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利
- 作品数:87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BK病毒(BK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29例肾移植患者血液中BKV并行尿液细胞学检查,记录BKV-DNA阳性及阴性组患者性别、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术前血液透析时间、急性排斥反应、是否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免疫抑制剂方案、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等指标。应用二项多元逻辑回归法分析肾移植术后BK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9例患者血中BKVDNA阳性20例(15.5%),阴性109例(84.5%);BKV—DNA阳性患者尿细胞学检测Decoy细胞阳性15例,尿Decoy细胞阳性率与血BKV—DNA阳性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428,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肾冷却血时间(x^2=9.243,95%CI:1.099~1.545,P〈0.05)、患者术前透析时间(X^2=7.599,95%CI:1.038~1.243,P〈0.05)、是否为亲体供肾(X^2=4.150,95%CI:0.012~0.070,P〈0.05)为BK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荧光实时定量PCR及尿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筛查指标;供肾冷缺血时间长、术前血液透析时间长、尸体供肾均可增加患者术后BKV感染的风险。
- 付迎欣宋文利莫春柏冯钢郭雪西张海明王政禄郑卫平郑虹沈中阳
- 关键词:肾移植BK病毒
- 移植肾毛霉感染2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移植肾毛霉感染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2例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移植肾毛霉感染,1例进行手术处理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治疗,1例仅进行了手术处理。结果进行手术处理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高剂量(总量6.3g)、足疗程(6周)联合治疗的患者治愈,另1例在诊断明确前死亡。结论移植肾的毛霉感染较少见,病死率高,进行手术处理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 郑建明王智平宋文利
- 关键词:毛霉肾移植两性霉素B脂质体
- 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行胰肾联合移植73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比较1型与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胰肾联合移植后的预后,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7月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09例,根据糖尿病类型分为1型糖尿病组(36例),2型糖尿病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胰岛素用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胰肾联合移植半年后比较两组随访受者及移植胰腺、移植肾的存活率,术后血糖、空腹C-肽的水平、移植肾功能及血脂等.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1型糖尿病组(P<0.05),1型糖尿病组患者术前平均透析时间、术前胰岛素用量及术前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率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两组受者外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受者存活率及移植胰腺、移植肾的存活率,术后C-肽水平比较,P=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组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高于2型糖尿病组,P=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偏大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且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率未受影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低于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减轻,胰肾联合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
- 付迎欣宋文利莫春柏冯钢沈中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胰肾联合移植胰腺移植胰岛素
- 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受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受者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定群研究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移植中心接受初次移植50例随访满1年肾移植受者,分为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19例,其中环孢素组10例,他克莫司组9例;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31例。另取20例行规律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3组外周血CIM^+Foxp3^+Treg占CIM^+T细胞的比例,比较各组间表达水平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关系。结果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3组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2组冷缺血时间、HLA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CIM^+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环孢素患者和他克莫司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T细胞占CIM^+T细胞的比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服用雷帕霉素组患者外周血CD4^+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服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患者,提示雷帕霉素有助于诱导宿主对移植肾免疫耐受。
- 莫春柏宋文利王智平郑建明付迎欣冯刚裴广辉赵杰史晓峰刘航
- 关键词:调节性肾移植
-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相关免疫基因芯片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与急性排斥反应(AR)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提高肾移植术后AR的早期诊断水平及肾移植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手术当日和移植肾穿刺活检当日收集的外周血作为对照血样和实验血样,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 DNA,芯片杂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与AR可能相关的免疫基因,其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上调20个基因,下调11个基因。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存在与AR可能相关的免疫基因,筛选出AR时表达量出现差异的基因。
- 宋文利郑建明莫春柏冯刚
-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基因芯片
