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琴

作品数:55 被引量:39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9篇草甸
  • 21篇土壤
  • 21篇高寒草甸
  • 11篇青藏
  • 10篇青藏高原
  • 9篇植被
  • 7篇持水能力
  • 6篇生态系统
  • 6篇小麦
  • 5篇放牧
  • 5篇封育
  • 5篇草地
  • 5篇草类
  • 4篇有机碳
  • 4篇生物量
  • 4篇嵩草
  • 4篇放牧强度
  • 4篇矮嵩草
  • 4篇矮嵩草草甸
  • 3篇英文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青海大学
  • 9篇洛阳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省工程咨...

作者

  • 55篇李红琴
  • 43篇李英年
  • 27篇张法伟
  • 23篇杨永胜
  • 15篇毛绍娟
  • 10篇吴启华
  • 9篇刘晓琴
  • 6篇杨永胜
  • 5篇刘宝龙
  • 5篇张怀刚
  • 3篇王春雨
  • 3篇赵亮
  • 3篇王军邦
  • 3篇宋成刚
  • 2篇王雪玲
  • 2篇魏乐
  • 2篇张镱锂
  • 2篇周华坤
  • 2篇刘登才
  • 2篇李建民

传媒

  • 7篇冰川冻土
  • 5篇中国草地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草业科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草地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山地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农业技术与装...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封育年限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及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比较被引量:13
2013年
封育是推广范围最广的草地恢复措施之一.为研究不同封育年限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变化,对1a、6a和16a不同封育年限样地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年限高寒草甸植被现存碳密度表现出封育16a>封育1a>封育6a,分别为1 522.57gC·m-2、1 323.12gC·m-2和1 148.17gC·m-2,但不同封育年限之间植被现存碳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碳密度垂直分布明显,0~5cm和5~10cm土层有机碳密度较高,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明显下降,土壤容重上升;不同封育年限之间0~40cm层次土壤碳密度和土壤容重差异性均不显著,但仍可表现出土壤碳密度封育1a>封育6a>封育16a,分别为28 636.32gC·m-2、26 570.92gC·m-2和26 060.71gC·m-2;同时,土壤容重随封育时间延长而下降.对7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率(NEE)监测来看,封育1a植被土壤碳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封育16a(P<0.05);而排放率与封育16a样地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
刘晓琴吴启华李红琴毛绍娟李英年
关键词: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
长期封育对高寒草地土壤水渗漏及碳淋溶的影响
围栏封育是高原牧区退化草地恢复和重建的重要措施之一,弄清封育情况下高寒草地土壤水渗漏及碳淋溶状况,将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土壤水资源及碳汇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典型高寒草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未封育(自...
杨永胜李红琴祝景彬贺慧丹未亚西李英年
关键词: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气温、降水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周期特征被引量:18
2009年
依据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1980—2007共28年的气温、降水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采用墨西哥小帽母函数对其进行周期特征的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水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均存在13年的主要周期,但气温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次要周期(均为2年)对其年际变化的影响较小,而降水次要周期(4年)的影响较大.三者的滞后相关分析发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在20年时间尺度上主要受控于气温,且对后者存在5~9年较弱的延迟效应;而与降水的关系较小.
张法伟李红琴李英年李以康林丽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小波分析
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实际蒸散量及植物生产水分有效利用率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以青海海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禁牧(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试验地土壤贮水量和利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的植被实际蒸散量动态变化,并对不同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的水分有效利用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牧压梯度下土壤贮水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表现为5月、6月高,7月低,8月以后缓慢升高。5月8日到9月28日0~50 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为CK>HG>LG>MG,分别为(222.82±7.07),(199.71±4.52),(189.00±4.37)和(187.69±3.93)mm,表明放牧使土壤贮水量减小,统计分析表明,禁牧与放牧地之间贮水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牧压梯度上高寒草甸植被实际蒸散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表现出5月低,6月开始升高,7月蒸散量达最大,以后逐步下降;整个生长季CK、HG蒸散量较高,LG、MG蒸散量较低,分别为(389.37±3.39)、(355.74±5.54)、(350.17±8.6)3和(346.15±1.31)mm。从土壤水分亏缺来看,重牧不利于水源涵养,但禁牧亦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提高,只有适度放牧有利于水源涵养。植被实际蒸散量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寒草甸植被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在生长季的水分有效利用率表现为LG、MG较高,HG较低,CK的水分有效利用率最低,分别为0.55%、0.56%、0.50%和0.37%,说明适度放牧能够提高植被水分有效利用率,而禁牧显著降低植被水分有效利用率。
贺慧丹祝景彬未亚西李红琴杨永胜李英年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贮水量
三江源农牧交错区植被群落及土壤固碳持水能力对退耕还草措施的响应被引量:9
2017年
为探讨三江源农牧交错区植被群落演替、土壤固碳及水源涵养能力对退耕还草措施的响应,以青海省过马营镇退耕还草封育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地经退耕还草措施后,植被群落演替、土壤固碳及持水能力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1)退耕还草11年后,其植被群落盖度、平均高度、植物分层及地上生物量均达到原生植被水平;而Shannon-Wiener群落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达到原生植被的80.9%和97.5%。2)退耕还草11年后,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降低5%,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分别较原生植被样地增加了12.6、9.4和11.2mm。3)退耕还草11年后,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C/N显著高于原生植被样地31.85%和37.63%(P<0.05),土壤全氮密度与原生植被样地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退耕还草措施有利于农牧交错区荒漠化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是遏制和改善三江源区草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李令贺慧丹未亚西杨永胜罗谨李红琴李英年周华坤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封育措施对巴塘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选取巴塘高寒草甸设置封育及自然放牧样地,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封育措施对植被群落结构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封育措施显著提高了高寒草甸植被群落总盖度及平均高度(p〈0.05),增加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及复杂程度,植被群落中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等优良牧草显著增加,菊科、莎草科以及有毒杂草类植物所占比重有所下降。