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常虹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磷酸化
  • 1篇融合蛋白
  • 1篇绒毛
  • 1篇微绒毛
  • 1篇细胞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抗癌药
  • 1篇肝癌
  • 1篇肝癌BEL-...
  • 1篇肝癌细胞
  • 1篇高通量
  • 1篇高通量筛选
  • 1篇癌细胞
  • 1篇靶向
  • 1篇靶向抗癌
  • 1篇靶向抗癌药
  • 1篇白杨素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李常虹
  • 2篇张丽君
  • 2篇张页
  • 2篇赵翔
  • 1篇陈希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以蛋白质磷酸酶CDC25A/B为靶标的抗癌药筛选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克隆和表达人蛋白质磷酸酶CDC25A/B融合蛋白,探讨构建高通量靶向抗癌药筛选体系的途径。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人CDC25A/B催化区结构域cDNA序列,构建pGEX-4T-1-CDC25A/B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和纯化携带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标签的融合蛋白。以对硝基苯基磷酸盐(pNPP)为底物,在96孔板上建立分别以GST-CDC25A/B为靶标的筛选体系,应用维生素K3(VK3)进行验证性抑制剂筛选。结果成功表达和纯化了GST-CDC25A/B融合蛋白,建立了相应的高通量磷酸酶抑制剂筛选体系。在相同反应条件下,GST-CDC25B对pNPP的水解活性是GST-CDC25A的6倍。VK3对CDC25A/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8和1.8μg/ml。结论通过表达和纯化CDC25A/B催化区结构域与GST的融合蛋白,可以高效率的建立靶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为进一步研发VK3衍生物类新型靶向抗癌药奠定了基础。
李常虹张丽君赵翔张页
关键词:靶向抗癌药GST融合蛋白高通量筛选
白杨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磷酸化及相关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白杨素是保健食品和中草药中常见的具有防癌抗癌活性的食源黄酮类天然产物。白杨素是否有助于防治肝癌?其作用机制为何?是否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对此尚缺乏系统研究。目的:以人肝癌细胞为对象,揭示白杨素的亚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实验、扫描电镜、免疫印迹技术探讨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与结论:白杨素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9mol/L或6.3mg/L。白杨素与PI3K-AKT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癌效应。但白杨素本身并不改变AKT、磷酸化pAKT、AKT下游分子GSK-3和磷酸化pGSK-3的表达水平,虽然高剂量下β-catenin略有下调。白杨素导致细胞表面微绒毛样突起密度明显增加并形成纳米膜粒;细胞回缩,间隙加宽;出现形态上不同于凋亡的死亡细胞。白杨素显著改变多种蛋白质的丝/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酪氨酸磷酸化亦有广谱下调作用,接近于表柔比星对照。白杨素对CDK1、磷酸化pCDK1和pCDK2、CDC25A、CDC25B和CD133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诱导PARP-1降解。总之,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非起因于PI3K-AKT和Wnt/β-catenin通路阻断或细胞周期核心调控因子阻断,而更可能起因于生物膜功能障碍所致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磷酸化的大范围改变,并以非经典方式诱导肝癌细胞死亡。
赵翔陈希李常虹张丽君张页
关键词:白杨素微绒毛磷酸化肝癌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