- 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治疗经验及病情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18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PCP28例。61例肾移植术前使用抗CD+单克隆抗体免疫诱导者中发生PCP10例(16.4%),125例单纯激素免疫诱导者中发生PCP18例(14.4%)。52例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加霉酚酸酯(MMF)加泼尼松者中发生PCP10例(19.2%),134例环孢素(CSA)加MMF加泼尼松者中发生PCP18例(13.4%)。临床表现为发热28例、干咳28例,胸闷气短12例。发病时间在肾移植术后1.5~7个月,发病至就诊时间〈7d,确诊时间为发病后4~10d。发病时实验室检查SCr70-106μmol/L)治疗前及痊愈后外周血CD才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45±32)、(536±25)/μl。胸部影像学检查28例患者表现为双肺片状毛玻璃样阴影,患者均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查诊断为PCP。治疗采取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100mg·kg·d^-1持续使用2~3周;19例血氧分压〈70mmHg(1mmHg-0.133kPa)者静脉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结果28例治疗2~3周后均痊愈出院。1例6个月后复发,继续应用SMZco 2个月后双肺间质炎症消失。5例治疗后实验室检查SCr升高,停用SMZco 1个月后肾功能恢复正常。CsA与FK506组、抗CD25^+单克隆抗体免疫诱导与单纯激素免疫诱导组PCP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痊愈后外周血CD才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发热、干咳、低氧血症,胸部影像学表现双肺间质性炎症者,应高度考虑PCP的可能。SMZco治疗效果良好。
- 裴广辉宋文利莫春柏王智平
- 关键词:肾移植肺炎肺囊虫性肺囊虫卡氏CD4阳性T淋巴细胞
- 动态监测血清胱抑素C评价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改变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监测肾移植受者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以评估移植肾功能的改变。方法监测58例肾移植成功受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CysC、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素氮(BUN)水平;并于术后第7天使用99mTc-DTPA测定受者肾小球虑过滤(GFR),比较其与上述四项指标的相关性。以GFR:1.5ml/s为临界值,绘制ROC曲线,比较各项检测指标鉴别轻度与中重度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性能。计算受者不同时间段血清CysC及SCr变异系数及其比值(R值)。结果CysC于术后第1天下降达48.1%,明显大于其他指标的下降幅度。血清CysC、SCr、β2-MG和BUN与GFR相关系数依次为0.876、0.691、0.589和0.516。血清CysC、SCr、β2-MG和BUN的诊断性能:敏感性分别为91.3%、87.2%、82.6%和87.0%;特异性分别为80.0%、69.2%、71.4%和42.9%;阳性预期值分别为82.0%、73.7%、74.3%和60.4%;阳性似然比分别为4.81、2.83、2.87和1.53;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828、0.803和0.765。SCr的变异系数显著小于CysC(P〈70.01),CysC〈2mg/L的受者R值大多〈1,CysC〉2mg/L的受者,伴随CysC水平升高,R值趋近于1。结论CysC与GFR相关性最好;CysC的诊断性能及准确性均优于其他指标,即使肾功能有微小损伤,CysC也会有显著改变。因此,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CysC对于及时判断移植肾存活及肾微小损伤时肾功能的改变优于其他指标。
- 李代红宋文利高强刘娟
- 关键词:肾移植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
- 胰肾联合移植术式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报告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通过总结不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方式的优势,为临床选取优化的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方式,以及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改善术后患者预后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回顾性1999年12月至2013年9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94例行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不同胰腺静脉回流及胰腺外分泌引流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4组:第1组(n=18):采取胰腺静脉体循环回流(SE)和胰腺外分泌经膀胱引流(BD)手术方式;第2组(n=5):采取胰腺静脉经门静脉回流(PE)和胰腺外分泌经肠道引流(ED)手术方式;第3组(n=8):采取胰肾异侧移植、SE-ED手术方式;第4组(n=63):采取胰肾同侧移植、SE-ED手术方式。比较4组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移植胰腺1年生存率,手术前后移植胰腺功能延迟恢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情况,手术时间、胰腺冷缺血时间、再手术率,以及术中总输血量、术后1个月血糖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各组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原因。结果 4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0.0%、100.0%、96.8%(χ2=5.40,P>0.05),移植胰腺1年生存率分别为88.9%、80.0%、87.5%、90.5%(χ2=0.58,P>0.05)。第1组、第2组、第3组均发生DGF 1例,第4组3例;第1组和第4组均发生DGF 1例,第2组和第3组没有DGF发生,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87.3、69.8、59.0、23.0个月,手术时间分别为13.5±2.6、12.4±3.2、10.5±2.6、(8.9±2.5)小时,胰腺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1±2.5、8.4±2.1、8.8±1.3、(6.5±1.2)小时,再手术率分别为33.3%、20.0%、25.0%、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总输血量第1组最高,第4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胰腺功能丧失原因:第1组1例,为移植胰腺静脉血栓引起;第2组和第3组各1例,均为移植胰腺十二指肠瘘引起;第4组5例,其中移植胰腺静脉血栓1例,移植胰腺动脉血栓3例,移植胰腺急�
- 宋文利付迎欣郑建明莫春柏裴广辉冯钢沈中阳
-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方式胰腺功能
- 酮康唑安全高效提高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全血药物浓度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酮康唑提高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2例使用以他克莫司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的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患者,其中26例因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不达标,16例因为经济原因有减少他克莫司剂量要求。以上患者联合应用酮康唑50 mg.d-1,观察联合用药前后他克莫司药物剂量,全血药物浓度,患者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在联合应用酮康唑(7±s 4)mo后他克莫司剂量下降了(1.2±0.8)mg.d-1,全血药物浓度上升了(1.9±1.0)mg.L-1,与联合用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观察期间患者的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联合应用酮康唑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他克莫司的全血药物浓度。
- 刘俊铎宋文利莫春柏张弋
- 关键词:酮康唑他克莫司肾移植
- 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与否的影响因素
- HLA抗体升高,尤其是供体特异性抗体(DSA)能引起移植物的超急性排异和抗体介导排异反应,是影响移植物的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内存在预存HLA抗体的致敏患者究竟能否接受肾移植手术,在什么样的时机下接受肾移植手术一直以来...
- 付迎欣莫春柏宋文利赵杰王振沈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