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昆

作品数:64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肿瘤
  • 21篇骨肿瘤
  • 18篇肉瘤
  • 17篇骨肉瘤
  • 11篇人工骨
  • 8篇细胞
  • 7篇异体
  • 7篇异体骨
  • 7篇植骨
  • 7篇人工骨植骨
  • 7篇细胞瘤
  • 7篇巨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蛋白结合
  • 6篇珊瑚羟基磷灰...
  • 6篇手术
  • 6篇肿瘤治疗
  • 6篇紫杉
  • 6篇紫杉醇
  • 6篇羟基磷灰石

机构

  • 64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64篇杨勇昆
  • 50篇牛晓辉
  • 28篇刘巍峰
  • 24篇张清
  • 21篇徐海荣
  • 18篇黄真
  • 17篇郝林
  • 15篇金韬
  • 14篇李远
  • 11篇邓志平
  • 11篇孙扬
  • 10篇丁宜
  • 7篇宫丽华
  • 6篇丁易
  • 5篇鱼锋
  • 3篇杨发军
  • 2篇单华超
  • 2篇王任先
  • 2篇陈大福
  • 1篇黄啸原

传媒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骨科临床与研...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第八届中国肿...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enosumab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 RANKL)抑制剂denosumab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11例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术前经denosumab治疗的骨巨细胞瘤病例资料,分析治疗前后影像学及组织学形态改变。结果女性5例,男性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岁。骶骨6例,股骨2例,桡骨、胫骨及髌骨各1例。经denosumab治疗3~6个月后,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巨细胞减少甚至消失;单一性的梭形细胞增生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或新骨形成,骨的形态可以是幼稚的骨样基质、编织状骨及较成熟的板层骨。影像学上显示显著的骨硬化,病变周边的硬化缘形成。3例发生于骶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5、6、11个月复发,其余术后经随访1~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denosumab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组织形态与原病理表现截然不同,应与一些良性及恶性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相鉴别。denosumab治疗时间与形态学表现及复发情况的关系仍需进一步观察。
宫丽华刘巍峰丁宜张文杨勇昆鱼锋黄国全黄啸原牛晓辉
地诺单抗对骨巨细胞瘤局部血流和肿瘤学预后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地诺单抗对骨巨细胞瘤局部血流和肿瘤学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骨巨细胞瘤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1.6(18~48)岁。其中9例肿瘤位于骶骨或骨盆(骶骨7例,髂骨和坐骨各1例),11例肿瘤位于肢体骨(胫骨和桡骨各3例,肱骨2例,股骨、腓骨和尺骨各1例)。药物治疗方案:地诺单抗120mg,每4周1次,初次用药后第8天和第15天各增加1次用药。使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和药物治疗后每3个月接受病灶增强CT检查,测量并计算CT强化率,同时评估是否可停药接受手术治疗。计算并比较药物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记录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CT强化率、组织学变化,手术计划和手术难度,同时记录药物治疗后的临床获益、严重不良反应和术后复发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药物治疗后病灶平均CT强化率显著降低(1.40比2.02,P<0.001),平均平扫CT值显著升高(84.7Hu比45.9Hu,P=0.012),骶骨和骨盆骨巨细胞瘤CT强化率比四肢骨巨细胞瘤下降更为显著(P=0.015)。药物治疗后病灶多核巨细胞几乎消失,单核细胞减少,肿瘤组织MVD显著降低。所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均有临床获益,包括疼痛减轻、肢体活动度增加和肢体功能改善等。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后1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级别均比原计划降低。术后平均随访21.5(12~32)个月,5例复发,复发率为27.8%,其中4例为骶骨肿瘤。结论应用地诺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可以减少肿瘤局部血流,在骶骨和骨盆病灶尤为显著;还可以降低手术级别,清晰的肿瘤边界使得切除手术更易操作;但可能使刮除手术难度增加,同时骶骨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
杨勇昆徐海荣黄真张文丁宜牛晓辉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局部血流预后
桡骨远端骨肉瘤外科治疗中长期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报道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肿瘤学和功能学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桡骨高级别骨肉瘤25例,其中桡骨远端20例,桡骨干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学诊断、外科边界、重建方式、是否复发转移和功能评分作为研究参数,分析桡骨远端骨肉瘤手术治疗的肿瘤学结果、预后因素和功能评价。结果纳入研究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8~51岁,平均20岁(中位年龄17岁)。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初治,囊内切除1例,边缘切除2例,广泛切除16例,根治性切除1例。初次手术保肢14例,6例切除后自体大段腓骨移植重建,4例尺骨中置腕关节融合固定,2例大块自体髂骨移植腕关节融合固定,1例同侧尺骨截骨移植重建,1例骨水泥间隔物重建,截肢6例。随访期内局部复发2例行截肢,最终保肢12例,截肢8例。8例重建术后保留前臂旋转功能,4例丧失旋转功能。20例随访6~228个月,平均66.5个月,中位时间49.5个月。复发2例(10%),远隔转移6例(30%),术后并发症4例(20%),因并发症再次手术3例,随访期末死亡6例。5年生存率67.5%,10年生存率57.9%,5年无复发生存率65.5%。多因素分析表明转移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STS功能评分可评价的12例,平均为(26.9±2.0)分,最终12例保肢,占60%。保肢成功后功能满意。结论桡骨远端骨肉瘤罕见、外科边界不足是局部复发危险因素;远处转移是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组病例保肢治疗肿瘤学控制良好,最终功能评价满意。
刘巍峰杨勇昆金韬孙扬邓志平李远鱼锋郝林张清牛晓辉
