缺失十分常见且比例较高,引入现代机器学习算法以发展缺失数据的插补方法对降低研究结果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隅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灌丛已发布的2003-2005年水、热、CO_(2)通量数据集,结合气温、大气水汽压、风速、太阳短波辐射、表层土壤温度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等主要环境因子构建了增强回归树模型(BRT)以插补缺失通量数据,并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 FLUX)的数据序列进行了比对,以评估BRT在通量数据集成分析中的应用。BRT对大样本(N>10000)通量数据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回归斜率为1.01-1.05(R^(2)>0.80)。BRT表明植被生长季(5-10月)白天30min净CO_(2)交换量(NEE)主要受控于太阳短波辐射和大气水汽压,二者对NEE变异的相对贡献之和为74.7%。表层土壤温度是生长季夜间及非生长季全天30minNEE的主要驱动因子,其相对贡献为68.5%。30min显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LE)均主要受控于太阳短波辐射(相对贡献大于58.6%)。BRT插补的30 min缺失通量数据均显著小于China FLUX的插补结果。除逐日NEE无显著差异外(p=0.14),BRT的逐日生态系统总交换(GEE)、生态系统呼吸(RES)、H和LE极显著小于ChinaFLUX的数据序列分别约17.5%、21.0%、2.7%和2.2%,但由于量级差异较小,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数据序列的回归斜率在0.95-1.17)。除逐月GEE和RES外,BRT的逐月NEE、H和LE与ChinaFLUX的数据序列无显著(p>0.09)差异。相对于ChinaFLUX数据插补方法,BRT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表达就可模拟主要环境因子的非线性作用特征,从而进行缺失通量数据的插补,是通量数据集成分析的一种可行方法。
李红琴张亚茹张法伟马文婧罗方林王春雨杨永胜杨永胜张雷明
关键词:高寒灌丛
一种黄土高原苔藓结皮的快速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高原苔藓结皮的快速培育方法,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选择发育良好的苔藓结皮,以土生对齿藓为优势种,铲取表层结皮,厚度为10mm,备用;将采集的苔藓结皮阴干去除杂物后,用植物粉碎机粉碎,充分搅拌混匀制成苔藓结...
卜崇峰杨永胜穆兴民张朋叶菁袁方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对土壤水分和风蚀的影响
荒漠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简称“生物结皮”)是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苔藓植物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是干旱半干旱荒漠...
杨永胜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水分效应入渗风蚀
文献传递
Pt/C电催化剂的SEM、XRD和XPS分析
杨永胜李旭光刘长鹏刘晶华李长志
关键词:电催化剂电解质
基于CCA的坡面尺度生物结皮空间分布被引量:8
2015年
生物结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活地被物,在该区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探讨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科学管理该资源的理论基础。选择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内的典型坡面,通过全面调查并应用GS+和CANOC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了坡面尺度上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沙土区生物结皮以大面积连续分布为主,平均结皮盖度在30%以上;在黄土区则以零星分布为主,结皮盖度大都在20%以下,主要分布在坡的边缘和末端。而生物结皮厚度和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不大,说明其主要与生物结皮的发育年限有关。(2)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与土壤、植被、地表湿度、坡度坡向等有密切关系。其中,土壤类型和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关系最大,可以解释生物结皮空间变异的20%。其次是植被群落类型和地形湿度指数,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Syst.Veg.)地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林地是其最理想的生长环境;其他如坡度、坡向、太阳辐射等也都对生物结皮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总体上,生物结皮具有明显的地形、土壤和植被群落的选择性,偏向于生长在较湿润的沙生植被群落当中。
张朋卜崇峰杨永胜叶菁张晓萍石志华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坡面尺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