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醒夫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配体
  • 2篇无机
  • 2篇无机化学
  • 1篇性学
  • 1篇亚砜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铀酰
  • 1篇酸盐
  • 1篇尿素
  • 1篇配合物
  • 1篇配位
  • 1篇重排
  • 1篇重排反应
  • 1篇子结构
  • 1篇镧配合物
  • 1篇氯化
  • 1篇纳新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6篇李醒夫
  • 3篇吕敬慈
  • 2篇刘力
  • 2篇林政炯
  • 2篇冯锡璋
  • 2篇张大川
  • 1篇林永华
  • 1篇李朴
  • 1篇于志辉
  • 1篇魏毅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 2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0
  • 4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研究性学习可行方案探讨:课程选题与内容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型课程应当针对“实际问题”,而大多实际问题是以任务的形式提出并解决的。因此,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应当从任务型问题学起,不宜过分强调“独立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研究性学习中应当把“学习做自己不熟悉的事”作为制定课程方案的基础。
李醒夫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课程内容
堆积模型及其应用 Ⅰ.三氯化镧尿素配合物[LaCl_2(urea)_6]·Cl分子结构的推测与测定
1989年
镧系元素具有形成高配位数的特点,但由简单配位形成的多面体,最高配位数只能达到九,例如,[Ln(H_2O)_9]^(+[2])。有些从化学式来看符合九配位的化合物,如LnCl_3(H_2O)_6实际结构是八配位[LnCl_2(H_2O)_6]^(+[3])或六配位[LnCl_3(H_2O)_3]·3H_2O~[4])。这种情况促使我们对另一系列化合物LnCl_3(urea)_6~[5]产生兴趣。我们根据堆积模型推测LaCl_3(urea)_6的实际结构应当是[LaCl_2(urea)_6]^+Cl^-(见图1、2)。培养了这一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结构测定。本文报道有关结果。
朱占洋张大川林政炯李朴钟爱珍王令今张承曾魏毅徐英庭沈天骥郭敖凌李醒夫
关键词:镧配合物尿素分子结构
模拟萃合物二(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醋酸铀酰UO_2(OAc)Cl(DMF)_2的结构测定
1989年
根据堆积模型可以推测新的萃取体系,最近,我们发现:不仅在两种萃取剂之间,而且在两种简单的萃取介质之间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并且用实验证实了在醋酸盐与氯化物的混合介质中可以协同萃取铀酰。
张大川朱占洋林政炯于志辉郭敖凌冯锡璋李醒夫
关键词:铀酰醋酸盐
无机化学中空间效应的定量研究 Ⅳ.剩余空间容纳新配体的可能性
1989年
以含有三个π键环戊二烯的金属有机物分子片(MCp_3)为例,说明了剩余空间与新配体的匹配是弱轨道作用条件下分子片与新配体结合的必要条件。
李醒夫吕敬慈郭敖凌刘力沈天骥孙鹏年
关键词:无机化学配体
无机化学中空间效应的定量研究 Ⅲ.弱配位场作用下配体的重排反应
1989年
弱配位场作用下,配体不合理的堆积将导致配体的交换重排反应。从配体空间堆积效应分析了配体混合重排反应、金属—配体非整数比化学组成、奇偶效应等现象。
李醒夫吕敬慈孙鹏年郭敖凌刘力
关键词:无机化学配体重排反应
二甲亚砜氯化镨的堆积模型推测与结构研究
1990年
本文根据堆积模型推测二甲亚砜氯化稀土LnCl_3·4DMSO的分子结构为[Ln(DMSO)_8][LnCl_6],与对PrCl_3·4DMSO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象[Pr(DMSO)_8][PrCl_6]这样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结构类型是首次报道。
吕敬慈李醒夫冯锡璋林永华
关键词:二甲亚砜晶体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