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 作品数:72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OCT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和临床的异质性。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非侵入性及无创性特点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眼底病变的检查和研究,尤其在RP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观结构的观察和测定的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就OCT在RP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罗英子张红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 中医药联合抗VEGF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抗VEGF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查找中医药联合抗VEGF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3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予以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共计1368只患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荧光渗漏消失情况(RR=1.24,95%CI(1.16,1.32),Z=6.880,P=0.000);黄斑中心凹厚度(MD=-16.04,95%CI(-19.24,-12.84),Z=9.830,P=0.000);视力提升情况(RR=1.60,95%CI(1.35,1.88),Z=5.530,P=0.000);总有效率(RR=1.68,95%CI(1.42,2.00),Z=5.940,P=0.000)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抗VEGF药组;复发率(RR=0.39,95%CI(0.23,0.66),Z=3.500,P=0.001)低于单纯抗VEGF药组;16项研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对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得出结论,中医药联合抗VEGF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较于单纯使用抗VEGF药在疗效上更具优势。
- 李佳贤张津京张红赵芳魏婕王姝彦
- 关键词:中医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西医结合META分析
- 青蒿琥酯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干预作用及对视网膜脉络膜组织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CNV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BN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应用532 nm激光机建立CNV动物模型。5组分别灌胃给药14 d,ART低剂量、高剂量组10.08,20.16 mg·kg^(-1)·d^(-1),正常组、模型组、康柏西普组等容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灌胃,同时康柏西普组予5μL玻璃体腔注射1次。分别在7,14 d应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法(FFA)评价CNV荧光素渗漏情况(灰度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CNV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脉络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F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灰度值在7 d及14 d时升高(P<0.01);7 d时与模型组比较,ART高剂量组、康柏西普组灰度值降低(P<0.01);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ART各剂量组、康柏西普组灰度值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HE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NV厚度值在7 d及14 d时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ART各剂量组、康柏西普组CNV厚度值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IF-1α,VEGF表达量在7 d及14 d时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ART各剂量组、康柏西普组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ART对实验性CNV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下调实验性CNV形成早期HIF-1α,VEGF的表达有关。
- 李佳贤张晶魏春秀张红裴超赵芳蔡志鹏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儿童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荧光造影及中药治疗
- 目的:研究儿童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血管造影特征及中医疗效方法:对18例资料完整的儿童R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18例(36眼)的儿童RP 患者,男10例,女8例。初诊年龄7—16岁。视力:1.0~...
- 张红庄曾渊巢国俊张励张津京
- 文献传递
-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CT)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I临床确诊的RP患者42例84只眼(RP组)以及与之年龄、屈光度相匹配的正常健康者49名98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测量受检眼的SCT。以年龄为协变量,对年龄与组别的交互作用行协方差分析,并对两组受检眼SCT进行修正。RP组患眼同时行视网膜电图(ERG)和OCTOPUS自动视野计T32或LVC程序30。视野检查。84只眼中,接受T32程序检查32只眼;因中心视力较差、有固视障碍者接受LVC程序检查52只眼。记录RP患眼ERG波形及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MD)值。观察不同ERG波形表现者、接受不同视野程序检查者的SC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P患眼SCT与MS、MD值的关系。结果RP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SCT分别为(223.12±69.59)、(288.29±52.36)μm。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组别之间无交互作用(F=1.619,P=0.205)。RP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修正后的SCT分别为(217.34±6.60)、(293.20±6.00)μm。RP组患眼SCT较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2,P〈0.001)。RP组84只眼中,明视视锥反应波形减弱35只眼,波形平坦49只眼;暗视视杆反应波形减弱31只眼,波形平坦53只眼。不同ERG波形患眼的S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76、-1.584,P=0.332、0.117)。接受T32程序视野检查者MS、MD值分别为(9.05±6.42)、(18.84±6.30)dB,SCT为(209.83±71.48)“m。接受I。VC程序视野检查者MS值为(7.14±5.03)dB,SCT为(228.32±66.32)μ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接受T32程序视野检查患眼的SCT与MS值呈正相关(r=0.494,P=0.003),与MD值呈负相关(r=-0.448,P:0.009)。接受LVC程序视