2)封育措施丰富了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垂直分层结构,退化草地垂直结构由一层增加至三层。3)封育措施降低了高寒草甸0~40 cm层面土壤容重,二者差异在10~20 cm层面最明显(p〈0.05)。4)尽管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封育样地0~40 cm层面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高于自然放牧样地。5)封育措施明显改善了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其中,封育样地0~10、10~20、20~40 cm深度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高于自然放牧样地,封育条件下0~40 cm整个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增加速率分别为1.4、1.9、1.7 mm/a。封育措施有利于退化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是遏制和改善高寒草地退化的有效措施。
杨永胜李红琴张莉祝景彬贺慧丹未亚西李英年
关键词:封育措施丰富度容重
日喀则河谷退耕还草(林)工程实施后生态功能效应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调查并分析日喀则地区退耕还草(林)工程实施后生态功能效应发现,退耕还草显著提高了植被总盖度和平均高度。退耕还草5年后外来物种增多,原播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重要值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说明退耕还草使植被群落趋于稳定。随退耕还草时间延长,植被和土壤碳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退耕还草5年后,植被碳密度比退耕初期增加331.81g C·m^(-2)。不考虑退耕初期因耕播时施肥的影响,并以退耕还草第3年的土壤有机碳为本底值,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从退耕3年后的2.74kg C·m^(-2)增加到5.06kg C·m^(-2),土壤固碳速率为1.16kg C·m-2·a-1。0~30cm土壤全氮增加到2.98kg N·m^(-2),比退耕1年和3年分别增加了1.60和1.64kg N·m^(-2)。退耕并禁牧后土壤趋于松软,地表植被覆盖物增加,土壤容重随退耕年龄延长而降低,土壤最大持水能力增大,特别是土壤0~10cm最大持水量增加显著,5年后达52.37mm,比第1年(44.48mm)高7.89mm。由于退耕还草时间较短,底层土壤容重及最大持水能力变化不大。
毛绍娟李红琴张镱锂祝景彬张法伟李英年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碳密度持水能力
封育年限对高寒草甸群落组分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8
2016年
高寒草甸在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封育是被广泛采用的草地恢复有效措施之一,但封育年限对群落组分和多样性的影响一直是受关注的核心问题,探明这一问题对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封育2、7、17a的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的群落组分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封育年限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随封育年限延长,群落上层禾本科植物的总体重要值明显增加,其中异针茅(Stipa aliena)最为显著,其重要值封育2a(13.87%)<封育7a(21.76%)<封育17a(23.95%),而豆科植物总体重要值显著降低,莎草科和杂类草植物变化不明显;2)α多样性:随封育年限延长,高寒草甸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和Margalef指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然而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Wiener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及均匀度指数(Alatalo和Pielou指数)均表现为封育2a>封育7a>封育17a,且封育2a与封育7、17a呈显著性差异(P<0.05);3)β多样性:Cody指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指数的变化表明,封育2a与封育7、17a之间的物种差异较大,而封育7a和17a之间的物种差异较小;4)封育后凋落物的覆盖时间及其分解引起的土壤养分变化是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碳氮比(C/N)与物种均匀度指数(Alatalo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养分元素之间的耦合效应对物种多样性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说明,虽然物种丰富度指数随封育年限的延长没有变化,但物种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降低,且封育前期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大于后期,就物种多样性而言,该高寒草甸不宜进行长期封育。该研究以期为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刘晓琴张翔张立锋李英年赵亮徐世晓李红琴马荣荣牛犇高玉葆古松
关键词:青藏高原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Β多样性
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土壤容重及持水能力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18年
为探讨不同放牧梯度对高寒草甸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以青海海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照(CK)、轻牧(LG)、中牧(MG)、重牧(HG)的土壤持水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度放牧会使土壤容重减小,而放牧强度超过一定强度后会使土壤容重增加,并且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逐渐增大,短期放牧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层。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在不同土层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整体上表现为LG,MG相对较大,而CK,HG相对较小,所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而完全禁牧和重度放牧都不利于土壤持水能力的提高。另外,也可看出土壤的持水能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短期放牧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层。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三者之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三者对于不同牧压梯度表现出一致的响应;土壤容重与持水能力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地下生物量、有机质和土壤持水能力的相关性虽然不显著,但仍能说明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同土壤持水能力呈弱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适度放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对草场恢复有利。
祝景彬贺慧丹李红琴杨永胜杨永胜罗谨李英年
关键词:高寒草甸容重持水能力
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以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为资料,对矮嵩草草甸2002年的地面热源强度和地面热量平衡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观测期内,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的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地面热源强度的平均值为88.5 W.m-2;地上、地下生物量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地上生物量与热源强度有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与热源强度则出现较复杂的关系,在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表现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生长季中期则呈现为负相关关系。
张法伟李红琴刘安花李英年
关键词:矮嵩草草甸热量平衡生物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