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远

作品数:60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沥青
  • 14篇公路
  • 10篇改性沥青
  • 9篇混凝土
  • 7篇混合料
  • 7篇复合改性
  • 7篇SBS
  • 6篇沥青混合
  • 6篇沥青混合料
  • 6篇复合改性沥青
  • 5篇土壤
  • 5篇改性
  • 4篇植物
  • 4篇土路
  • 4篇路基
  • 4篇路基沉降
  • 4篇路面
  • 4篇护坡
  • 4篇公交
  • 4篇沉降

机构

  • 60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公安...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龙建路桥股份...
  • 1篇哈尔滨华德学...

作者

  • 60篇徐文远
  • 7篇王晓春
  • 5篇穆立蔷
  • 5篇孙龙
  • 4篇黄云涌
  • 4篇李微
  • 4篇王浩
  • 4篇纪泳丞
  • 3篇计伟帅
  • 3篇姜雪昊
  • 3篇穆丽蔷
  • 3篇刘玉花
  • 3篇夏冬
  • 3篇解晨
  • 3篇陈丹
  • 2篇何东坡
  • 2篇刘德海
  • 2篇董春艳
  • 2篇徐永丽
  • 2篇张显权

传媒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公路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黑龙江交通科...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森林工程
  • 2篇筑路机械与施...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大连交通大学...
  • 2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铁道运输与经...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中外公路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年份

  • 3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3篇200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体移动式模板系统在地下联系通道中的应用研究
2008年
介绍了整体移动式模板系统在地下联系通道中的应用研究
徐文远郑民
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异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使用红外热像仪对鸡-讷公路某段沥青混合料施工中温度的变异程度进行研究,通过对一辆运料车中的沥青混合料从拌和站到现场后,整车料及其摊铺、碾压整个过程的研究,分析相关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异的影响,从而提出减少温度变异对沥青路面影响的解决措施.
徐文远夏冬计伟帅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沥青混合料
鹤大公路匝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被引量:2
2011年
对鹤大公路(牡丹江—佳木斯)的11个匝道区内16个混合土样样品的表土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测试了不同土壤的土壤质地、pH值、含水率、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结果表明:鹤大公路整个研究路段匝道区内,土壤pH值都能维持在6.5~7.5之间,呈微酸性至中性,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pH值;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在31%~58.73%,整个区段含水率变化很大,平均含水率为18.0%,应该种植一些抗旱植物;有机质质量分数维持在1%~3%之间,属于较缺有机质土壤,在恢复性设计时,可以考虑施用一些有机肥;铵态氮质量分数在2.13~103.1 mg/kg,土壤N含量差异较大,这与土壤类型有很大关系;速效磷质量分数较丰富,平均值维持在113.16 mg/kg,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对磷的需求;钾含量较贫瘠,质量分数平均值仅为15.15 mg/kg,这与气候、土壤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徐文远董春艳邵洪凯张喜军
关键词:表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
鹤大公路匝道区土壤-植被系统恢复与景观建设研究
徐文远
该项目通过对鹤大公路匝道区系统的调查研究,结合开展室内试验测定,量化鹤大公路建设对匝道区土壤及植被破坏程度,以植物群落作为恢复单元进行筛选,筛选出的不同绿化植物以及不同的配置方式进行组合模式,编制鹤大公路匝道区备选植物名...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恢复技术景观建设公路
水泥砼路面板脱空理论分析
该文针对哈阿路面采集到的弯沉、取芯等有关数据,分析该路实际工作状态。阐述有限元分析计算混凝土路面的方法。用C语言编制了刚性路面有限元分析程序,并用该程序对哈阿公路进行分析。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用哈阿路的计算数据建立了路...
徐文远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弯沉有限元
文献传递
不同温拌剂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机理的温拌剂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降温效果上的差异,以及选出能够更好的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指标。分别对沥青添加有机添加剂机理的温拌剂sasobit(掺量为0、1%、2%、3%、4%、5%)和自行研发的基于表面活性机理的温拌剂ZYF-B(掺量为0、3%、4%、5%、6%、7%),进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黏附性试验;经过试验综合比较后,得出两种温拌的较佳掺量是sasobit为3%、ZYF-B为5%,并对这两种比例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经济效益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试验数据。研究结果显示,ZYF-B温拌剂的加入使沥青的针入度、黏附性、改性沥青的延度、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方面优于sasobit温拌剂;sasobit温拌剂的加入使沥青的软化点、基质沥青的延度、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方面优于ZYF-B温拌剂。降温效果评价以传统热拌基质沥青为基准,以3%~5%为目标空隙率,ZYF-B温拌剂降低温度25℃~50℃,sasobit温拌剂降温温度19℃~2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了影响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是温拌沥青的延度。相关结论可对施工中合理选择温拌剂提供参考。
解晨徐文远
关键词:沥青沥青混合料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DSR的碳纳米管/SBS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影响,对不同CNTs掺量的CNTs/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以CNTs掺量为自变量,对CNTs/SBS复合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及紫外老化试验,并对沥青残留物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以评价其老化性能。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可有效提高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及老化性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来看,CNTs的加入降低了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并随着掺量的增加改善效果也越明显。
解双瑞徐文远苏禹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紫外老化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析被引量:30
2019年
为从多方面掌握影响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的因素,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事故严重程度模型,分析其与道路、环境、驾驶员及车辆等因素间关系。鉴于多项Logit模型难以解析异质性及各因素对事故影响的交互作用,构建了混合Logit模型,并提出了刻画参数间相关性的方法。结果表明,考虑参数间相关性的混合Logit模型比多项Logit模型有更好的拟合优度,且能更合理地反映各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作用效果;碰撞护栏或桥墩、女性驾驶员或驾驶员超过56岁时,更易产生受伤和死亡事故;能见度低于200m、驾驶员驾龄小于3年或超过10年、责任车辆为重型货车或车辆变更车道时,发生财产损失事故的概率增加,而发生死亡和受伤事故的概率有所降低;湿滑路面将导致受伤事故的概率增加3.7%,而混凝土护栏和夜间无照明时将使死亡事故的概率分别增加8.7%和28.8%。
陈昭明徐文远曲悠扬陈伟
关键词:交通安全高速公路
公交客运量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4年
为公交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立公交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对公交客运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市区人口数、从业人员数、在校学生数、工业生产总值、职工年平均工资、公交车辆数、运营线路数等7个指标自变量,利用指数平滑法对自变量进行预测;在对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prais-winsten AR(1)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对公交客运总量进行预测;采用ARMA模型对哈尔滨市各分区公交客流量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徐文远邓春瑶刘宝义曲堂超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客运量时间序列指数平滑法
不同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原状土冲刷水槽法,探讨了不同雨量、不同坡度下,4种植物的土壤抗冲性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结果]在小雨冲刷下,不同植物上层土壤的抗冲性和根系生物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强,而下层土壤表现出相反趋势;中雨冲刷下,丁香对上层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较大,而丁香、红瑞木下层土壤的抗冲性和根系生物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大雨冲刷下,不同植物上层土壤的抗冲性基本上随着坡度的增大逐渐增强,而根系生物量呈相反趋势,在下层土壤中其表现规律不一致。另外,土壤抗冲性与根系生物量密切相关,中雨、大雨冲刷下土壤抗冲指数与根系生物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小雨冲刷下。[结论]不同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有明显影响,可为水土流失区的植被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徐文远王晓春刘德海
关键词:根系土壤抗冲性生物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