- 张红罗英子宋柯张津京杨佳袁敏立孟宁范洋庄曾渊
- 关键词:脉络膜光学相干
- 中医药干预近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21年
- 中医药的深入研究为近视的防控提供了可行的干预方法,临床数据证明包括中药内服、针刺、艾灸、耳穴、按摩、熏洗及联合疗法等手段在内的中医疗法对近视的干预展现出巨大潜力,针对近年有关中医药干预近视的研究展开综述。参考文献51篇。
- 李佳贤张红
- 关键词:近视中医药儿童近视中西医结合
- 不同屈光状态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状态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微循环特征,评估儿童近视眼的早期改变。方法纳入学校近视筛查后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青少年135例(135只眼),年龄6~11岁。按照屈光度分为正视组29例(29只眼)、低度近视组81例(81只眼),中高度近视组25例(25只眼)。散瞳后,采集学生的等效球镜(SE)度、眼轴(AL)、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体积(CV)、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面积(CCPA)、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指标,比较不同屈光状态学生脉络膜参数差异性,分析AL、SE与脉络膜参数相关性,及脉络膜厚度影响因素。结果(1)脉络膜参数比较:①CT,与正视组相比,低度近视组各区域CT变薄,中高度近视组进一步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整体平均=10.523、F_(中心凹)=11.565、F_(旁中心凹)=10.362、F_(上方)=8.715、F_(颞侧)=8.693、F_(下方)=10.664、F_(鼻侧)=10.645,均P=0.000);②CV,黄斑区0~3 mm范围,与正视组相比,低度近视组儿童整体CV(TCV)及基质CV(SCV)减少,中高度近视组进一步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TCV)=11.216、F_(SCV)=11.847,均P=0.000),而3组L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VI,与正视组、低度正视组相比,中高组近视组各区域CVI均变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整体=6.146,P=0.004;F_(中心凹)=6.799,P=0.002;F_(旁中心凹)=6.293,P=0.004;F_(上方)=4.297,P=0.019;F_(颞侧)=6.619,P=0.002;F_(下方)=4.595,P=0.012;F_(鼻侧)=4.027,P=0.025);④CCPA,中高度近视组CCPA较正视组减小(H=8.317,P=0.016),而不同屈光状态其余区域CC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SE与脉络膜参数的相关性分析:黄斑中心直径3 mm范围内,CT、TCV、SCV与SE呈正相关(r_(CT)=0.322、r_(TCV)=0.374、r_(SCV)=0.349,均P=0.000);与AL呈负相关(r_(CT)=-0.451、r_(TCV)=-0.403、r_(SCV)=-0.451,均P=0.000)。CVI与SE呈负相关(r=-0.237,P=0.006);与AL呈正相关(r=0.276,P=0.001)。CCPA、LCV与AL、SE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脉络膜厚度影响
- 张秀清张红蔡志鹏赵芳张津京周剑
- 关键词:儿童脉络膜
- 清解活血汤对兔自身免疫性视网膜血管炎病理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清解活血汤对牛血清白蛋白诱导的视网膜血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与弗试佐剂足底皮内注射及牛血清白蛋白玻璃体腔注射制作青紫蓝兔自身免疫性视网膜血管炎模型。模型动物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分别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高剂量中药及低剂量中药灌胃。观察各组实验兔的眼底表现和组织形态变化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的眼底改变主要有视网膜水肿、出血,静脉呈节段状粗大迂曲,视盘水肿,视网膜色素紊乱等。病理学检查见视网膜血管区域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感光细胞层排列紊乱,RPE细胞色素增多、迁移或团簇,晚期神经纤维层局灶性坏死,感光细胞层缺失中断。其余各治疗组的眼底表现和病理切片结果好于空白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的视网膜损害最小。结论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兔自身免疫性视网膜血管炎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模型供将来研究使用。清解活血汤能有效控制模型动物的视网膜出血及炎症反应,高剂量药物的效果最好。
- 宋柯张津京李庆生江伟张红镇华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视网膜组织病理学
- 祁宝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在眼科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古而有之,历年来是中医学论治疾病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代眼科医家对外障眼病认识较多,侧重于辨病论治。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眼科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祁宝玉教授指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眼病的诊断、治疗、调摄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思维的互相启发中,应用时需根据实际病情有所侧重,方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阐述了眼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并总结了名老中医祁宝玉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在眼科实践中的应用。
- 张秀清祁宝玉张红赵芳裴铮
- 关键词:中医眼科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养血明目汤加减,静脉滴注舒血宁和生脉注射液,口服银杏叶片、生脉颗粒及针灸等综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64例(128只眼)。结果好转63只眼,无效65只眼,有效率为49%。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有效的方法。
- 陈伟丽庄曾渊杨永升巢国俊张红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