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干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野生黄花苜蓿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被引量:13
- 1988年
- 植物名称:野生黄花自蓿(Medicago falcata)。系由内蒙古照乌达盟采种,于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播种的三年内苗。材料类别:花药。取花萼紧包花冠,花冠稍外露的花蕾。此时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而且花药可整取。接种前花药在4℃低温下处理6~16小时。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愈伤组织阶段每升培养基加入2,4-D、KT、IAA、NAA、Ade、RNA各1~2mg,蔗糖3~6%,pH值5.8~6.0。
- 何茂泰白静仁袁清祁翠兰李永干萨仁
- 关键词:愈伤组织创伤组织花药培养
- 野生黄花苜蓿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40
- 1994年
- 取野生黄花苜蓿15~20天叶龄的叶片,去掉下表皮,用1%纤维素酶、1%半纤维素酶和0.5%果胶酶的混合液游离原生质体。用改良的MS培养基附加2,4-D、BA和NAA等,在黑暗条件下浅层悬浮培养。培养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原生质体分别出现第一次、第二次和多次分裂,在此期间数次加液或换液调节渗透压,直至形成1mm左右的大细胞团,然后转移到附加2,4-D和KT等的MS固体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经4~5次继代培养,分化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
- 白静仁何茂泰袁清袁清李永干
- 关键词: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叶肉
- 羊柴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 1990年
- 本文报道了第一株羊柴花药再生苗的培养过程以及获得绿色细胞无性系的经过。阐述了羊柴花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分析了造成愈伤组织分化困难及死亡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深入研究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袁清何茂泰祁翠兰白静仁李永干萨仁
- 关键词:羊柴花药培养
- 草木樨状黄芪花药和茎段的培养方法被引量:1
- 1990年
- 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生长在沙质和石砾土壤上,具有耐瘠薄、抗性强和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研究其花药培养及组织培养技术,对于利用或转移这些优良性状具有重要意义。1989年《植物生理学通讯》报道了该牧草的下胚轴培养技术,关于其花药培养和茎段培养技术,国内外均未报道.
- 袁清何茂泰祁翠兰白静仁李永干萨仁
- 关键词:花药茎段
- 无气胀病苜蓿的育种和利用
- 1992年
- 苜宿(Medicago sativa)在北美大陆是最普及、最重要的饲料作物,它分布于全世界。在加拿大苜宿种植面积大约有5~5.7百万公顷(1.2~1.4千万英亩)。尽管苜蓿有许多优良特性,但是由于存在着气胀病的危险,极大地限制了这个最有价值的豆科牧草在放牧场上进一步利用。牧草气胀病是反刍类动物(牛、羊)采食新鲜的绿色豆科牧草,如苜蓿、红三叶或白三叶后发生的一种病状,是由于新鲜的绿色牧草快速消化而引起的。由气体、泡沫。
- 李永干阎贵兴
- 关键词:苜蓿育种气胀病
- 蒙古黄芪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植株被引量:6
- 1990年
- 植物名称: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olicus),别名黄芪、绵黄芪。材料类别:野生种经栽培三年所得的种子,经消毒置于培养基表面,发芽后取其下胚轴,切成3~4mm小段为外植体。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附加6-BA20 mg/L(单位下同)+IAA 0.5;(2)分化培养基附加6-BA1.0+NAA0.5+IAA0.2+CH500或6-BA1.0+NAA1.0;(3)
- 白静仁何茂泰祁翠兰袁清李永干萨仁
- 关键词:蒙古黄芪下胚轴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