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现成
- 作品数:58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关于辨别CR图像左右的一种改进方法
- 2007年
- 本文介绍了对影像板暗盒做的改进方法。该方法解决了CR图像左右不易区分的情况。应用此法普遍反映工作方便、快捷、准确。
- 崔现成陈为军张宝华郝永
-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
-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站等的配置与图像显示质量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探讨放射科PACS工作站等软、硬件的配置,提高医学图像的显示质量。单机双显配置结合适宜的软、硬件配置可以提高PACS中医学影像的显示质量。
- 郝永陈为军陈书林崔现成王智
- 关键词:工作站显示器分辨率带宽
- 电离室与摄影部位的关系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介绍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讨论了电离室与摄影部关系的选择及其对X线图像质量的影响。
- 郝永崔现成罗军
- 关键词:电离室
- 关于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质量控制的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质量控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胸部影像质量。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前后胸部CR照片各100例,评价胸部七个部位的显示情况。结果:经统计学χ2检验,质量控制前后胸部CR照片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44,P<0.01),质量控制后胸部CR照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胸部CR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摄影技术是胸部X线成像的关键,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影像进行补偿。
- 崔现成陈为军郝永张宝华
-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摄影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
- PACS实施下影像科工作模式的探讨
- 2007年
- 我院于2004年实施PACS以来一直进行着影像科新工作模式的摸索,认为新模式促进了影像科的发展,提高了影像科整体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为建立"大影像科"奠定了基础。
- 陈为军崔现成金正印
- 关键词:医学影像数字图像影像科室
- 对青少年颈椎病X线影像与临床表现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分析与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相关的因素和机制。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者117例,颈椎体旋转者65例,椎间孔狭窄者98例,椎体前缘有边缘骨者39例。结论:临床上,对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多根据其症状采取相应的一种或几种影像检查,来进行确诊及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 廖云贵付孝根崔现成杨益
-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病放射摄影术
- 腹腔神经鞘瘤12例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鞘瘤的影像表现以及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影像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神经鞘瘤12例的CT及MRI表现,其中增强扫描7例,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者4例,增强呈均匀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者8例,中心可见点状、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呈轻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MRI扫描,T1WI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上述表现和病理对照,密度或信号均匀者多由AntoniA区组成,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者多由AntoniA区和AntoniB区相互交错组成,AntoniB区集中在囊变、出血区。结论腹腔神经鞘瘤的影像表现与其病理改变有关,这些变化对正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 廖云贵付孝根崔现成
- 关键词:神经鞘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计算机X线摄影对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 2006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对士兵军训后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调查某部新兵128例,对训练120天后腹股沟区有疼痛、下肢轻度跛行者,分别进行骨盆和相应下肢的CR系统与普通的屏/片系统摄片检查。结果:共发现骨盆应力性骨折22例和下肢应力性骨折31例。CR系统摄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屏/片摄影系统(P<0.05)。CR系统通过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增强和宽容度调节处理等技术,可清楚地显示骨小梁断裂、软组织肿胀及骨皮质中断等病变。结论:CR系统摄片能较准确地诊断应力性骨折。
- 付孝根崔现成郝勇杨益张宝华
-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应力性骨折
- 数字遥控X线机对儿童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遥控X线系统进行儿童动态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患儿平卧于检查床上,应用数字遥控X线机点泌尿系平片一张,注入造影剂后去除常规加压取头低足高15~20°,电视监视下待机摄取最佳显示体位最佳时机片,对20例儿童应用以上数字遥控X线系统动态法与20例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常规法泌尿系造影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数字遥控X线系统动态静脉肾盂造影均能动态观察尿路全程显影情况,并提前结束检查11例,正常结束检查6例,延迟结束检查3例。且参照有关影像质量标准及临床诊断需要进行评估,满意达标率达97%。而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常规法泌尿系造影有6例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清楚显示尿路全程显影情况。正常结束检查15例,延迟结束检查4例,有1例未能完成整个造影检查。影像满意达标率仅达90%。结论用数字遥控X线系统动态静脉肾盂造影法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针对儿童泌尿系统病变进行多角度动态观察,最大限度地保证照片的质量,对输尿管的全程显示率优于常规尿路造影,适当缩短和延长造影时间,对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张宝华崔现成郝永付孝根杨益宋磊
- 关键词:遥控X线机儿童静脉肾盂造影
- 探讨DR在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DR影像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的表现,以完善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对慢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经临床确诊的慢气的DR胸部影像进行观察。结果:DR平片对慢支病灶的显示非常充分。结论:DR胸片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慢支病人,临床可以利用DR对慢支进行筛选。
- 付孝根崔现成杨益张宝华
- 关键词:胸部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