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
- 作品数:149 被引量:77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预后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3例老年妇女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评价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内膜癌的易患因素不影响老年内膜癌预后(P>0.05).Ⅰ~Ⅲ期的2年生存率为90%,78%和50%,差异有显著性(P<0.05).G1~G3的2年生存率为88%,78%和75%,差异无显著性(P>0.05).≥1/2肌层浸润的2年生存率为39%,显著低于<1/2肌层浸润的100%(P<0.001).有无宫颈转移的3年生存率、有无附件转移的2年生存率、腹腔冲洗液有无癌细胞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27%和83%,50%和80%,25%和9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均与预后无关.结论 FIGO分期、深肌层浸润、宫颈转移、附件转移及腹腔冲洗液有癌细胞是影响老年妇女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老年人的预后不良可能和高危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
- 戴芙蓉张怡陈呈祥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老年人预后
- 乙酰肝素酶和促血管生成素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技术,检测86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其中Ⅰ~Ⅱ期内异症患者25例,Ⅲ~Ⅳ期内异症患者61例)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及30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中HpamRNA和Ang2mRNA表达。结果(1)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3/86)和55%(47/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膜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为27%(8/30),明显低于内异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1/86)和65%(56/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膜组织中Ang2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33%(10/30),明显低于内异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11/25)和32%(8/25),明显低于Ⅲ~Ⅳ期内异症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9%(42/61)和64%(39/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5/25)和64%(16/25);Ⅲ~Ⅳ期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6/61)和66%(40/61),不同期别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Ang2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内异症组的异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与Ang2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和Ang2mRNA均呈高表达,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推测Hpa和Ang2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 张怡蔡净亭李梦熊张瑜刘惠宁余蓉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葡糖醛酸糖苷酶血管生成素2
- 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比较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处理前后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应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理。
方法...
- 张怡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环氧合酶化学治疗蛋白质组学
- 倍美力和黄体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和PAI-1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雌孕激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 1(PAI 1)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倍美力 (Premarin) (0 .0 2、0 .2 5、2 .5ng/ml)、黄体酮 (1ng/ml)、倍美力 (2 .5ng/ml)合并黄体酮 (1ng/ml)分别作用于HUVEC 12h和 2 8h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上清液中tPA、PAI 1的活性 ,用RT PCR技术分析它们作用于HUVEC 2 8h后tPA和PAI 1mRNA表达。结果 :0 .2 5、2 .5ng/ml倍美力及 2 .5ng/ml倍美力合并 1ng/ml黄体酮作用于HUVEC 2 8h ,tPA和PAI 1mRNA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5 ) ,tPA活性明显升高 ,PAI 1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 0 .0 2 5ng/ml倍美力、1ng/ml黄体酮作用 2 8h ,未见显著变化 (P >0 .0 5 )。它们作用HUVEC 12hPAI 1活性均无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1)倍美力作用HUVEC使tPA、PAI 1mRNA表达下降 ,tPA活性增加 ,PAI 1活性降低 ,因而提高了纤溶活性 ;(2 )倍美力对HUVECPAI 1活性的影响与倍美力的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 ;(3)黄体酮对于HUVEC可能无直接作用 ,但它与倍美力合并作用后可对抗倍美力的部分雌激素活性。
- 赵延华吴佳捷张怡
- 关键词:倍美力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灭活剂
- 腹腔镜在腹膜透析管堵管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腹膜透析管堵管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2003~2006年该科5例腹膜透析导管堵管后行腹腔镜检的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复通堵塞的Tenckhoff腹透管并进行网膜修整术或网膜切除术,并将腹透管末端重新植入直肠膀胱窝或直肠子宫窝。结果5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重植成功,手术时间20~45min,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于术后1周内出院,经长期随访,其中4例腹膜透析液引流通畅。结论腹腔镜引导下复通堵塞的Tenckhoff腹膜透析管具有创伤小、直视下对腹腔情况了解清楚、腹膜透析管放置定位准确、能预防再次堵管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张浩张柯姚凯聂晚频张怡
- 关键词:腹膜透析尿毒症并发症
- TNFα和TNFR1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TNFα和TNFR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TNFα在腺肌病组在位、异位及对照组内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TNFR1除在腺肌病组异位内膜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TNFα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NFR1的表达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P<0.05);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TNFα、TNFR1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对照组两者的表达均分泌期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TNFα在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增生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TNFR1在分泌期的表达为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肌病在位内膜<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α、TNFR1参与正常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调节。在位内膜分泌期及异位组织中TNFR1的低表达可能与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彭丽秀张怡周昌菊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子宫腺肌病
- 晚期产后流血与感染的关系
- 1996年
- 该院1983年1月~1994年12月间有晚期产后流血(LPH)56例,发生率为0.47%。该文对有感染的41例(41/56)LPH进行分析。LPH的发生时间在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别为10d和20d左右。LPH发病常见因素有产前贫血、产前合并症及并发症、产时阴道及宫腔操作、胎盘碎片残留及产后低热等。
- 张怡张志凌
- 关键词:产后出血
- 卵巢良性病变的腹腔镜手术技巧与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 ̄2005年8月559例卵巢良性病变行腹腔镜手术的技巧与疗效。结果卵巢畸胎瘤采用钩开囊壁,钝性剥离法;巧克力囊肿采用先抽吸囊内液后,打开囊腔剥除法;卵巢冠囊肿采用钩开输卵管系膜,抽吸囊液后剥除法;卵巢囊肿较大者采用先抽吸囊液,剪除部分囊壁后剥除法;附件切除者,先切断输卵管峡部及卵巢韧带,套扎两次骨盆漏斗韧带后切除法。在559例病例中,54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1例。其中卵巢肿瘤剥除术504例,附件切除术55例。病人术后体温均<37.5℃,随访3个月 ̄7a,5例复发,无1例恶变。结论腹腔镜手术技巧在各类卵巢良性病变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 张怡李梦熊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卵巢肿瘤
- 中青年与老年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方法:对照分析82例中青年子宫内膜癌和33例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腺癌分别占74.4%和75.5%。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Ⅰ期病人分别占64.6%和69.7%,Ⅲ期和Ⅳ期分别占15.9%和15.2%。G1级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中分别占70.72%和60.6%。中青年组的无肌层浸润者(42.8%)明显高于老年组(15.6%)(P<0.01)。中青年组的≥1/2肌层浸润者(10.4%)明显低于老年组(40.6%)(P<0.01)。老年组的术后辅助化疗显著多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的5年生存率(92.79%)显著高于老年组(72.21%)(P<0.05)。结论:中青年和老年子宫内膜癌都以腺癌为主,细胞分化都以高分化为主。多数中青年病人和老年病人都能在较早期就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中青年子宫内膜癌病人的预后明显好于老年人,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可能是影响两组预后差别的主要因素之一。
- 戴芙蓉彭国庆张怡陈呈祥
- 关键词:中青年老年子宫内膜癌预后
- 卵巢EMs中SC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SCF)及微血管密度值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SABC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中干细胞因子阳性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值,并与3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干细胞因子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517、5.277,均P=0.000);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微血管密度值也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45、2.663,均P=0.01);②干细胞因子的阳性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值在异位内膜组的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③异位及在位内膜组中,干细胞因子的阳性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6、0.454,均P〈0.05)。结论干细胞因子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张平张怡汪具荣彭丽平
-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干细胞因子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