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珺
- 作品数:23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动态监测18F-FDG PET/CT定量代谢参数评估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
- 目的 本研究探讨治疗前PET/CT(B-PET)的 SUVmax、WBMTV 及WBTLG 与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ENKTL)预后的关系。同时记录治疗中期PET/CT(I-PET)的多维尔评分(5-DS)、SUVm...
- 梁金花夏珺王莉朱华渊范磊李建勇徐卫
-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
- 最大标准摄取值、全身肿瘤代谢体积和全身病灶糖酵解总量在滤泡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意义
- 张云平夏珺梁金花丁重阳王莉吴微朱华渊曹蕾范磊李天女李建勇徐卫
- 骨髓增殖性疾病的JAK2V617F、MPLW515L点突变及JAK2外显子12突变研究
- 第一部分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相关性,回顾性分析66例ET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方...
- 夏珺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点突变JAK2V617F骨髓增殖性疾病点突变
- 文献传递
- 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 <正>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并扩增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CMPD)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研究 MSCs 的形态、细胞周期、免疫表形、多系分化、染色体及 JAK2V617F 点突变等功能特性。
- 段丽敏李建勇张晓艳卢瑞南夏珺陆化陆化
- 文献传递
- AS-PCR检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 V617点突变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检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JAK2基因V617F点突变情况并应用于临床诊治。方法AS-PCR检测74例CMPD的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细胞JAK2V617F点突变。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2例。随机抽取其中20例基因测序验证。结果JAK2 V617F阳性率分别为:PV中19/20(95.0%),ET25/52(48.1%),CIMF为2/2(100%)。结论AS-PCR法检测JAK2 V617F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检测阳性率与国外报道相似;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临床应用于CMPD的诊断分类治疗。
- 陆米则沈云峰夏珺穆会君
- 关键词:基因JAK2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 JAK2V617F点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为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JAK2V617F点突变的临床意义,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50例患者的JAK2V617F点突变,并分析比较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50例PV患者中31例存在JAK2V617F点突变,突变率为62.0%。12例(24.0%)患者发生血栓及微血管障碍,3例存在核型异常。JAK2V617F点突变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初诊时的年龄(57.5±10.0vs45.6±14.9,p<0.05)和白细胞计数(16.2±6.7vs9.0±5.2,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V患者的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率为62.0%,JAK2V617F点突变阳性患者的年龄和白细胞计数高于阴性患者。
- 沈云峰夏珺陆米则蒋元强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JAK2V617FJAK2V617F点突变
- c—MPL基因及其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1986年Wending等发现一种鼠类骨髓增生性白血病病毒(MPLV),其后Souyri等从MPLV中转化获得了一种原癌基因,称为v—MPL,该基因可使骨髓各系造血细胞无限增殖。1992年从人红白血病(HEL)细胞系中克隆得到v—MPL的人类同系物c—MPL,序列分析表明c—MPL编码的蛋白可能为造血受体超家族成员。1994年c—MPL的配体,TPO被克隆。TPO/c—MPL信号通路不仅在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和血小板产生中发挥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参与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调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缺陷小鼠模型可表现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 夏珺徐卫李建勇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MPL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巨核细胞增殖细胞自我更新造血细胞
- Taqman-MGB探针检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患者的JAK2V617F突变率,评估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提取84例Ph阴性CMPD患者单个核细胞DNA,利用RealtimePCR联合Taqman-MGB探针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的JAK2V6A7F的发生率,并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照检测CMPD患者的JAK2V617F突变率,用基因测序验证两种结果。结果:RealtimePCR联合Taqman-MGB探针检测84例Ph(-)CMPD患者,42例存在JAK2V617F,突变率为50%;其中PV、ET、IMF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76.7%(23/30)、25.9%(7/27)、42.5%(9/20),经RFLP检测84例Ph(-)CMPD总的突变率为33.3%,测序结果验证了RealtimePCR联合Taqman-MGB探针检测结果。结论:Taqman-MGB探针联合RealtimePCR方法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检测JAK2V617F突变的方法。
- 孙雪梅徐祖琼于慧赖仁胜谢玲顾香芳夏珺李建勇
- 关键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 动态监测18F-FDG PET/CT定量代谢参数评估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
- 夏珺梁金花丁重阳王莉吴微朱华渊曹蕾范磊李天女李建勇徐卫
- 骨髓增殖性疾病MPLW515L点突变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探讨MPLW515L和JAK2V617F点突变在南京地区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中的突变情况,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90例MPD患者的MPLW515L和JAK2V617F点突变。结果表明:10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有1例存在MPLW515L点突变,突变率为1.0%;43例存在JAK2V617F点突变,突变率为42.2%。13例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未检测到MPLW515L点突变;5例存在JAK2V617F点突变,突变率为38.5%。3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未检测到MPLW515L点突变;20例存在JAK2V617F点突变,突变率为62.5%。4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未检测到MPLW515L和JAK2V617F点突变。结论:AS-PCR检测MPLW515L和JAK2V617F点突变简便可靠。ET患者中可存在MPLW515L点突变,JAK2V617F点突变存在于PV、ET、IMF中,而CML患者不存在JAK2V617F点突变。
- 夏珺徐卫张苏江范磊乔纯李建勇
- 关键词:点突变JAK2V617F骨髓增殖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