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民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规则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理解数据“保护-利用”失衡及挑战的新工具
- 2024年
- 随着全球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愈发关注隐私保护,以及数据主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等新型治理因素的影响,科学数据的“保护”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等“利用”功能,并对既有科学数据的“保护-利用”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这种失衡趋势表现为法律合规负担过重以及公共科学数据可用性逐渐减弱等治理挑战,现有研究和实践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来全面、系统地理解并应对这些挑战。为填补这一空白,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旨在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机构政策等安全治理规则的角度系统分析“保护-利用”失衡及相关挑战。该框架整合了主要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规则类型,并结合“岛桥模型”、“法律-伦理”均衡和“适度落实”原则等三项分析工具,构建了治理规则与“保护-利用”平衡之间的传导路径。通过这一框架,论文解释并初步验证了其在理解科学数据合规责任过重和公共科学数据可用性弱化两大挑战中的应用价值。在全球科学数据安全法规日趋严苛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的基于规则的分析视角及相关工具,丰富了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并为学术界、数据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应对当前挑战的有效工具和政策沟通的理论支撑。这一框架为未来在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应用和扩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保障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关键指导。
- 王健周国民王健许哲平周国民廖方宇
- 关键词:科学数据共享
- 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探索:框架与模式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数据安全监管的日益收紧,科学数据管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合规”挑战,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逐渐成为学术界、数据管理实践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大多局限于对数据合规的解释与反应性应对,缺乏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讨论。这种认知不足限制了科学数据安全管理领域理论框架和实用模型的发展。为形成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系统性理解,本研究基于对现有实践的广泛调查,提炼出科学数据的六项关键安全特征:多重规制、伦理强规制、学科领域差异性、“规模-风险”帕累托分布、公益性和动态敏感性,以此六项特征为基础,构建了科学数据安全分类和分级框架,并提出了全面、平衡与精简三种保护模式。研究提出了“数据合规-合规成本-数据收益”三角平衡观点,合理解释了三者之间的权衡关系。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数据安全分类与安全分级的区别及其相互作用,澄清了科学数据安全分类的复杂性。该研究提出的针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理论框架为分析科学数据安全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框架性工具,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安全保护实践。
- 王健周国民王健许哲平周国民
-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安全数据保护数据分类数据分级
- 基于网络的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农业知识服务是从农业信息服务中延伸出来的新概念,农业知识服务就是将存在计算机中有关农业的显形知识和农业专家大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给农业用户的过程.基于网络的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由9个模块和相应的库组成,提供实时和非实时两种运行...
- 周国民丘耘郑彦妍曾枝连周义桃
- 关键词: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数字化
- 文献传递
- 数据驱动的农业深度学习方法计量分析
- 2024年
-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数据驱动的农业深度学习模型成为农业科学的新型研究范式,农业数据集是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基础,高质量、大规模、多样性的数据集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性能,从而助力深度学习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帮助相关领域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数据对于深度学习的驱动力,充分发挥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总结农业数据集的类型、规模、来源等基本特质,根据深度学习方法将其划分为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识别等4个类别,根据应用领域将其划分为视觉导航、特征识别、无损检测等7个类别。结果显示,数据集类型以图像数据为主,图像的数据量主要集中在50—1 500张范围内,由于农业数据采集的特殊性,数据集大部分由个人构建,部分来自公开数据集,主要利用数据集开展特征识别。在未来,随着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数据集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因此需要持续构建大规模、分布均衡、标注准确的数据集。本文通过强调数据对深度学习模型的驱动力及重要性,为数据推动深度学习农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李佳乐张建华王健张建华
- 关键词:数字农业数据集
- 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南繁育种基地是我国农业育种的“加速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南繁育种基地农业数据采集效率、加强农田管理能力、满足大规模作物育种需求,亟需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基地智慧管理平台。以海南省三亚市坡田洋基地为对象,开发了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部署传感器、视频监控、智慧灌溉等设备,开发了作物气象与土壤环境感知、视频监测、虫情监测等五大功能模块,可实时监测田间气象、土壤、虫情、孢子等环境信息以及作物生长状况,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与智慧精准灌溉。平台的实时感知与智能预警功能,能够实现育种环境的远程监测与调控,为育种家提供智慧决策;通过智慧化获取作物表型信息,为育种家提供大量实验素材,显著提高育种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为大规模田间作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在未来,依托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现代技术,以作物表型数据智慧化获取代替人工表型测量,以作物加代繁育智慧化管理代替人工管理,以优良品种的智慧化评估与筛选代替经验丰富的育种家,实现南繁育种基地的天空地一体化,助力大规模田间育种的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 李佳乐赵鸿鑫林佳贺子康许如意虞国平周国民张建华
-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信息感知智能预警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对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2024年
- 目的:海南省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封关运作后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关于税收、入境、贸易及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将发生改变,零关税制度、免签入境、极简审批等政策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程度的同时,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贸易和监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封关后带来的变化。方法:本文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监管带来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封关运作会对海南省农产品的贸易、质量安全以及追溯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针对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政策建议,以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更好地应对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封关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
- 李佳乐张斌贺子康虞国平周国民周国民
- 关键词:封关运作农产品
- 基于SDD算法的特定网页采集技术
- SDD算法可以用来构建数据量大和变化快的文档集的隐含语义索引.利用SDD算法来建立特定网页采集模型需要两步,即建立训练网页集和生成SDD阵,其中SDD阵的生成过程包括中文网页预处理、中文分词、建立词表、构建文档——词矩阵...
- 周国民丘耘郑彦妍曾枝连樊景超
- 关键词:语义检索网页采集
- 文献传递
- 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的精准鉴定是筛选和培育作物抗病性品种的关键环节,是安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重要方式,也是野生种质资源异位保存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工作量巨大,且严重依赖于调查人员的主观判断,快速、准确的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化鉴定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快速发展与大量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以水稻3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为例,从阐述其抗病性鉴定的规范标准和传统抗病性鉴定方法出发,随后从病害检测、病害分割和病害危害程度评估3方面综述了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凝练了深度学习在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情况和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鉴定中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 潘攀潘攀张建华张建华胡林郑晓明周国民
- 关键词:作物近缘种种质资源鉴定抗病性
- 消费者对农产品“三品一标”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亚居民的问卷调查
- 2023年
-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民生健康,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之一。三亚市是我国热带典型的岛屿型国际旅游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种植与贸易条件,同时也隐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三品一标”坚持发展安全、高品质、生态的农产品,持续发展“三品一标”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了了解消费者对“三品一标”的关注程度,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辅助作用,本文以微信小程序、入户调查等方式,向三亚市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基于调查数据对多个影响因素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年龄、年收入水平以及农产品购买频率与“三品一标”的认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三亚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三品一标”和追溯系统的关注度不够。
- 李佳乐张斌贺子康虞国平周国民周国民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器的研究与实现
- 周国民