关键词:骨肉瘤保肢肿瘤复发肿瘤转移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在骨肉瘤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经典型骨肉瘤患者276例,其中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顺铂和多柔比星(ADM)联合化疗的213例患者为ADM组,其他63例患者的化疗方案中除PLD替代ADM外,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和化疗周期均相同,为PLD组。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并行手术治疗。采用Huvos评级系统评估肿瘤坏死率,以坏死率90%为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评价患者化疗后的血液学、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结果PLD组和ADM组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外科边界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后PLD组和ADM组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4例行肿瘤坏死率检测。PLD组27例中,肿瘤坏死率>90%11例;ADM组107例中,肿瘤坏死率>90%4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PLD组和ADM组复发率分别为7.8%(4/51)和7.3%(12/164),转移率分别为19.6%(10/51)和16.5%(27/16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2和37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LD组患者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粒细胞降低程度均低于ADM组(均P<0.001),两组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口腔炎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LD与ADM在骨肉瘤中的化疗效果相似,PLD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以粒细胞减少为代表的血液学毒性明显减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勇昆徐海荣黄真李远牛晓辉
关键词:骨肉瘤多柔比星有效性安全性
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用于骨肿瘤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重建的效果,并与异体松质骨作比较。方法 整理从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我院使用珊瑚羟基磷灰石与异体松质骨植骨的两组病例各62例。两组病例在治疗时间、年龄、性别、病...
杨勇昆
关键词:骨肿瘤硬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异体骨植骨
全国骨肉瘤化疗第三次工作会暨第三届骨肉瘤多学科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2010年
以"骨肉瘤规范诊疗临床路径与骨肉瘤肺转移诊治策略"为主题的全国骨肉瘤化疗第三次工作会暨骨肉瘤多学科高峰论坛于2010年5月15日在南京举行.
杨勇昆张清
关键词:骨肉瘤化疗肺转移
骨科机器人辅助骨样骨瘤切除的早期疗效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骨样骨瘤切除的早期疗效以及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4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8例骨样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骨科机器人辅助骨样骨瘤切除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组),25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手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灶部位及最大径、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病灶定位时间与初次定位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肿瘤复发情况;术前以及术后24 h,1、3、6、9个月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MST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组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减少、病灶定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定位成功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组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传统手术组为3~14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两组术后MST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MSTS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除传统手术组1例发生术后感染外,其余均未发生感染及肿瘤复发;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骨科机器人辅助下骨样骨瘤切除术不仅能获得相似早期疗效,且术中病灶定位时间更短。
李卓宇刘巍峰邓志平金韬孙扬杨勇昆李远杨发军鱼锋郝林张清牛晓辉
关键词:骨样骨瘤骨科机器人开放手术病例对照研究
原发骶骨脊索瘤外科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原发骶骨脊索瘤外科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初治原发骶骨脊索瘤患者126例,手术入路分为前后联合和单纯后路两种,根据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外科(Enneking)分期评价外科边界为囊内切除48例、边缘切除52例和广泛切除26例。术后进行随访并分析术后复发情况及可能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279个月,中位随访47.5个月,随访期内复发28例(22.2%)。25例复发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0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时间范围3~97个月,中位38.5个月)。28例复发患者中术后2、3和5年内复发分别有11例(39.3%)、16例(57.1%)和26例(92.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3、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7%和67.5%。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复发率为24.5%(26/106),高于女性的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累及S_3以上的复发率为32.4%(12/37),高于累及S_3以下的8.0%(1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囊内、边缘与广泛切除的复发率分别为31.2%(15/48)、21.1%(11/52)和7.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位置(P=0.035)和外科边界(P=0.005)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骶骨脊索瘤术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S_3以上水平易复发,通过广泛切除达到安全外科边界是局部控制的关键。
杨勇昆张清郝林李远徐海荣刘巍峰牛晓辉
关键词:脊索瘤骶骨复发
胫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好发于青壮年患者的原发良性骨肿瘤,虽然病理学表现为良性,但临床和影像学均有明显的侵袭性表现[1]。GCTB的最常见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他好发部位包括股骨近端、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也可发生于脊柱、骶骨和骨盆等中轴骨部位[2]。发生于胫骨远端的GCTB较为少见[3-4]。胫骨远端是下胫腓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部分,对于下肢负重和足踝部位的活动功能尤为重要。由于胫骨远端GCTB发生率低,相关报道较少,而且以个案报道为主,所以关于其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的分析较为缺乏,而且外科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杨勇昆刘巍峰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胫骨远端良性骨肿瘤个案报道胫骨近端中轴骨
人工骨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骨注射装置,包括套杆座、空心套杆、针芯座、针芯。空心套杆整体呈圆锥形,空心套杆的内部为空心状,空心套杆包括内壁和外壁。圆锥形空心套杆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套杆座固定连接,内壁和外壁在远离套杆座的一端固定连...
杨勇昆牛晓辉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